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508027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导学案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会通畅翻译文言文。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3.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4.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重点难点:1.把握重点生字词的意思,顺畅地翻译全文。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第一课时课前导学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崩殂( ) (2)裨补阙漏( ) (3)行阵和睦( )(4)以彰其咎( ) (5)陟罚臧否() (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 ) (8) 猥自枉屈( ) (9)咨诹善道

2、( )二收集资料,了解作者、文体及写作背景1出师表的作者是 (时代)政治家 。“表”是 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姓名)的一片表文。文中的的先帝指的是 。2南宋诗人陆游曾高度评价此文“出师一表真名世, ”课堂活动一导入新课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杜甫的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3、为后人所钦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二检查预习 (导学案的课前预习题)三指导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富有感情。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三顾茅庐之后,他成为刘备的谋士,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臣于向君主陈述自己的请求、愿望或意见的一种文书样式,也叫“奏章”或“奏疏”。 诸葛亮的这篇出师表(

4、原文无此标题,篇名是后人加的)由于报国的至诚,情意的真切,成为散文史上的名篇,对后世有深 远的影响。爱国诗人陆游在书愤中热情颂扬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感慨系之:“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五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

5、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六理解分析第、自然段 1.结合注释自译课文、段 。2.师生共同解决注释翻译时遇到的问题。3.齐读第一节,回答: 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对陛下进行了怎样的规劝?小结: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4.齐读第二节,回答: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如何具体执行?提出怎样的劝诫?“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小结: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5.总结:

6、这两节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先提出正面建议,再从反面论述。 七指导背诵,老师总结。课后反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疲弊 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 2.翻译下列句子:(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三语文学科导学案 编号( )课题: 出师表 主备人: 蒋晓丽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2012-09-15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会通畅翻译文言文。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3.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

7、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4.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第二课时课前导学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是以: 痛恨: 所以: 计日而待: 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优劣得所: 所以兴隆二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课堂活动一.复习上课内容二分析3-5段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23-4节内容分析: 概括第3-4段的内容? 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亲贤的好处是?小结: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3.第5段 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

8、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 小结: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正反教训,事实充分)三.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兴复汉室的目的。四拓展练习:你认为在诸葛亮向后主提的三项建议中,哪一点

9、最重要?说明理由,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课后反馈一阅读1-5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先帝”指 “陛下”指 , “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 、 、 _三国。2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_ _4请分析文中第5节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_5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_ 6这几节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_ _7、出师表选自_。“表”是古代的_一种,即_给_的书信,内容的多是陈述自己的_、_和_,常用_、_和_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辞情恳切。8、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_ _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会通畅翻译文言文。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3.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4.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前导学一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躬耕 苟全 闻达 感激 驱驰 倾覆 夙夜 驽钝 不毛 斟酌损益 临表涕零二 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庶竭驽钝,攮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