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惯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515508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内营养护理惯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肠内营养护理惯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肠内营养护理惯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肠内营养护理惯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内营养护理惯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二、途径和方式(一) 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二) 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三) 灌注方式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病症,使患者难以耐受。 2.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间隙滴

2、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响少。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三、护理问题/关键点1胃肠道是否耐受2返流及误吸3胃潴留 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教育需求四、评估(一) 营养途径 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前方能给予肠内营养2.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

3、 (二) 营养液类型(三) 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四) 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五) 胃肠道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2.有无胃潴留3.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五、干预措施(一)患者体位 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二营养管的维护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防止脱出。2.空肠营养管应每班检查缝线是否牢固,必要时及时加固。3.胃造瘘管常规每班更换造瘘口敷料;更换时旋转造瘘管180度,以防粘

4、连;保持造瘘管固定夹与皮肤之间的松紧度适宜,太松易造成营养液渗漏,太紧易造成皮肤破损。4.对于长期经胃管鼻饲患者,应当每月更换胃管;每次换管时,更换鼻孔。三营养液的准备1.肠内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40度左右:太冷刺激肠道易引起腹泻;太热易引起营养液凝结成块,导致管路堵塞。2. 营养液开启后放置冰箱,24小时内有效。四胃内剩余量的检查 见流程图五每次喂饲前确认营养管的位置:胸片是确认营养管位置的金标准。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返流、误吸与肺部感染1肠内营养前后半小时内尽量防止做CPT、吸痰及翻身等操作。(2肠内营养液定时灌注者前后半小时内保持床头抬高3045度,连续输注者假设无禁忌症尽量保持床头

5、抬高大于30度。(3管饲前确认管道位置正确。(4肠内营养液连续输注者常规每四小时监测胃潴留,定时灌注的患者鼻饲前常规回抽胃潴留,检查潴留量和颜色。如果胃潴留为鲜红色,量多,那么告知医生,暂停管饲;如果胃储留为咖啡色,量小于200ml,告知医生,遵嘱管饲及使用制酸药。当胃潴留大于200ml时,告知医生,遵嘱暂停管饲一次。对于有潴留的患者可应用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等促进胃的排空及肠蠕动。(5灌注速度不可过快,每次灌注的量不超过300ml。(6证实有返流的患者应选择其他的营养途径。2. 胃肠道并发症(1腹泻:多因长期未进食、初次鼻饲、灌注速度过快、吸收不良、浓度太高、乳糖不耐症等。处理是初次应从低浓度

6、开始,逐渐增加浓度,降低灌注速度;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给予无乳糖配方。处理见腹泻护理常规。(2 腹涨、便秘和腹痛:患者在开始肠道喂养时,注意减慢速度,降低浓度,并配合胃肠动力药的应用,密切监测胃或肠内潴留量。(3恶心与呕吐:灌注速度过快、温度过低、胃排空障碍引起的潴留,可导致恶心与呕吐。鼻饲患者呕吐的处理:立即侧卧,去除口腔呕吐物,有人工气道患者给予气道内吸引,观察体温及氧合情况。(4倾倒综合征: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或胃切除术后患者可出现此并发症。多发生在餐后10-30分钟内,因胃容积减少及失去对胃排空的控制,多量高渗溶液快速进入小肠所致。可表现为胃肠道和心血管两大系统病症。胃肠道病症为上

7、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肠鸣频繁,可有绞痛腹泻;循环系统病症有全身无力、头昏、晕厥、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等。此时应减慢输注速度,适当稀释营养液以降低渗透压,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营养液,可使病症缓解。3.机械性并发症(1)肠内营养管堵塞,预防措施有:管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温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持续营养泵维持的肠内营养,需4到6小时温水冲管一次。管饲给药时应先碾碎,完全溶解后注入。酸性物质容易导致蛋白质配方的营养液凝固。在一些营养管堵塞时使用温开水可再通,对于顽固性的胃管堵塞可使用一片胰脂肪酶加320mg碳酸氢钠增加pH溶于5ml温水中,注入前先尽量回抽胃管内的东西,以使脂肪酶能充分接触堵塞物质。5分钟之后用温开水冲洗。(2)鼻咽食管和胃黏膜损伤及炎症。4.代谢并发症:注意观察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根据医嘱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六、健康教育1强调肠内营养的必要性。2宣教肠内营养的途径、方法以及所灌注的营养液类型。3教会家属观察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