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4964387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完整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 沥青搅拌站建设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31.1编制范围31.2编制依据31.3编制原则32 路面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42.2工程数量 43 拌和站选址 44 搅拌站建设规划方案54.1搅拌站总体规划 54.2搅拌站总体平面布置54.3储料仓规划54.4场区内主干道及地坪规划64.5施工用电规划64.6施工给、排水规划64.7围墙及大门规划 74.8办公、生活区布置84.9地磅规划 85 搅拌站基础建设及安装95.1施工技术要求95.2安装前准备95.3搅拌站基础施工105.4设备安装106 搅拌站人员及设备配置136.1人力资源配置136.2搅拌

2、站设备配置13搅拌站主要设备配备表137 建站主要工程量与工期147.1土建工程量147.2工期计划158 质量保证措施168.1.质量保证体系体系168.2机械设备保证质量措施178.3 原材料保证质量措施178.4施工操作保证质量措施179 安全施工措施 179.1搅拌站安全措施179.2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89.3 防火安全保证措施1810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810.1环境保护措施1810.2文明施工措施 19附件:201 编制依据1.1编制范围 本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为:沥青搅拌站建设施工,搅拌站占地面积约15亩。 1.2编制依据 1.招投标文件 2. 国家、湖北省、黄石市相

3、关规范和规定3.湖北省公路重点工程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 指导意见(试行) 4.湖北省重点建设工程安全标准化工地(标段)创建标准(试行) 5. 我单位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踏勘和调查的情况。 6我单位其他工程关于标准化施工相关经验。1.3编制原则 1、搅拌站建设本着“经济实用、相对独立、便于管理、方便施工、安全环保”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置,同时按照“现场工厂化生产、流水线施工、标准化作业”的高标准进行建设,兼顾考虑临时征地在施工任务完成后易于恢复。2、搅拌站布置紧凑合理,布局不仅要按施工流程进行设计,还要兼顾场区内设备的安装和施工线路走向。 3、根据现场的施工周期、产量和建设工期、物流线路、临

4、时工程类型和数量要求布置。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5、坚持保障安全的原则:保障场站建设的安全操作,稳步施工,在高空作业时、安装调试设备时务必有人合理,专业对口确保各类人员及财产安全。6、坚持组织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湖北省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施工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及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标段实际工程情况,我项目部精心安排专业施工队伍按序施工,确保场站又好又快建设。2 路面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纵一路及新城大道,全长约

5、9.1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电力通信管线工程、照明工程等。纵一路道路由南向北,始于滨湖大道(工程设计起点桩号K0+000),止于新城大道(工程设计终点桩号K1+511.848),道路总长1511.848m,道路规划红线宽度30m。新城大道规划起点位于站前大道,终点位于庆洪路,沿线与宝山路、金城大道、纵一路、庆洪路等道路交叉处设十字交叉口。新城大道自西向东与多条城市主要干道连成有机整体,是大冶湖核心区“五纵三横”路网骨架中的横向主干道,同时也是沟通市奥体中心、园博园、矿博园等重要设施的主要集散通道。 2.2工程数量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形式为7cm

6、厚下面层+5cm厚中面层+4cm厚上面层等,主要工程量见下表:沥青路面工程数量表(新城大道)项目名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加罩4cmSMA-13上面层5cmAC-20C中面层7cmAC-25C下面层封层3cmCAC-10C彩色上面层6cmAC-20C中面层SMA-13工程量(m2)16727516727516727516727529390293909109沥青路面工程数量表(纵一路)项目名称沥青砼上面层沥青砼下面层封层AC-13C彩色上面层工程量(m2)316503356033560125583 拌和站选址 沥青拌合站建设,遵循“因地制宜,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安全可靠,规范有序,功能完备,布设合理

7、,方便生活,满足生产”的原则。根据业主要求,结合本标段实际情况,拟在工业园内建设一沥青拌合站。拟建沥青拌合站为租赁场地,场地性质为未开发建设的厂房用地,现处于荒废状态,但交通便利,拌合站所处位置地势相对平坦,同时靠近施工的公路主线。租赁场地形状为长130m宽75m的长方形,约15亩,含办公和生活区域。 4 搅拌站建设规划方案 4.1搅拌站总体规划 本标段沥青混合料约9.49t,由于受现场进场道路、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约,我部经认真研究分析后,计划新建1座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搅拌站位于王圣路旁,离圣明路与新城大道交叉口K3+620处只有3km,交通相对便利。 4.2搅拌站总体平面布置搅拌站分为沥青混合

8、料拌和区、仓库、料仓等区域,各区域紧密连接,场内道路相通,方便运输,减少二次倒运及运输距离,方便施工;油库、配电室等危险区与其它区域隔离,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办公、生产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搅拌站与外界围墙相隔,安全独立;根据本工程设计混合料工程量要求以及现场具体地理条件,配置1台 LB3000型搅拌机,6个砂石料料仓,120t矿粉储存罐1个,50t沥青储存罐4个,50t重油储存罐1个,30t乳化沥青储存罐1个,二次除尘设备一套,具有粉尘湿拌回收功能; LB300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可靠性强的搅拌设备。该设备是集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环保于一身,理论生产率为200-24

9、0T/h。 本项目生产不均匀系数0.7考虑,则需单日最大沥青混合料生产量为630方,折合每小时生产能力52.5方(按每日生产12小时计算)。 搅拌站设置 LB3000型搅拌站1座,理论生产能力200T/h,按生产效率70%计算,生产能力59m3/h,大于最大生产方量52.5 m3/h,搅拌站生产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详见附件:搅拌站总体平面布置图一4.3储料仓规划 储料仓设置在搅拌站场区北侧,共设置6个料仓,分料仓应采用“50”砖墙砌筑,水泥砂浆抹面,料仓墙高度为200cm,储料仓内地面设4%的坡度,储料仓仓口设置一道截水沟,严禁积水。储料仓采用轻型钢结构顶棚,钢结构顶棚起拱线高度7m,满足受力

10、、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料仓场地共3750平方米,设置为6个料仓,最大存料6900方,1天按0.6km施工距离计算,下面层每天约消耗630方,能够满足沥青拌合站11日生产需求。 拌合站配置一个120t粉罐,用于储存石粉,通过输送设备将石粉加入到搅拌锅内(准确计量后)。 4.4场区内主干道及地坪规划 搅拌站场地均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场区内原有地面虽然只高于旁边便道0.2米,但是软土、淤泥地基,经现场试验后测定需挖除1米软土;又为与场地周围现有便道及公路很好的顺接相连相通,及避免场地在雨季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大面积积水,经测量整个场地原地面需整体高于路面0.3m方能达到要求,所以该场地建设平整需回

11、填石渣0.6m厚,再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场区硬化用垫层碎石0.3m、C20混凝土0.2m(料仓)。以达到避免场地积水、顺接场地周围便道和减少噪音及扬尘污染的目的。场区内主干道围绕搅拌楼设置,方便车辆进出。主干道宽度15-20m,路面结构采用0.3米厚碎石垫层加20cm厚C25混凝土。 场区硬化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人工支模后进行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面层采用拉毛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切缝处理,洒水覆盖养生。按要求设置施工缝及胀缝,施工缝、胀缝等设置要求线形平顺。4.5施工用电规划 搅拌站用电以电网供电为主,接入10kv输电线路至搅拌站降压变压器。在搅拌站内靠南侧设

12、立配电箱,供应生活及生产用电。采用三相交流电,由于拌合楼为大型用电设备,所以需单独申请和架设用电设施。并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同时配置一台发电机,确保停电状态下能正常生产。 4.6施工给、排水规划 4.6.1搅拌站给水 生产和生活用水依靠当地供水公司提供自来水。4.6.2搅拌站排水 (1) 排水沟设置为保障搅拌站内的排水通畅,搅拌站地面以场地图纸大门为基准,参考有地貌,整个场地排水设计为左高右低,里高外低,排水沟沿料仓及围墙边线布局,排水沟横坡设定不小0.5%。排水沟内尺寸为0.35米宽,0.5米高,两侧为0.08米厚砼,沟底采用不小于0

13、.03米厚1:2砂浆抹面,用45075050mm铸铁沟盖板(见下图)。 搅拌区、砂石料堆放区设置排水明沟,搅拌站周边设置截水沟。(2) 排水沟施工流程沟槽开挖 垫层施工 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筑 模板拆除 养生 沟底修坡 槽边回填 沟盖板安装(3) 搅拌站和油库、机修车间的污水都汇集到沉淀池里,污水经过沉淀过后才允许外排至原有水系。沉淀池周围必须采用1.2m高红白栏杆防护,且悬挂相应安全防护标志。搅拌站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泥统一运输到指定的场地填埋。能够保证污水不进入河渠并且场地雨天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4.7围墙及大门规划 搅拌站四周均采用围墙砌筑,封闭式管理,围墙高2m,采用“24”

14、墙砌筑,每4延米设置构造柱,围墙两面抹面。大门宽12m。4.8办公、生活区布置 搅拌站生活办公区房屋均为彩钢板活动板房,面积为280m2.。板房采用C20砼基础,室内用5cm砂浆铺设地面砖,板房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15cm,板房采用阻燃材料,屋顶排水畅通且房屋四周设排水沟。 (1) 宿舍 搅拌站宿舍严格按要求设置,每个房间均配备冷暖空调,生活设施齐全,设置了公共卫生间洗澡间。 (2) 餐厅、厨房 搅拌站厨房,锅台、锅灶用瓷砖贴面,安装了纱门和纱窗,备有消毒柜、冰柜等设施。餐厅和厨房设置了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有健康证,工作人员工作时穿戴工作服,佩戴工作证。安排专人管理并及时清运

15、垃圾,做到无尘、无蚊、无蝇、无鼠害。内燃气有独立存放空间,通风良好。4.9地磅规划 4.9.1地磅设置在站场南侧入口东侧道路中间位置,地磅右侧为地磅控制室。地磅标称重量为100t,配备电脑自动打印系统,满足对原材料及施工混凝土数量的统计要求。4.9.2地磅基础(见下图)施工:施工步骤:(1) 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地磅基坑2040.9米;(2) 垫层 用100mm厚C15混凝土浇筑垫层;(3) 模板安装;(4) 钢筋制作绑扎;(5) 混凝土浇筑;(6) 地磅使用吊车吊装。5 搅拌站基础建设及安装 5.1施工技术要求 (1) 在进行施工前,按设计位置放线,落实每一个指定点的标高。 (2) 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