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5083719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3第二、三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三 章 模 拟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1了解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A、要求我们用了解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2所谓系统是指( )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了解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遍了解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3系统的最本质特性是( ) A、结构的有序性 B、相对稳定性 C、内部结构趋向优化 D、整体性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 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C、是否承认

2、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5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 B、普遍了解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种观点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辩证法的观点8“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

3、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9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变化是指( ) A、事物的量变 B、事物的质变 C、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D、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10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因果了解的规律12从普遍了解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界限( ) A、是不确定的 B、是确定不变的 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是不可捉摸的1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A、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 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

4、符合 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 D、先出现的是新事物,后出现的是旧事物1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 A、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了解的正确观点B、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错误观点1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 A、整体可以代替部分 B、部分支配、决定整体 C、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D、整体是部分的总和16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17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

5、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8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9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 A、形而上学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诡辩论观点20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1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 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

6、要方面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 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22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23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24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 A、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 B、事物的内部矛盾 C、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D、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25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7、性2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内部矛盾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7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 ) A、两点论 B、均衡论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一点论28度与关节点的关系是( ) A、度与关节点是直接同一的 B、度就是关节点,关节点就是度 C、关节点是度的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D、关节点在度以外,与度无关29“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

8、,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A、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折衷主义的错误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D、诡辩论的错误观点3或然率是对( ) A、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可能性在质上的说明 C、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说明 D、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说明3假象是指( )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3事物的内容是指( ) A、各种现象了解的总和 B、事物诸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偶然性对于事物发展的过程( )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

9、决定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偶然性是指( ) 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 B、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 C、客观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D、客观事物发展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在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关系是A、 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 B、 定量是定性的基础,定性是定量的精确化 C、没有了解 D、绝对对立 二、多项选择题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这是因为( ) A、它揭示了普遍了解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C、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

10、和范畴的钥匙D、它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E、是否承认此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2唯物辩证法认为,了解是( )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 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 C、一切事物、现象浑沌一片的了解 D、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E、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问题上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下列各项属于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或辩证法观点的有( ) A、承认条件的客观性 B、承认条件的主观性 C、承认条件的复杂性 D、承认条件的可变性 E、承认条件的随

11、意性4唯物辩证法认为,看不到了解的中介就( ) A、不能理解了解的普遍性 B、会忽视间接了解 C、会使人们在认识上陷入片面性和表面性D、会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E、会在实践中遭受挫折5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 ) A、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 B、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C、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 D、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 E、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6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E、新事物具有令人瞩目的新形式7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对立的表现有( ) 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了解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唯物辩证法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