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58879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史料研究综述(下)史料整理研究中的史料 邱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 100700)相关研究成果中运用的史料较为零星而分散,尚有一些专门的史料整理研究,相对比较集中,从中均能检索到与传统药学中西交流相关的内容,按照整理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 文献类是指史料整理研究的对象是以文字为主要技术手段记录传统药学中西交流历史的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1 综合类即包含多种文献类型的史料整理研究。重要的如张星烺编注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为17世纪中叶(明末)以前中国与欧、亚、非洲西部、中亚、印度半岛等国家和地区往来关系的史料摘录1。包含中国典籍(正史、类书、地理

2、志、笔记等)和外国史籍资料,加以注释和考证,被荣新江誉为“迄今为止中外交流史领域最好的史料合集”。原出版于1930年,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朱杰勤整理的校订本,对原书进行了一些增补、删削与校正,2003年、2018年重印再版,是研究明末以前中西交流史重要的史料基础。1.2 史籍类即历史典籍。如陈邦贤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辑录了二十六史中记载的药物原文,将药物按照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合成药的类别分类,涉及药物中西交流内容2。目前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已组织人员修订完毕。1.3 年鉴类即按年度连续出版,汇集了上年度各行业或某一行业发展成就和事实的资料性工具书。中医药行业年鉴如中国中医药年鉴(198

3、3至今)、中国药学年鉴(1982至今),均包含传统药学中西交流的内容。1.4 期刊报纸类即期刊和报纸。如王吉民等中国医史外文文献索引收集了从16821965年,国内外书刊上用拉丁、俄、英、法、德、意、西班牙等文字发表的与中国医学史有关的文献3。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中文医史文献索引(17921980)、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医学史论文资料索引第一辑(19031978)医学史论文资料索引第二辑(19791986)收集整理了相应时间段内发表在杂志、报刊上的与医学史相关的论文资料,均包含丰富的医药中西交流的内容4-6。段逸山主编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选编清末至1949年出版的重要中医药期刊47 种,

4、分五辑影印出版7-8。以上均包含中药中西交流的研究论文。1.5 著作类即著述或译著。如王吉民等中国医学外文著述书目(16561962)收集了从16561962年间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中国医学的外文著作目录,包含药学著作70 余部9。1.6 地方志类即记录某一地区(行政区域)自然和社会情况的文献,简称方志。19962002年,中国文化研究会在大规模文献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中国本草全书,其中包含843 本中国古代地方志记载的本草文献10。万芳等方志与药学史研究之刍议即是在该项研究基础上产生的研究论文,探讨了历代地方志保留的大量药学史料中有关地方药物贸易的内容,与外来药物密切相关11。2010年,科

5、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项目由7 省市地方高校相关研究机构承担了方志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研究成果。1.7 笔记小说类即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包含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不可归类的各种随笔记录的杂识、札记、笔谈等,皆可统称为“笔记小说”。目前国内出版的笔记小说史料专著有笔记小说大观(1912年版、1983年版和1986年版)、历代笔记小说集成(19951996年)、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套装精装本:19992007年,单行本:20122021年)、全宋笔记(20032020年)、历代史料笔记丛刊(1957至今)等。挖掘整理笔记小说中医药学内容的专著有陶御风等所著的

6、历代笔记医事别录笔记杂著医事别录,辑录了传世的历代笔记中关于药物的记载,并详细注明出处,便于后学者进行检索和考证12-13。鄢洁硕士研究论文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研究系统总结了历代笔记小说中的医药学资料、宋代75 部笔记小说中的药物学资料14。以上都包含医药交流和外来药物的内容。1.8 本草类即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历代本草尤其是唐宋以后的本草中有关药物贸易和外来药物的记载繁多,重要的如本草图经外台秘要海药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补等,相关研究论文如:彭华胜等本草图经中的外来药物、黄斌等外台秘要外来药物的考察、王家葵域外方药:海药本草、谭晓蕾等本草纲目收录外来药物的整理研究、肖雄外来药物在

7、明清中国的记述与使用以本草纲目拾遗为中心、甄雪燕等石振铎本草补研究等15-20。系统整理本草类文献外来药物的专著尚未出现。1.9 档案类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就传统药学中西交流领域而言,旧海关档案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一手资料。近年整理出版的相关史料有中国旧海关史料(2001年)、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20032007年)、中国旧海关与近代社会图史(2006年)、中国旧海关稀见文献全编(2009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201

8、42016年)、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通令全编(2013年)、海关总署档案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出版物(18601949)(20172018年,即将全部出版)、浙江省档案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2020年)等。系统挖掘海关档案中药贸易资料的研究目前尚未出现。清朝尤其是康乾雍三朝,传教士来华,中西交流频繁,有关清宫档案中记载了中药西传的史实,以及西方传统药物的传入和使用情况,比较重要的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1996年)、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19841985年)、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1993年)、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1991年)、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2009年),

9、台北故宫博物院宫中档乾隆朝奏折(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2005年),故宫博物院药材、药具库藏档案等。近期中国中医科学院与故宫博物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随着合作深入,馆藏的进一步开放,有望在整理上述资料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史料。1.10 网络资料类即记载互联网信息的史料。重要的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的中医药国际参考(1996至今)等,作为内部刊物的形式发行,2017年以后不再出纸质版,以数据库的形式供检索查阅。其资料主要来自中医药机构官媒以及新浪、搜狐、人民网和各种民间媒体等,对于当代中医药国际交流史料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

10、价值。2 文物类是指在传统医药中西交流历史过程中产生并遗留下来的,一般具有百年以上的实物性遗存。一般包括:遗迹、遗址、石刻、墓葬等古建筑物及相关物品,器具、药物、包装、广告、工艺品等代表性实物,书简、金石、古籍、书画等古旧图书文献资料等。中医药文物除保存在考古部门之外,各类型的中医药博物馆是其主要保存和陈列的场所。傅维康60年来的中国医学史博物馆和和中浚中医高校博物馆及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喜与忧两文指出:截至2010年,各地中医院校、科研机构相继设立的医史博物馆、陈列馆或中医药博物馆,加之各地中医药企业建立的中药博物馆、古代名医所在地政府建立的名医纪念馆、各地中医院建立的中医博物馆、民间中医药博

11、物馆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博物馆等,经粗略计算,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已近50 家21-22。此外,经数届两会委员提案和众多专家学者呼吁,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目前已拉开帷幕。早期建成的一些医史博物馆,依托博物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史料基础,廖果中国历代医药卫生文物特点述要以中国医史博物馆展陈为背景指出:“中国医药文物自然包括了百余年来(以至更早时期)的中外医学交流方面的文物”,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医史文物图集中国古代医史图录中国医史博物馆文物选粹,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共同主编中国医学通史文物图谱卷等23-26。近年随着文物研究的拓展,更多的文物研究成果出现,如曹

12、晖等主编的“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集,其中“中外交流篇”以当时交通与人文为背景,集中介绍了中外医学交流的出彩文物,“海药书影篇”将本草典籍中域外传来药物的彩绘图之书影作了专题展示27;2017年,由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担,依托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历时5年调研了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博物馆100 余家及众多私人收藏家的文物,出版了中华医药卫生文物图典(一),共拍摄文物图片5 200 余幅,并按照名称、朝代、形质、规格、医学用途、馆藏地等辅以中英文图注介绍,是近年来文物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28。以上均包含中药中西交流的文物图片。另一种情况是国内收藏和展陈缺位,文物流失海外,据李经纬加强医药卫生文物收藏

13、保护迫在眉睫一文指出:“我国散落国外的医药卫生文物,据估计数以千件计。”29以流失海外的古籍文物为例,2002年、2003年出版了首套由郑金生主编的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20052010年又陆续出版了由曹洪欣主编的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粹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影印本)、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点校本),2016年又出版了郑金生主编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30-35。此外,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30 余年间,曹晖对于本草品汇精要的版本及其流传进行过系统的考察和整理研究,涉及流传于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等图书馆的各种版本。3 思考和总结3.1 关于史料的搜集前人的研究为我们

14、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若要完成一部好的历史作品,无论我们秉持怎样的史学理念,采取怎样的史学研究方法,建立扎实的史料基础是前提。而这“扎实”二字,可以借用黄龙祥史料的构成分析与整体研究一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要想对历史问题的本来面目做出准确判断,必须首先保证文献的全与真;其次是史料的相互关系。没有这两个基础,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或者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36因此,史料种类越丰富,构架的史料链越趋精细复杂,我们在解读还原历史图像的过程中,就越有可能从个体的树木而见整体的森林,得出更为客观、真实的历史真相,从而为科学合理历史观的提出奠定基础。以文物史料搜集为例,目前已有

15、的文物史料基础不仅丰富和促进了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外交流的窗口作用,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但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所需,从传统药学领域来说更显捉襟见肘,多集中于中药标本、企业历史文化、传统制药方法等的陈列和展示,对外交流领域涉及少或者基本缺位,因此,系统搜集、补充传统药学中西交流的文物史料显得尤为必要。而散落海外的文物回归,也绝非一人之力短期之内可以完成,需综合国家、政府、科研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在史料搜集方法上,已有前辈引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人类学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已不属什么前沿问题,但仍是一种值得采用的重要的史料搜集方法。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官方统计数据、国内外相关报道与深入实地调查访谈所得史料差异甚大的情况,因此,“所得结论与事实不符,策略、建议当然适得其反”37。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意义正在于此,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亲赴现场进行观察、参与、访谈并获取资料,探究传统药学在异域文化的他者视角中的真实身份、角色认同及其发展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方数据的片面和失真,为解析交流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冲突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