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7485888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抚顺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卷2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C取消商品贸易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2.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3.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 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

2、 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苏俄(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其中有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该体制的特点包括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运用多种所有制发展经济 实行指令性计划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进行利益分配A. B. C. D.5.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

3、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7.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

4、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8.对“斯大林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经济上高度集中,实行指令性计划 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崇拜 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 A B C D9.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 B.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C.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0.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

5、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1.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或工业上 B.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C.缺乏正确的理论、周密的计划和必要的实践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2.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B注

6、重市场的调节作用 C重视消费品生产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1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落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14.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

7、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15.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16.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7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

8、产量 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 B C D18.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C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9.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增加就业机会 抑制物价上涨 刺激消费需求A. B. C. D. 20.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9、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有 扩大政府开支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政府直接采购 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A B C D22.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B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C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 D股票

10、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23.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 23.二战后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右图反映的趋势是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了国有化趋势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 出现资本社会化的趋势D.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产生“新中间阶层” 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25.有人认为,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

11、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A. B. C. D. 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合计50分)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

12、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2分) 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6分)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的思路指什么?模式僵化了又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6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4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27.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