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975609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素养引领优化作业设计新路径 吴存明【摘 要】在“雙减”背景下,“作业”已走向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前台,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本文以数学学科为例,梳理了高品质作业的检测、教学、课程、活动等内涵,探索并总结了趣味型、辩论型、延伸型、比拼型、自选型、应用型高品质课堂作业和指向核心素养的高品质课外作业,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Key】“双减” 作业 高品质 核心素养在“双减”背景下,“作业”已走向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前台,成为涉及民生的大事,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什么是作业?什么样的作业才是高品质的?怎样设计出高品质的作业?下面以数学学科为例,阐述我们的调查、思考与实践。一、高品质作业的内涵(

2、一)作业是检测教育大辞典把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并且指出: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而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堂知识的一种方法,一般都是家庭作业。显然,教育大辞典对作业的解释侧重了作业的评价、检测功能,作业应当归属于教育质量评价监测系列。可是,作业仅仅是评价、检测吗?作业还是什么呢?(二)作业是教学作业属于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例如,学生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找出下面每组数(5和15、21和7、3和5、8和9)的最大公因数,想想它们的最大公

3、因数各有什么特点。这项作业乍看是一道普通的练习,其实它承载着教学任务:怎么去找一些具有特殊关系数的最大公因数。即“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互质关系(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三)作业是课程作业还可以设计成为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课程,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出50以内所有自然数的因数,并让学生把除了它本身的其他因数相加,随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苏教版数学教材第34页的“你知道吗”,并顺势介绍“完美数”。这项作业涉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其实它也是一门拓展课程,包括相关知识的介绍(除了它本身的因数叫真因数)、数论知

4、识的扩充、数学“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的训练、数学文化的熏陶、数学探索精神的渗透等。(四)作业是活动作业还可以设计成有主题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可以布置学生“种蒜瓣,记录根须的生长和蒜叶的生长”这样一项作业。这是一项需要23周才能完成的长时作业。与其说这是作业,不如说这是一项跨数学、科学、劳动等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技能,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笔者以为,数学高品质作业应当具备“四有”:一是有趣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完成作业的内在动机;二是有思能促

5、进学生持久而深入地思考,让学习继续发生,让思维拾级而上;三是有用能使学生获得可迁移的数学关键能力,在新的问题情境下进行灵活应用;四是有获能使学生经历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学习的愉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显然,高品质作业是指向人的发展,简而言之,作业即育人。二、高品质作业的设计高品质作业需要从“拿来”走向“设计”。当然,谈作业“设计”,并不是说非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作业目标,进行适当的选择、改编、重组,这也是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一)设计高品质课堂作业,促深度学习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在课

6、堂上完成的作业,一般在新知学习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课堂作业以书面为主,需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完成时间,可以将课堂作业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新知学习后。课堂作业是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操练、内化和诊断,旨在及时反馈课堂学习状况。1.趣味型作业,增学习情趣数学课,有时跨学科,编一首数学诗、写一篇数学日记,可以增添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耳目一新。一位教师教学“分米和毫米”一课时,把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改成了“修改小马虎日记”练习。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的牙刷刷牙。刷完牙,我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

7、学路上,我看见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便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读了小马虎的日记,在旁边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修改小马虎日记”这项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形式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学生们跃跃欲试。2.辩论型作业,促概念清晰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在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出示一道辩论式作业题:辩一辩: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学生认为是,也有学生认为不是,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深度对话。师: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

8、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大家有了不同的意见,现在请分别说说你们的理由。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两边的图形完全一样。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要对折后完全重合才行,它不能重合。生1:可以重合呀。你看!把它剪下来,旋转就可以了。生2:那不行,只能对折,不能剪和旋转。生3:我覺得生2说得对,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生4:我觉得生2说得也不完全对,因为有的平行四边形是可以对折重合的。(一语惊醒梦中人,许多学生点头)生5:我这个平行四边形(菱形)对折后就能完全重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师:看样子,我们可以怎么说?生6: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在生

9、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中,学生深刻理解了概念。3.延伸型作业,促思维进阶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设计了下面的一组作业。如图1,有三根16厘米长的小棒直直地插在一个笔袋里,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如图2,现在有1根小棒在笔袋里面,其余两根都是16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如图3,若有2根小棒在笔袋里面,只有一根露在外面,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如图4,若露在外面的两根分别是16厘米、10厘米,第3根在笔袋里面,现在能判断出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吗?如图5,拿掉笔袋,显示第3根小棒4厘米,现在能围成三角形吗?如图6,若要能围成三角形,把最长的小棒剪短,应该剪去多少厘米呢?第三根小棒最长

10、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在上述作业中,题目在变,但情境不变、数学规律不变,让学生在变式中不断进阶,从而深刻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4.比拼型作业,促主体参与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笔者在“小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上,打破常规的两个数比大小的枯燥形式,采取了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练习。比比谁填的数大! . . (1)男生和女生各选出一名代表。(2)剪刀、石头、布决定谁先抽。(3)从09十个数字卡片中随机抽取填进去,每次抽取前需打乱。(4)摆放时,台下同学可以出谋划策,说出摆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这样的作业,把台上、台下的学生兴趣都激发了,有合作、有参与、有沮丧、有欢呼,课堂氛围

11、十分活跃,学生乐此不疲。5.自选型作业,促人人发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不同类型,为学生提供自选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位教师执教“因数和倍数”一课,设计了如下分层作业:根据下面的算式或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4=12 3、4、8、12、24 AB=C给出题目后,让学生选做,结果发现:学困生选做了一星题,中等生选做了一星题和二星题,学优生选做了二星题和三星题,有的则全部都做了。这样,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新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二)设计高品质课外作业,育核心素养课后作业是新授课结束后学

12、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的作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是对学习目标的深化,部分来源于指定的“一教一辅”,部分来源于备课组设计的校本作业。校本作业的设计需在数学教研组的统筹安排下,成为备课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对接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选编、改编或原创等方式,设计课外“素养作业”,作为学生作业的重要补充资源。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课程内容的螺旋式上升以及学生理解知识的差异性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水平。为了便于操作,一般分为三种水平。水平一最低,水平三最高,一般来说,处于高水平的学生也能完成较低水平的任务。“素养作业”的数量是与苏教版教材的学习节点相吻合的,即教材上有几道练习,就配套研发几项素养作业。设计“素养作业”的基本路径为“研读单元教学目标 转译单元作业目标分解节点作业目标制定节点作业属性表编写作业研磨作业形成素养作业”。最终形成的体例是“3+1”,“3”指的是包含“我巩固我拓展我挑战”三个层次,“1”指的是再加一个选做层次,内容不定,可以是“我探究”“我发现”“我实验”“我阅读”等。每个层次的题目后面都会标上能力水平。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