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973705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晶 贾洪峰(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大局,积极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围绕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等关键要素,多轮驱动赋能乡村振兴,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脱贫,开展了“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职教赋能乡村振兴行动,书写了一份高成效乡村振兴的答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一、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一)乡村振兴战略我国的总目标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对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方位的全面覆盖,实

2、现全面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对较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找准乡村发展的着力点,做好发展规划,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水平提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各级政府从医疗救治、学龄段学生补助、高中生资助、专科和大学生资助、产业发展、公益岗位、就业补助、技能培训、养老保险等多个方面出台政策给予帮扶。同时,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的产业优势、人才培养优势、技术应用等职能和优势,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改善人才培养和乡村治理。(二)高职院校驻村“第一书记”职责要求研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高职院校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

3、点,发挥学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等全面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组织振兴“第一书记”驻村要以党建为抓手开展工作,配齐完善村“两委”领导班子,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党的思想路线、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具体实施党的基本工作任务。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党建,突出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价值,强基固本,实实在在的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培养锻炼农村的优秀干部,严格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强化党组织生活,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以党建促发展,通过党建振兴引领农村振兴。12

4、.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争取产业项目,积极引导资金投入,连接派出单位援助农村,通过城市带动农村,给农村带去优势。扶志扶智,向农村输入资源,选派干部帮扶农村,实施教育扶贫,实现助农“造血”功能。深入调研,对接市场需求,规划好农村致富项目,制定农村脱贫方案,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发展,用好城市和援建单位的人才优势、科研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形成助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第一书记”要充分利用后盾单位的优势和资源,依靠农村特色条件,聚焦民族文化、产业特色,整合自身人脉资源,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发挥农村优势特色,带领农村群众探索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带领农民致富。

5、3.“扶志+扶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发挥高职院校自身学科、师资优势,引导群众树立科技致富、勤劳致富观念,转变农民群众落后的生产观念,使用新科技,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农民群众开展面对面的科技、致富培训活动,指导和帮助群众致富,以此鼓舞群众干劲。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在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为返乡学子提供优质见习岗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同归属感。实施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项目,推广科研成果、开展课题研究、设立专门工作室、组织进修深造等不断聚才、引才、选才,荟萃一批年富力强、实干有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乡村振

6、兴做足人才储备。4.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是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文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发展乡村经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对传统乡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挖掘、传承与弘扬。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以文赋能、农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融媒传播。25.创新基层治理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带头人,积极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切实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团体参与基层治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对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技艺传承人等开展培养培训

7、,转变农村群众的观念,提升群众的技术技能水平,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德治”“法制”与基层“自治”的结合,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有效管理和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落实农村社会各项治理工作。3二、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一)打造乡村振兴的人才孵化器依托区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适应。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通过主动服务“制造强国”“工业强桂”“柳州现代制造城”“乡村振兴”及“教育对外开放”等战略,聚焦广西和柳州市的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探索形成了“依托柳州、产学互动、服务工业”的鲜明办学特色,构建

8、以先进制造业类专业为主、技术信息类和生产性服务类专业为辅的“一主两辅”专业结构,形成“工业底色,地方特色”的专业名片,为地方培养“素养管理创新”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广西和柳州的地方特色产业,赋能柳州的乡村振兴。(二)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和学校需求的人才队伍,通过政策引导、优化配置、待遇保障、投入倾斜等一系列举措,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柔性引进,汇聚一批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等国家级人才,全职引进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夯实高层次人才队伍。教学名师领衔,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

9、混合编制,建立开放型教学创新团队。成立人才工作室,为优秀人才搭建教学改革和科研平台,助力教师组建科研团队,有效促进人才发展成长。实行“一师一案”持续精准培养,推动教师职业能力整体提升。(三)取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构建教学和科研紧密融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学术和技术应用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建设,吸引行业企业联合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工作室、实验室等。重点加强学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院校的联合协作,汇聚高层次人才,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示范

10、。形成了以国家高端人才、学校教授为技术带头人的、从省部级到校级的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面向企业的技术问题、难题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形成一批高水平项目和成果,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构建新的产教融合格局高职院校要重复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搭建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运作”的开放式资源共享的合作教育平台。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立了“三元两会一平台”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人工智能+”专

11、业升级工程,开展“课程思政”“新技术”“课程双创”“课证融通”等课堂革命项目改革,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学校和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了设备、技术、人力等资源共享。以产促学,学校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益,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互惠共赢。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一)建立校地良好合作机制,保证助力乡村振兴实效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研了解独峒镇和学校各驻点脱贫村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持续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建立定点帮扶长效机制。通过认真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学校构建了“党建牵

12、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模式,积极探索研究职教助力乡村振兴,以党建为核心,通过“扶志”“授渔”“头雁”“阳光”“育鹰”行动,实现“产业发展”“志技升级”双轨并行,成效显著。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可推广的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全面赋能。图1 “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模式(二)帮扶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发展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学习强国、名家云直播的理论学习,完善星级支部建设。学校提出智力扶贫“1+1”工程,从“扶贫、扶志、扶智”三方面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效。一方面,充分发挥教育

13、资源,持续抓好村两委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着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增强村两委干部的工作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村两委干部尽快适应身份转换,切实提高个人综合履职能力,为更好地履职尽责、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着力实施2-3 个“用时短、见效快”的致富智力帮扶项目,使群众迅速受益,精准助力边缘易致贫户、部分脱贫不稳定户、以及因灾因意外事故因病等收入大幅缩减或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出现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稳定增收,乡村振兴实实在在出成效。(三)开展科研技术攻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学校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发源地的优势,搭建科研创新实践平台,提高自主

14、创新水平,开展农业科技研发,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的创新力。学校围绕涉农产业安全、农产品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制造关键设备等领域,特别是围绕茶叶、柳州螺蛳粉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建设科技服务基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学校设立螺蛳粉产业学院,依托学校食品、机电等优势特色专业,打造了从螺蛳粉原材料选育,到产品溯源、产品加工技术,再到产品电商营销技术的完整创新链,有力推动了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在结对帮扶的独洞镇建立“茶叶重金属含量监测”基地,“叶面肥增产试验”基地,“茶叶加工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对口科技的精准输入,切实提升了茶叶品质和工艺

15、水平。通过快检工艺和设备研发,实现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和产品等级分类快速评定,解决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驻点脱贫村的农产品,产量和销量持续提高,实现了科技扶智对农户“造血能力”的提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四)开展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根据结对帮扶村镇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技术需求,学校结合实际为当地干部群众提供各类技术培训,助力农民技能致富。组织智力帮扶“1+1”工程,每1 个二级学院至少开展1 项以上职业能力或相关项目培训,充分调动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基层人才培训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从一线教师中遴选科技特派员到农村一线开展工作。

16、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举办电商培训和乡村旅游培训班,举办蜡染、扎染技艺培训班,举办农民画技能培训班,举办“林下经济-林芝种养”技术培训班,为当地培养产业人才、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五)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赋能乡村振兴挖掘文艺优势,创建文艺村。资助重建文艺队,助推带动本土文艺创作热情,组织学校师生到村开展送理论宣讲、文艺演出“三下乡”活动;拓宽研学之路,将音乐教育专业艺术考察实训课程开到帮扶村,送教上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坚持文化塑村,造就一支知党情颂党恩的“文艺轻骑兵”。创办农民画师资培训班,成立民族文化传承研创中心,利用“三月三”“六月六”传统节日,开展文化交流民族团结活动。发挥柳职文化旅游行业高知队伍优势,送技能到乡村。开展了独峒镇农产品包装设计、侗族农民画博物馆室内设计、岜团村新村部设计、民宿设计等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助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