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515551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概论单选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政府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

2、为决策者的(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14、(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16、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

3、判断。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效果)所做的判断。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公事公办”。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

4、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25、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26、“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社会组织层级化)。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政策理念。A基础型 B理性型 C发展型 D综合型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31、(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32、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3

5、4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37.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38.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39. 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国务院各部门)的身上。40.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6、41.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守。42.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交叉)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43. 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这属于执行政策的(折扣)型44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45.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46.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

7、主义类型)的决策。47.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48.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49.(顺序决策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50.( 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5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52.(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8、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5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54.( 简单矩阵法)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55.(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56.( 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57.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58.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

9、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59.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60.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管理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6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6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63.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64.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