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72814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 郑 曦(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江苏太仓 215400)现代高校是一个多功能体,是集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各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复杂社会组织。对一所高校而言,构筑产学研共生体,打通高校与产业社会间的“经脉”,促进各种社会功能间的互促共生,是其迈向一流大学的必经之途。2015 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提出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的直接孵化、高校转化,让科研成果的发明者与创造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直接获益,形成科研反哺高校办学实力提升的良性循环,为高校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组织指明了方向。产学研不仅是高

2、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 项基本职能的重要形式,更是产、学、研三者在联动互生中激活高校办学活力、深掘高校育人育才潜能、促使高校高水平运转的一条高速通道。2018 年,西北工业大学和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提出了“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第一切口、服务地方科技创新核心端口、支撑世界一流高校建设最美窗口”的战略目标,建设成效显著。本研究跟踪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运行实践、成长过程,分析和总结产学研共生体创建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及经验。1 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研究动态厘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和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重中

3、之重。从模式机制方面看,学界认为,构建产学研共生网络、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等是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目标的主要模式,而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创新主体间的博弈机制、利用协同创新耦合效应等则是其内在运转机理。从理论引领方面看,已有相关研究通常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多元融合理论等进行分析。就整个研究态势而言,产学研协作协同研究正呈现出从表层协作到深层互动、从单要素协同到全要素协同、从原始协作组织向协同创生组织的发展态势。本研究提出“高校产学研共生体”概念,以构筑深度融合、共创共生的理想协作组织形态。所

4、谓产学研共生体,是指在某一组织架构内将产业部门、教学部门、研发部门3 种功能主体有机整合,使其在互依共存、共生共创、共利共赢中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产学研共生体不同于产学研共生网络和产学联合体,前者强调的是功能主体间深层次共生共创关系的建立,而后两者重点强调功能主体间一般性合作关系网络的搭建。高校产学研共生体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产学研互动作用形态,可以视作高校产学研共生网络和产学联合体的升级版,因其不再停留于协作协同关系的搭建,更关注建立高校产学研功能主体间的共生点、交融点,因而具有加强共生体内部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间高水平转化互化的独特使命与职能。推进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研究主要具有两点现

5、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催生出更为科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彰显学术研究反哺教育实践改进的意图;另一方面,将推进产学研协同理论升级,为一流高校产学研联动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模型与理念引领,加速新一代高校产学研协同理论的生发与迭代。2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关键要素分析产、学、研是高校组织生长发展中的3 个关键环节:“产”是高校举办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的归宿点、目标点,脱离服务产业振兴目标的人才培养、科研活动是盲目的;“学”是高校的日常人才培养活动,脱离人才培养工作的产业开发、科研创新活动是缺乏后劲的;“研”是高校利用知识、智慧开展科学研究,凝练专业学术成果的日常道路,脱离科学研究、学术探

6、究的产业开发、人才培养活动是没有制高点的。从这一角度看,高校环境中只有产、学、研活动环环紧扣、互依互生,才可能找到一条绿色发展、高效办学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就是产学研共生体概念的生发源头。在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建设中,西北工业大学在宏观上加强了研究院与学校太仓校区研究生院、江苏太仓本地高新技术企业间的联系与布局,按照产学研共生体理念明确了研究院相对独立的三大功能主体,包括以成果转化中心为载体的产业孵化部门、以智库与培训中心为载体的教学部门和以科研管理中心为载体的科研部门,使之在具体科研生产项目中互融共生、融为一体,带动研究院走上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近5 年的探索经验表明,一流高校产

7、学研共生体必然具备高新技术实力、高附加值产品、高成长性文化3 个关键性要素。2.1 高新技术实力: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能量之源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高效运转有赖于高新技术产品或社会服务的培育与产出,尤其是高新技术研发实力积累决定着高校产学研活动的协同水平与运转效能。在高新技术研发中,高校是首要责任主体,科研团队是技术研发的主力,与市场行业深度合作,将高校的技术研发活动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力促具有市场力的高新技术研发,着力提振共生体的内生发展力是维系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生命线。所谓“市场力”,就是市场竞争力、市场盈利力、市场推广力的三位一体。具有市场力的产品导源于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围绕高新技术做文

8、章、想办法、出实招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发力点。在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这一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研究院面向市场、立足学校专长,打造“空天信”融合、先进材料与检测技术融合、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工艺融合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开展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与科研攻关,支撑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研究院以四大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的技术研发与成果孵化为主核,以成果转化体系、众创空间、加速工厂为良辅,形成了科创平台出成果、成果转化体系促产出、众创空间促应用、加速工厂促成长的循环发展生态,实现了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产学研共生共强之路。作为新建的产学研共生体,西工大

9、长三角研究院在两年多时间内申报发明专利117 件1),孵化产业化公司17 家2),开展学生实习实践培养2 000 余人次,并累计为上百家地方企业提供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培训。2.2 高附加值产品: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生存之道高新技术研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根本依托,而技术产品的市场表现、盈利能力则是直接决定共生体持续运转的第二生命线。无疑,技术产品能否获得高附加值不仅是衡量高新技术的社会竞争力、社会生存力的首要指标,更是判定其背后承载的高新技术品质的关键指标。对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而言,社会期待其发挥的是技术发明、技术引领优势,而非普通的技术转化、产品研发

10、优势,一切简单依靠市场运营来生存的企业产业都不是高校产学研协同活动的目标考虑之列。进言之,真正能够引领国内,乃至世界技术发明潮流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一定具有稀有性、首创性与不可替代性,其市场盈利权、盈利空间掌控在高校及其产业孵化部门手中,而不可能被轻易复制或是被市场营销环节掌控。从这一角度看,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开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生存之道,是确保共生体从社会市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资金支持的重要保障。有研究发现,R&D 边际化以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技术产品市场盈利能力脆弱等问题制约当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为此,必须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力推面向市场、产业、行业的高新技术研

11、发孵化活动1。从这一角度看,技术产品的高附加值属性在高校产学研共同体建设中,实质上发挥着市场导向、市场选择、市场激励等功能,某种程度上还担负着鉴定产品技术性含量的特殊功能。进言之,也只有这种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研发过程才能成为高端行业人才学习的对象与内容,才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才的稀缺课程资源与现实版教材。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需要,发力航空精密控制,孵化了以航空发动机弯管技术和产品为主营的创业企业,并成功推动其成为多家航空发动机领头企业的供应商,该创业企业在孵化第2 年的营业收入即超过2 000 万元;同时,研究院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在空天数据科学与工业软件领域组织校地资源筹建重

12、点实验室,开展相关领域的底层研究,解决空天工业软件发展的痛点。2.3 高成长性文化: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生命之基提升产学研共生体的成长性是确保其持续存在、走强、发展的秘诀所在。所谓“成长性”,就是一个市场主体或企业组织在一段时期内持续积累发展资源、囤积发展资本、夯实发展潜能的属性与功能,是其借助企业组织自身改进、企业发展战略升级、企业产品服务调整等来获取未来发展优势的特有属性。与之相应,高成长性文化是一种催发产学研共生体持续发展力的文化形态,其精髓是战略意识与长远眼光,是瞄准未来进行投资的一种企业文化。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其实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组织,它要持续生存,就必须具备为未来谋划

13、、为将来考虑的战略眼光,抢先市场行业一步,实现长线生存发展的目标。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确立了“建立循环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运营目标,坚持将未来性、战略性发展资源,即高层次人才资源吸纳、高端产业文化培育、高新技术研发投入、一流研究院品牌建设等视为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立根之基、生命之源,实实在在地扎稳根基、长远谋划,不断提升研究院的绿色发展能力。如果说高新技术研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实践依托,高附加值技术产品开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直接依托,那么,高成长性文化则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生命依托。要培育出一个一流的高校产学研共生体,高成长性文化的培育是最考验其长远生存智慧、持续生长力的关键一环。综上

14、所述,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基本要素包括高新技术实力、高附加值产品、高成长性文化,与之相应,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基本构架理应是:以高新技术研发为依托,以高附加值技术产品开发为根基,以高成长性文化培育为焦点,带动高校产、学、研活动的共生强,助推共生体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3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构建的理论模型所谓“共生体”,其实质是相对独立的功能体在共生发展、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有机体或新生命体。共生是共生体存在延绵、成长壮大的活动方式与生长策略。深而究之,共生其实就是组成共同体的生命个体间,因追求共同生存发展利益而展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合作过程,是在深度融合发展中实现共赢共

15、强的过程,强调各方之间能够共同生成和共同生长的状态、互惠互利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相互协作和异质交融的过程2。从生物学角度看,共生是指两个独立生物体间存在的寄生互利关系,具体包括有益共生、寄生共生和互惠共生。从企业组织成长角度看,共生不仅仅是指多个企业组织间存在的生存维系关系,更指期间存在的共同发展关系,即借助彼此间的协同共创实现的一种高水平发展状态。产学研共生体中的“共生”一词取后一意义,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借助产、学、研间的共生点媒介来实现“1+1+13”的价值溢出效应,实现三者独立发展所无法企及的更高水平,让协同创新、共赢共强成为产学研共生体特有的生命延绵机理。因之,每一个产学研共生体都由三部

16、分构成:共生链、共生点、共生作用。其中,产、学、研中任意两者间的关联都可以衍生出一条共生链,共生链上两个要素间会产生共生作用,该作用发生的具体点位就是共生点。对高校产学研共生体而言,它具体包括3 个链环的共生活动:产学共生,即产业与人才培养过程间的共生;学研共生,即人才培养与高新技术研发间的共生;产研共生,即产业与科学研究活动间的共生。这些共生活动最终归结到一点,即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间的交融一体化发展(见图1),其所依托的基本机理正是协同创新,即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3。图1 高校产学研共生体运转模型图1 表明,产学研共生体运行是产学共生、学研共生、产研共生等三者的交叠过程。其中,产学共生的共生点是人才培养环节的实习实践,涉及高技术、高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学研共生的共生点是研究性教学,是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过程;产研共生的共生点是高科技成果的孕育与孵化,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