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515550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导学案及三单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有效教学导学案内容简介: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授课年级五年级 ()班学科语文课题草船借箭任课教师课 型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课课时2授课时间2011.5.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

2、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学生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本组课文在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谬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方面内容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为学生打开

3、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2、过程与方法: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重点词句的意思;三是了解故事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

4、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四是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五是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六是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3、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教学准 备一案三单 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一、设疑导入,

5、整体感知。3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突出题眼“借”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通过课前设疑导入,引导学生愉快进入学习,整体感知。二、检查预习情况61、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3、是突出题眼“借”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4、抽查问题导读单完成况。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预习课文方法。三、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及“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101、 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 抽查学生对

6、课文的大意及关键句的感悟。3、小组交流锤炼问题。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2、鲁肃怎样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样做的。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5、小结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归纳概括的能力。四、合作交流,发现问题10自主合作探究,锤炼重点问题。小组长汇报问题,教师点拨后将问题做好记录。创设探究问题情境,并能筛选重点问题,形成问题生成单。了解课文的大意。熟悉生词难句学习要点,五、个性问题小组解决8 小组交流,筛

7、选组合,个性问题予以解答。能筛选重点问题,形成问题生成单。 会根据文本内容锤炼关键性问题,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六、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布置作业3针对这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结合问题生成单继续研读课本。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第二课时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景,明确目标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2、目标呈现:山洪暴发的场景。1、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2、让学生了解事情的梗概。自主合作 品味文本10自主探究个性化学习1、品读课文,做自主探究问题

8、准备。2、引导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讨论,让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感知内容,归纳要点。重点问题科学指导5有效指导合作学习1、结合问题生成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2、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有效指导1、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多形式解决问题。2、发挥小组作用共同解决问题品味文本展示交流12小组讨论鼓励发言1、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2、指导学生自我展示,鼓励学生发言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问题,并进行多元展示,及时予以评价。挖掘意义,展开想象5多元展示互动交流1、指导学生展示问题答案,其他组大胆提问,互动交流2、学生代表展示创造成果点评学生表现。1、学生个性张扬,激发创造欲望。2、其他学生欣赏及评议。归纳拓展提升意

9、义4总结本课激发情感教师总结,激发情感,课后完成问题拓展单1、课文内容回顾,小组讨论收获2、学生代表谈体会和感受课后拓展结束新课课外阅读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旷世奇书三国演义。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周瑜:妒忌 故意迟延 不给齐全 长叹一声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雾漫天)靠近水寨立军令状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神机妙算(放箭如雨)掉转船头教学反思诸葛亮安排草船借箭“妙”在哪里?一妙:青布幔子遮船,曹军看不清虚实二妙:草靶子排在船两边,吓唬曹营军士,还可以保护自己。三妙:二十只船一字排开,两面受箭,面积大。保证了借箭的数量,保持了船的平衡。四妙:二十只船来去顺风顺

10、水,曹军望船兴叹。五妙:船上军士擂鼓呐喊,虚张声势敌人摸不清虚实草船借箭导读-评价单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草船借箭历史背景: 当时三国鼎立局面尚未形成,魏军势力最为强大,而孙权、刘备均为一方霸主,但实力还不足与曹操抗衡。诸葛亮提出与东吴联盟,共同对抗魏军。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这个政策,才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

11、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自学完成1、读准字音幔( )子 擂( )鼓 水寨( ) 呐( )喊 丞( )相 迟( )延 同心协力( ) 支援妒忌( )神机妙算( )2、抄写并理解词语意思。诸葛亮 水 寨 丞 相 擂 鼓 商 议、 委 托、轻 易、 支 援、 都 督 惩 罚 呐 喊 神机妙算 饮酒取乐、 甘受惩罚、 大雾满天、3、想一想: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 4、选择文中的词语填空。课文先写了_ 接着写了_ 重点写了_最后写了_。6、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

12、?除此还讲到了什麽? 7、你还有什么问题?自评 组评 学科长评草船借箭问题生成-评价单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问题一:想一想: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 问题二:诸葛亮为什么会用草船借箭?他是怎样用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问题三: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问题四: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问题五: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问题六:默读全文,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反映他什么特点? 自评 组评 师评草船借箭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读一读,写一写:诸葛亮 水寨 丞相 擂 鼓 商议、 委托、 轻易、 支援、 都督 惩罚 呐喊 神机妙算 饮酒取乐、 甘受惩罚、 大雾满天、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推卸( ) 商议( ) 故意( )疑惑( ) 吩咐( ) 吃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