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515545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3(附答案带详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多选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务员。案例介绍:求助者两年前离异,一直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一年前,求助者与多年未联系的初恋男友偶遇。初恋男友一直未婚,当得知求助者离异后便对求助者展开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相处越来越融洽。几个月前,求助者正式向孩子介绍自己的男友。没想到8岁的儿子对男友非常排斥,甚至表示如果求助者再婚,他就要和爸爸一起生活。儿子的强烈反对让求助者非常为难,一方面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辜负真心对待自己的男友。两个多月来,求助者一直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一般资料:求助者

2、,女性,39岁,小学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3年前与丈夫离婚,无子女,离婚后与父母共同生活。求助者有一个哥哥,已婚,与父母同一城市生活。两年前求助者的哥哥与父母发生矛盾,从此再也没有看望过父母,也不给求助者主动打电话。今年父亲七十大寿,求助者想借全家团聚的机会帮助父母和哥哥消除隔阂,给哥哥打电话,希望哥哥一家回来一起祝寿,但哥哥说他们一家三口要去国外旅游。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求助者的父母一直站在她的旁边。通话结束后,她能够明显感觉到父母的失望,父亲还责怪她多事儿,说她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还来管别人的事。求助者很委屈,那段时间过得非常难受。每当想起这件事,求助者都暗自伤心,后悔自己多事,感觉自己很无能

3、,每天回家看到父母都有些不自在。最近一个多月里,茶饭不香,胃里总觉得像是堵着什么东西,头痛,睡眠差,感觉疲惫。主动前来求助,强烈要求摆脱内心痛苦。咨询师在倾听时应做到()。多选A.认真地听B.适度地听C.关注地听D.积极参与答案:A、C 本题解析:对于倾听,咨询师应该把握的原则是:可问可不问时,少问或不问;可说可不说时,少说或不说;求助者讲的都要倾听。咨询师并非说得越多越好,有时点头比说话是更好的倾听方式。故BD两项不正确。2. 多选题: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 )。(A)您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吧(B)您希望我能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C)您能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D)您找我究竟想要

4、解决什么问题呢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答案:A、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 多选题:对于韦氏智力量表,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2011-05)A.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智力的全貌和测量各种智力因素B.适用的范围可从幼儿直至成年,是一套比较完整的智力量表C.其分测验的项目难度均等D.得分越高,则精神病程度越高答案:A、B 本题解析:韦氏智力量表有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种,同时提供3个智商分数和多个分测验分数,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智力的全貌和测量各种智力因素,适用范围从4岁幼儿直至成人(74岁),是一套比较完整的智力量表。4. 多选题:在MMPI的各分量表中原始分不需加K值的量表为(

5、)。A.HsB.SiC.PtD.Sc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 多选题: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多选题。A.己出现了泛化B.还未泛化C.影响社会功能D.社会功能完整答案:A、C 本题解析:根据案例描述,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于童年的不幸福、感情问题、性格问题,所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已经泛化了,而且现在无法上班,说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已经影响社会功能了。6. 多选题:一般资料:女性。24岁,未婚,大学毕业。求助者自述:我们刚拿到毕业证书本应该高兴,可是一想到要找工作,就心慌、头痛、晚上睡觉也不好,一个多月了,老是心慌静不下来。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对孩子要求很严,坐

6、、站、行、走都要有规有矩,所以从小就十分听话,学习认真,同学关系也很好。但是胆子小,不太敢在众人面前讲话,一讲话就脸红,心慌。上大学以后,胆子比小时候大了,还参加一些学生会活动。但还是当众或跟老师、领导讲话会心跳加快,脸红出汗。曾参加过一次求职面试,到一家公司应聘,结果因心里紧张、心慌,说话不够流畅,表达不够准确,没有被录用。现在毕业了,不知道是找工作还是听父母的安排考研究生,更不知道能否找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一想到找工作要面试,便更加心慌、头痛、入睡困难多梦。感到自己太胆小,没出息。也想了不少方法就是没法控制住。所以前来求助心理咨询师。导致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面试失败B.

7、对工作的态度C.胆小怕事D.父母教养方式答案:A、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 多选题:本案例中的对话,心理咨询师使用了(多选题A.内容反应技术B.重复技术C.具体化技术D.鼓励技术答案:A、B 本题解析: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重复技术就是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陈述的某句话,引起求助者对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8. 多选题:本案例中如果使用自我开放,那么应把握的原则包括(多选题。A.加强咨询效果B.有助于促进咨询关系C.促进求助者深入地了解

8、自己D.促进求助者进一步自我开放答案:A、B、C、D 本题解析:咨询时是否进行自我开放,要考虑开放后对咨询的影响。自我开放应以有助于促进咨询关系、促进求助者进一步自我开放和深入地了解自己、加强咨询效果为准则。9. 多选题:对主客观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则必然正常(B)人在行为上只要是超越了均数水平,就表明精神必然是异常的(C)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一致(D)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答案:A、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 多选题:一般

9、资料:求助者,女性,38岁,律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婚姻问题而内心痛苦近半年时间,经朋友介绍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求助者:张老师您好!心理咨询师:您好!请坐。天气挺热,我给您倒杯水。求助者:谢谢!听说您是位非常有水平的咨询师,您也一定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吧?我能看看您的资格证书吗?心理咨询师:当然可以。不过我今天没带,下次给您看吧。您这次来是要我帮您解决哪方面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就是要不要和我老公离婚的事,我已经犹豫了快半年了,但怎么也决定不了, 现在想请您帮我出出主意,看看是否应该离婚。心理咨询师:是否应该离婚我不能替您决定。心理咨询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及其引发的

10、行为问题,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我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您,促使您对自身问题进行探索、最终解决问题。您能不能谈谈您的婚姻出现了什么问题? 是怎么出现问题的?求助者: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两年前我独自来到省城打拼。近一年时间没有回 家。等我春节回家时,发现我老公对我的态度有些变化。我感觉可能出了问题,后来终于在几个月前撞到了他与第三者在一起的事实。我当时愤怒极了,痛骂了他们。后来他给我打过 几回电话,也曾经专门向我道歉,但我根本就不想见他。心理咨询师:您的意思是因为您丈夫出轨导致了婚姻的问题?求助者:是的。我当初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他,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地工作,用我挣的

11、钱买了房子、买了车;现在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发展,我又一个人到省城打拼。他不但不体谅我的辛苦,反而干那些伤害我的事有时候我真有杀了他的想法。心理咨询师:我能体会到您的情绪,能理解您的想法。但我认为您并非真的想要离婚。以您的职业背景,办离婚是非常容易的事,您不必等到现在才做决定。您之所以到我这里来咨询,是想通过努力挽救自己的家庭。求助者:(沉默您说得也许对!那您说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呢?心理咨询师:我们先不谈离不离婚的问题,通过咨询,您最终能够自己做出符合您自己愿望的决定。我们目前要从解决您的情绪困扰人手。有一种方法叫合理情绪疗法,人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 因此改变情绪并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的内容,进而改变情绪。 求助者:改变认知?改变我的认知?怎么改变呢?心理咨询师: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了。 “我能体会到您的情绪是想通过努力挽救自己的家庭。”心理咨询师在这段话中主要表现出了对求助者的( )。多选 A.尊重B.真诚C.共情D.积极关注答案:B、C、D 本题解析:.“我能体会到您的情绪,能理解您的想法(表达共情)但我认为您并非真的想要离婚(表达真诚),以您的职业背景,办离婚是非常容易的事,您不必等到现在才做决定。您之所以到我这里来咨询,是想通过努力挽救自己的家庭(表达积极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