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7497192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6分)一、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做到正确、规范、美观。(2分)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二、给下列易读错的字注音。(9分)霎( )时大堤( )盼( )望逐( )渐翻滚( )顿( )时地震( )稻穗( )风俗( )庄稼( )跃( )出归巢( )霸占( )睡眠( )坠( )落半明半昧( )人声鼎( )沸 山崩( )地裂三、根据“薄”字的解释完成练习。(2分)薄 bo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较小,跟“厚”相对。(感情)

2、冷淡,(情义)不深。(味道)淡。(土地)不肥沃。薄 b 义同“薄”(bo)。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单薄、厚古薄今”等。轻微,少。不庄重。看不起,轻视,慢待。 (1)“冬天到了,你还穿这么薄的衣服,多冷啊!”这句话中“薄”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填序号)。(2)“做小本生意的人,要讲究薄利多销。”这句话中“薄”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填序号)。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A. ()()欲聋B. 响彻()()C. 鸦雀()()D. 锣鼓()() E. 低()细() F. 窃窃()()(1)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有_,表示声音很小或非常安静的词语有_。(填字母,2分)(

3、2)仿照示例,任选一个词语,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2分)例:人声鼎沸节日里,广场上人很多,吵吵嚷嚷,显得异常喧闹。_五、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里。(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鼎沸(fi) 霎时(sh)B愚昧(mi) 卵石(nun)C霸占(zhn) 屹立(y) D顿时(dn) 民俗(s)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闷雷滚动”中“闷”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闷热B沉闷C闷头儿D闷声不响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振耳欲聋浩浩荡荡B鸦鹊无声响彻云宵C人生鼎沸悄无声息D坑坑洼洼风平浪静4“箪”

4、是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下列与“箪”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竹B单C甲D笔5词语辨析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_的。(2)潮来前,钱塘江显得很_。(3)我和阿妈在_的村道上走月亮。A幽静宁静静寂B平静幽静安静C静寂平静幽静D静寂幽静安静6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沉默了许久,一声不响地离开了。B讨论课上,同学们的发言震耳欲聋。C她低声细语道:“我身体有点不舒服。”D她的演讲十分精彩,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听得很认真。7关联词语运用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归巢的鸟儿,_是倦了,_驮着斜阳回去。A因为所以B尽

5、管还C一边一边D虽然但8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走月亮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洒满月光的小路和秋虫的鸣叫声。B在河边的大树下,我们发明了几艘小船。C爷爷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D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9修辞手法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B丰收的季节到了,麦穗低垂着头。C池塘里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D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0句子衔接将句子“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夏天一到,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你都能听到“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一天,我对小

6、明说:“咱们明天去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我们准备好了工具,向村口的大树跑去。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只,我真羡慕他。后来,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顺利捉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A之前B之间C之间D之间六、句子练习。(6分)1.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照样子,写一写)柿子要成熟了,脸涨得红彤彤的,像_。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仿写句子)我望着_,我仿佛看见_,我仿佛听见_。3.从“霎时、顿时、转眼间、忽然、一会儿工夫”中任选两个词语,描述一下雷雨即将来临时的画面。_。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1

7、.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3分)2.本单元我们去了海宁的盐官镇,观看了被称为“_”的钱塘江大潮;我们跟随诗人_与悠闲的花牛一起散步,一起做梦;我们还和作家_一起欣赏了不同的_,领略了夜空不一样的美。(2分)3.王维的山水诗鹿柴写得有“声”有“色”,诗中写“声”的诗句是“_,_”;写“色”的诗句是“_,_”。(2分)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24分)八、课内阅读。(11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8、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选文是按照()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2分)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根据选文内容,写出江面的变化。(3分)风平浪静_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_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可称“奇观”的江潮,吸引了无数看客,许多文人也在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阅读下列诗句,从选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分别写在横线上。(6分)漫漫平沙走白虹:_。涛似连山喷雪来:_。万人鼓噪慑吴侬:

9、_。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黄果树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坐落在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上。蜿蜒曲折的白水河由北向南,像一条雪白的( ),从断崖绝壁上飞奔而下,汹涌澎湃,直泻犀牛潭,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飞瀑激起万朵浪花,溅起漫天雨珠,如飞花劲舞,洋洋洒洒,在丽日映照之下熠熠闪亮。无论你什么季节来到黄果树,都能观赏到瀑布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色:春天,百花争艳,瀑布清流如黛,就像姹紫嫣红中的( ),气象万千。夏季,在那骄阳似火的雷雨时节,河水暴涨,瀑布急流如飞,就像破浪而来的( ),奔腾咆哮,涛声如雷贯耳。整个犀牛潭连

10、同黄果树村街,完全弥漫在金黄色的雨雾之中。时值秋高气爽,瀑布碧流如玉,宛如玑珠悬空垂吊,美不胜收。冬天,雪松挺拔,瀑布银流如丝,瀑沫星星点点,纷纷扬扬,别有一番风味。1.请想象短文描绘的画面,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括号中,构成恰当的比喻句。(3分)2.想象“从断崖绝壁上飞奔而下,汹涌澎湃,直泻犀牛潭”描写的画面,我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 );“飞瀑激起万朵浪花,溅起漫天雨珠,如飞花劲舞,洋洋洒洒,在丽日映照之下熠熠闪亮”这幅画面则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 )。(2分)A.美丽 B.雄伟壮观3.当读到文中画线的句子时,我仿佛看到了_的画面,仿佛听到了_的声音。(4分)4.短文的第3自然段按照_的顺序,为

11、我们描述了黄果树瀑布的美丽景致,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_之情。(4分)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十、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习作。题目一:现在的社会交通便利,出行非常方便,那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家乡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大家吧。要求: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推荐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要能引起大家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题目二:_的_要求:你一定去过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曾亲身领略到它的美丽与神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你游览的经过写下来,要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语言要通顺,叙述要有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