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53370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发展研究 文/周明 徐美卿 龚修齐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度假区”)作为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业中外合作项目之一,是国务院领导决策、上海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的重大项目,也是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标志性项目,自成立之初就备受瞩目。开园六年多来,累计接待游客量近亿人次,已成为本地居民休闲娱乐和外地游客来沪旅游的首选地、上海国际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2021 年8 月,度假区南一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度假区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起点,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度假区新一轮发展做出了“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国际旅游城”的重要批示。本文通过分析度假区的发展现

2、状,并与世界一流国际旅游度假区进行对标,提出打造“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国际旅游城”的建议。一、发展现状与对标对标奥兰多、安纳海姆、浦安市等依托迪士尼乐园发展起来的国际旅游城,以及新加坡、迪拜等国际旅游城市,度假区在高能级项目集聚、产业体系构建、产城融合发展、区域辐射带动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一)迪士尼一枝独秀,高能级项目集聚不足度假区在迪士尼乐园之外引入的文旅项目,大多为过渡期开发利用项目,在发展能级和客流量上与迪士尼乐园均有较大差距。目前来度假区的游客主要为了游玩迪士尼乐园,客流量大约占六成,比斯特购物村客流量约占15%,其他项目客流量占比较低。对标其他国际旅游城,度假区在高能级项目集聚、多乐园

3、主题娱乐体系构建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如奥兰多凭借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众多国际级IP 的集聚,近年来每年吸引客流量在7000 万人次以上。且国际上其他迪士尼乐园均为多乐园模式,如奥兰多迪士尼为四乐园模式,巴黎、东京、加州迪士尼为两乐园模式。再如新加坡圣淘沙旅游度假区,仅3.5 平方公里的岛屿上集聚了环球影城、S.E.A.海洋馆等众多国际级项目,每年吸引客流量约2000万人次。国际旅游城大多通过多个高能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发展的强核心。(二)“大旅游”体系未建立,大客流未转化成大经济国际旅游城依托高能级旅游项目或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并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如迪

4、拜滨海地区,集聚了旅游、影视传媒、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复合产业体系。依托滨海风光以及人工岛屿等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依托乐高乐园、宝莱坞乐园、好莱坞主题乐园等发展主题娱乐旅游;依托多媒体城,集聚路透社、CNN、BBC 等国际知名多媒体企业,发展影视传媒产业;依托迪拜网络城,集聚微软、IBM、惠普等全球众多知名信息科技企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此外,国外迪士尼度假区均配套主题酒店群、文化演艺、体育娱乐等丰富多元的文商体旅产品以形成“留客”蓄水池。而度假区规划的“大旅游”产业尚未形成,其依托核心区发展的主题旅游,也因缺乏高品质住宿产品,以一日游为主,夜间经济、度假经济尚未形成,千万级的大客流未转化成为大

5、经济。从游客旅游消费来看,度假区目前以门票经济为主,游客支出中超过六成为门票消费,而东京迪士尼度假区游客支出门票消费不足五成(见图1)。图1 度假区与东京迪士尼度假区游客消费对比(三)产城融合发展不足,周边辐射带动低于预期国际旅游城归根到底为“城”,旅游功能与城市功能相融合,围绕旅游度假区,布局居住、产业、教育等多元功能,推动高品质功能复合、融合渗透,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成为让游客潮汐流动的全天候全时段活力城区。如加州安纳海姆迪士尼度假区,周边布局了酒店、会展中心等旅游配套功能,同时布局有居住区、产业区以及学校、公园等城市功能;再如东京迪士尼度假区,位于日本东京都以东的千叶县浦安市舞滨地区,周边

6、布局了体育、居住、商务办公、产业、物流仓储等功能(见图2)。而度假区除核心区外其他片区尚未实质性启动,整体产城融合发展不足,游客随着迪士尼乐园的开关门潮汐式流动,乐园对周边片区的辐射带动低于预期。此外,由于度假区目前以一日游为主,和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如川沙古镇、新场古镇、野生动物园等联动和旅游线路串联没有实质性推进。图2 加州迪士尼乐园和东京迪士尼乐园周边功能布局示意二、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文旅消费一直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也是后疫情时代提振经济的重要动力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全球化也遭遇逆流。为应对国际国内面临的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扩大内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7、,这是近几年来首次将扩大内需放在年度工作首位。文旅消费一直是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中央再次提出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同年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开展文旅消费试点示范工作,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先行复苏。2023年春节是我国防疫政策调整后的首个公众节日,文旅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国内游客出游超过3 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 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88%和73%。上海市春节期间接待游客1002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 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97%和151%。上海迪士

8、尼乐园再次人气爆棚,春节期间最高单日人流量超7 万人次,首月客流量超过百万人次,创开园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二)休闲度假旅游日益成为“刚需”,度假区正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地休闲度假旅游成为居民生活的“刚需”。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更加关注生活质量,更加关注工作和休闲平衡。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游客旅游人次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尤其2001 年中国人均居民消费超过1000 万美元之后,除2003 年非典、2008 年金融危机、2020 年新冠疫情外,其他年份旅游人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9 年中国人均GDP 达到万美元,休闲度假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游客人次达到60 亿人次。休闲度假旅游逐

9、步生活化、市民化。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交通便捷化、假期碎片化,休闲度假逐步从长线向郊区短线延伸,逐步形成“休闲度假生活化、游客经济市民化”消费模式。根据相关调查,2020 年“五一”期间,约57%受调人群选择市内旅游,约37%受调人群选择上海以外国内其他地区旅游。分析不同假期上海居民旅游地选择情况,周末主要以市区游为主,三天假期以郊区游为主,其他假期以临近省市和国内其他省市旅游为主。度假区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正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地。(三)国内外主题乐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度假区需要进一步提升能级和影响力国内外主题乐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国际IP 主题乐园落地中

10、国,华侨城、长隆、方特、海昌等国内IP主题乐园也在全国多点布局。重磅乐园纷纷布局亚洲市场,韩国乐高乐园、马来西亚云顶天城世界、日本名古屋吉卜力乐园纷纷开园。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头部IP 也陆续公布主题度假区拓建计划。如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将扩建第八个主题港口,大阪环球影城将扩建“任天堂世界”、新增“大金刚”主题园区。国内本土品牌迅速崛起。从1989 年深圳第一家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业,中国主题公园经过30 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华侨城、长隆、华强方特、海昌等本土品牌,本土主题乐园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迪士尼”仍是主题乐园的金字招牌。全球游客量排名前25 的主题乐园中,迪士尼乐园数量占比近半,游客接

11、待量约占3/5。迪士尼乐园依托其强大的IP 集群,在全球主题乐园市场中仍占主导地位。面对国内外主题乐园的激烈竞争,度假区要依托迪士尼强大的IP 集群,集聚更多高能级的项目,进一步提升能级和市场竞争力。三、度假区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的建议(一)总体思路立足游客、企业、政府不同主体的需求,不断完善度假区的产业功能,推动度假区实现从“乐园”到“乐城”、从“度假区”到“旅游城”的转变,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从客群需求来看,游客来到度假区,期待在这里可玩、可买、可吃、可住、可运动、可度假,不是“一闪而过”,而是能够有深度的休闲度假体验;居民和办公人群需要高品质的居住和办公空间

12、,在这里居住、办公成为一种价值的体现。从企业诉求来看,作为乐园运营企业不仅希望获得门票收入,更希望游客来到度假区能够有多元消费,将千万级的客流量转化成为“大消费”,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助力公司构筑长效持久的竞争力。从政府要求来看,期待迪士尼能够成为城市的文旅地标,推动世界文化交流,更希望通过迪士尼带动整个度假区“百花齐放”,集聚“大旅游”产业,形成大产业、大税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立足客群需求、企业诉求和政府要求,借鉴国际旅游城的发展经验,在度假区现状发展基础上,通过“强核心、强产业、强功能”,做强旅游引流核心,做强“大旅游”产业体系,做强产城融合功能,实现由“

13、度假区”到“旅游城”的转变(见图3)。图3 度假区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的整体思路(二)发展建议强核心。持续推动乐园一期扩建、二期项目启动,用好迪士尼这块金字招牌,打造度假区发展的强引流核心。持续推动乐园一期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迪士尼核心吸引力。2022 年迪士尼全球粉丝大会揭秘了全球迪士尼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未来新计划,上海迪士尼成为全球首个将奥斯卡获奖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变为现实的乐园。加快推动“疯狂动物城”项目以及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度假区的核心吸引力。积极策划具有中国元素的主题娱乐项目,并引入国外其他迪士尼乐园的娱乐活动项目,进一步提升度假区的活力。推进乐园二期项目前期

14、工作,打造多主题乐园强引力核心。尽管受疫情影响,目前乐园市场表现未达到二期项目启动的相关要求,但参考2021 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和2022 年国外迪士尼乐园快速复苏的市场表现,建议尽快启动乐园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度假区的引流核心。强产业。围绕“旅游+”产业,结合区域发展的特质,依托周边片区开发,逐步集聚影视传媒、信息科技、会展商贸、体育运动、健康养生、教育培训等关联产业,构筑大文旅产业生态圈,全面提升度假区产业能级。发展影视传媒,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影视合作交流,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周”等高能级国际影视峰会,打造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影音青年人才交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打造5G 影视云中心,

15、建立云上制作标准,向行业输出。打造国际媒体网络中心,集聚国内外大型媒体网络机构或知名新媒体总部、分支机构及上下游企业。发展信息科技,依托良好的区域环境,集聚数字经济产业链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会展商贸,加强与迪士尼功能联动,打造国际文旅交流平台和国际展贸平台,集聚会展商贸、总部办公、文化旅游等产业功能。发展体育运动,举办电子竞技赛事职业培训及赛事,集聚电子竞技组织、电子竞技论坛峰会、大众体验、电子竞技传媒等相关功能。打造多功能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集合体育赛事和其他各类活动,融合体育、文化、教育、商业、旅游、办公等多种功能业态。强功能。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推动高品质功能复合、融合渗透,加快高品质公共服

16、务配套完善和人口导入,打造全天候全时段活力城区。打造高品质商办,为“大旅游”产业导入提供办公空间,提升区域的商务办公功能。打造绿色生态的国际化社区,营造国际、开放的邻里公共空间,打造绿水环绕的生态社区,配套高品质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等,完善城市功能,形成活力城区。打造绿色生态公共空间,依托外环绿地、河道等资源,完善城市公园、生态绿地、植物园等景观,为居民、办公人群等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对内对外交通网络,加快推动机场联络线、浦东东站、轨道交通21 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用,进一步畅通度假区对外交通联系;优化完善内部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创造以步行、自行车为导向的交通系统。四、结束语“到2035 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总定位,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度假区作为全市文旅发展的标杆区域,其未来发展定位和节奏要匹配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建议度假区用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