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83521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祁文斌北京市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医疗组 (北京 100089)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是指提供急救服务的医护人员在患者从事发现场到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危急病症1、外伤创口等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救助工作,是医疗急救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内容2。急诊科作为接纳救治危重症患者的第一场所,接诊患者多以疾患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常见有心血管疾病、外伤创口、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4。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相关研究证实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急重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死亡率,延长急重症患者的存活时间,为接受系统治疗服务争取宝贵时间6。而由于当前

2、我国相关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暂未完善、各医疗机构的急救流程与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居民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缺乏了解和认知,从而导致院前医疗服务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7。本研究通过对既往医疗数据进行回顾性收集整理,分析影响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有效利用的相关因素,借此为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对策,并为其他医疗机构的急诊医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所研究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患者进行研究。以下是对所研究医院做出的介绍,首先该医院是综合医院,能够治疗的疾病较为丰富,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多,对此医院做出调查能更好地提炼各种情况。所研究的患者年龄14岁

3、,就诊科室应为急诊科。所研究患者均为危急重症,可检测到生命体征,在急诊科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分组标准:危急重症患者应当符合病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脑功能衰竭(昏迷、中风、严重脑挫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坏死、急性肾衰竭、急性大出血等。可以通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情、瞳孔、尿量、皮肤黏膜判别病人是否属于危急重症。除危急重症患者外的其他患者为急重症患者。1.2 研究方法在医院建立的电子资料档案中调取患者就诊信息,将信息复制在文档上,并制成表格,表格数据应准确,名称

4、应具体且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陪护人员、家属、疾病名称、就诊具体时段时间、人体的各数据检查,由此筛选患者的病情轻重,筛选医院为患者运用的医疗资源及程序是否合理。1.3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做出SPSS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院前急救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应用现状本研究共纳入急诊患者5 800例,平均年龄(55.4019.42)岁,患者头晕2 603例,心悸1 581例,胸痛258例,外伤1 011例,意识障碍176例,肢

5、体麻木或无力472例,炎症或感染566例,孕产妇789例,腹痛286例,发热1 509例,呼吸困难536例,头痛446例,其他症状423例。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来诊的患者840例,其中非急重症患者占63.1%;未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患者共4 960例,其中急重症患者占16.73%,见表1。表1 急诊就诊患者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使用及评价情况n(%)2.2 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急重症患者中,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患者与未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患者在性别、年龄、科室、是否有家属陪同、地区、预检分级、NEWS评分和就诊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急重症患者中,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患者与未使用

6、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患者在性别、年龄、科室、是否有家属陪同、地区、预检分级、NEWS评分和就诊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急诊就诊患者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使用的单因素分析 (n =5 800)2.3 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患者的多因素分析按照是否为急重症,将患者分为急重症和非急重症2个亚组,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是否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使用欠合理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方法见表3。表3 多因素分析变量赋值表表4 急重症患者未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n = 803)将8个变量列在急重症患者影响因素的公

7、式中,其中与不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相关性最大的为年龄、就诊科室,见表 4。将8个变量列在非急重症患者影响因素的公式中,其中与不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相关性最大的为性别、就诊科室、所在地区、症状及看病时间、见表5。表5 非急重症患者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n = 4 959)3 讨 论3.1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情况分析有研究显示,1.4%19.4%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进入急诊科就诊。其中,非急重症患者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的人数在合理范围内,但是急重症患者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的几率较少,840例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进入急诊的患者中,非急重症患者仅为310位,而4 960例急重症患者中,

8、使用院前急救的仅为803位。其中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为急救医疗资源服务的专业医生,护士等人并未应用其所掌握的知识,在急救医疗服务中的服务内容仅为转移运输患者的普通任务,与急救内容无关。第二个原因就是急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供不应求。这是由于医院在相关工作中投入较少的原因,其次,部分急重症患者不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不去主动寻求急救医疗服务帮助,且部分非急重症患者占用了宝贵的急救医疗服务资源,这就使得急重症患者的急救医疗服务成果较少,使用较低,受众不广泛。3.2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使用欠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3.2.1 急重症患者未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与急救医疗服务使用呈反比,患者年

9、龄越大,运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越小,初步分析这是由于老年人与外界接触较少,接受的知识水平较低。患者使用年龄、就诊五官科、症状为急性胸痛和头痛是急重症患者不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危险因素。调查显示,患者症状表现为头晕,使用急救资源的几率远高于症状表现为胸痛的患者,头晕导致患者晕倒,不省人事的几率远高于胸痛,为了令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患者的家属朋友会选择运用急救医疗服务,使得患者的意识较快恢复清晰。当患者的病情为胸痛时,相对较少的人使用急救医疗服务,这是由于胸痛的患者大部分思维清醒,且依据患者普遍对胸痛的了解,认为胸痛患者没有必要运用急救医疗服务,而这一想法是错误的。3.2.2 非急重症患者使用院前

10、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患者的性别为男,在神经外科就诊,有家属陪同,区域为外区、外埠、外籍,症状为外伤、肢体麻木或无力、发热,就诊时间为小夜和大夜,上述条件是非急重症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主要因素。当患者的疾病并非急重症,所就诊科室为非急重科室,那么男性患者愈多,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患者愈多,女性非急重症患者使用医疗资源的几率远远小于男性非急重症患者,这种现象与男性女性心理,男性女性承担的社会环境及男性女性的工作压力的区别相关。在上述患者的资料中,区域为外区的患者应用医院的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较高,区域为外埠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较高,区域为外籍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最高。

11、其中的变量因素为路程的差别,由此可得知,路程的长远与使用急救医疗服务的几率成正比,路程越远,使用医疗服务的几率越高。在就诊的科室中,内科科室就诊患者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较低,外科患者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内科患者,神经外科患者使用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外科患者。分时段就诊时,白班患者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较低,小夜患者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白班患者,大夜患者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小夜患者,其中的变量因素为时段,由此可得知,时间的早晚与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呈现正比,时间越晚使用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越高。在非急重症患者患处的治疗中,病症为头晕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较低,病症为肢

12、体麻痹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病症为头晕的患者,病症为外伤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病症为肢体麻痹的患者,病症为发热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高于病症为外伤的患者。其中的变量因素为病症,由此可得知,病症为发热的患者应用医院急救医疗资源的几率最高,病症为头晕的非危重症患者应用医院疾病资源的几率最低。3.3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利用展望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包括急救中心独立型、急救中心指挥型、院前型、依托医院型、消防结合型等多种模式8,治疗模式不统一使得效率欠缺,不便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单调不完善,应当有针对性对急救医疗资源做出提升和配备相应人员。同时社会居民应当提高

13、自己对医疗知识的理解9,医疗人员应当为患者讲解救助功能,提高宣传力度,将急救医疗资源切实地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居民对急性胸痛、急性脑卒中等时效性较强疾病的认知教育,促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上述可得知,医院的急救医疗资源存在资源投入占比较低,应用率较低以及受众患者较单一,不具备广泛性,没有全面发挥其功能。面对这种状况,急需更新医疗评估机制,准确分析,有选择地对不同症状不同地区的患者做出量身定制的医疗服务,配备不同标准的急救方式。有规划的设置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患者中普及急救医疗的功能作用,并广泛宣传,使得患者及社会大众有途径了解医院的急救资源,提升医院急救资源的合理应用。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本研究为单向回顾性研究,所得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片面性,需通过多角度多数据的样本进一步做出调查,对该项实验的前瞻性做出研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