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48529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风治法中的通腑理论研究* 王 强 蒋雪峰 杨芳华 胡业建 范慧婕 张 为 傅应昌 赖逸贵(1.阳江市人民医院中医脑病科,广东 阳江 529500;2.阳江市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广东 阳江 529500)临床研究发现,中风急性期胃肠蠕动受到了抑制,肠内容物积留过久,肠源性内毒素进一步加剧了脑血液循环障碍。通腑能排除积于肠中的代谢废物,改善血液循环,对恢复大脑功能有积极意义。因此,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腑法治疗急性中风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排除毒素、清除肠道有害物质、减轻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所产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使神志异常等症状好转,增加胃肠活动、降低机体应激状态、调整自主神经功能

2、紊乱、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1。肠道和大脑之间受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水平等途径的双向信号调节,这些途径在肠道菌群的影响下共同构成了“肠道菌群-肠-脑”(Microbiota gut brain,MGB)轴2。通过MGB轴的双向信号传导,来自大脑的信号可影响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反之,肠道内的信号也可影响大脑的功能。肠道菌群通过MGB轴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情绪性便秘等。然而,中风患者中的便秘这一症状在中国古代并未作为主要症状受到重视,自王永炎院士提出化痰通腑这一治法后,通腑法才逐渐受到

3、重视,而“化痰”只是通腑法中的一种。作者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观察,总结出通腑化痰法、通腑开窍法、通腑活血法、通腑息风法、通腑泄热法、通腑泻毒法、滋阴通腑法、补气化瘀通腑法、温阳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概括为通腑九法。1 中风病因病机源流研究黄帝内经没有明确提出中风这一病名,但中风的症状出现在“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瘠痱”“痱风”“喎斜”等疾病中,其致病以外邪为主。此外,还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的记载,这就奠定了后世医家关于“外风”“内风”之争的基础。张仲景对中风的认识以外风为主,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四类,在治疗方面以祛外风为主,但是“风引汤”中除了风药也用了大量

4、矿物质类重镇、息风、潜降药物,为后世“重镇潜降”疗法开了先河。隋唐时期的著作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继承了秦汉魏晋时期的理论,治疗中风以祛外风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中风的认识存在不足。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在继承前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有较多发明,使中医理论一时蔚为大观。他们对中风的认识也继承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等外风致病的观点,但是也提出了内因是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提出了外风、内风均致病的观点,既有“贼风袭虚,伤之者也”,也有“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将中风分为中血脉、中腑

5、、中脏三型,病情逐渐加重3。然而,李东垣在病因病机方面虽然认识到内因致病和内虚邪袭致病两种情况,在治疗方面却仍以祛外风为治疗大法,其方剂组成以风药为主,可见其当时对中风的认识仍模棱两可。此外,李东垣也提出了中风“便溺阻隔”用三化汤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仁丸导而通之,是较早在中风中使用通腑法的医家,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明朝张景岳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进行总结,认为风有真风、类风之别,凡风寒之中于外者,乃为风邪,是真风,上二书中记载之“风”均为外风。张景岳在“非风”一章首先正名,将卒倒这一疾病命名为“非风”,认为主要由内伤积损颓败而致,并非外感风寒所致4。清朝王清任反对灵枢素问伤寒杂病论外风论,对刘完素

6、的火热论、李东垣的正虚感邪论、朱丹溪的痰热论也提出异议,在此基础上倡导“元气亏损”论,从气虚血瘀着眼,自创补阳还五汤进一步完善了中风的治疗方法5。张山雷的中风斠诠对清末名医傅松元的内风致病理论进行继承和发扬,认为中风是内风致病,无关外风,属肝风内动、肝阳暴亢所致,治疗方面力主以“潜降”为大法6。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治法方面有所创新。但将中风病因全归于一种,治法统为潜降也有失偏颇。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张山雷进行赞赏,对中风的病因进行分析,其观点与张山雷不全相同,且有发展。张锡纯将中风分为内风和外风致病,其中内风相当于前贤所说的类中风,同时结合当时西医学观点,将西医学所论脑充

7、血、脑贫血纳入“类中风”范畴。此外,张锡纯不否认外风致病的情况,认为部分中风也是在正虚邪袭的情况下发病,外风是重要的致病因素7。至此,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发展至一个较为完善的阶段,对中风治法的总结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使外风致病、内风致病(类中风、脑充血、脑贫血)的治法更符合临床实际。2 通腑法源流研究2.1 腑气不通在古籍中是次要并发症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大量有关中风的记载,其中论述的“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瘠痱”“痱风”“喎斜”与中风之昏迷及后遗症期表现颇为吻合。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载了“中络”“中经”“中脏”“中腑”的区别,中风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肢体不遂,肢体麻

8、痹,肢体无力,构音困难,吞咽困难。至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记载了多种并发症,并对其进行了命名,如“风癔候”“风舌强不得语候”“风痱候”“风亸曳候”“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半身不遂”“偏风候”“风偏枯候”等,但病情的轻重不同8。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记载中风的症状包括口噤、不语、口眼歪斜、手足不遂、半身不遂、自汗、小便不利、遗尿、痰涎壅盛、身痛、昏冒等9。以上均为中风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但未提及便秘一症。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论述了中风伴大便干燥一证,提出了元气亏损致半身不遂,无气力使手足动,无气力使舌言,无气力催大便下行,大便在肠道日久所以干燥难行5。虽然未提供专方,但由于便秘是中风伴随症状,理所当然使

9、用补阳还五汤益气通便,临床使用也可以酌加通便药。由此,王清任实际提示了另一种通腑法,即益气通腑。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中风症状的研究主要在于肢体活动、语言功能、头部症状等,二便不通的症状属于次要症状,在文献记载方面也属于从属地位。2.2 通腑法源流中风“腑实证”最早可追溯至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载“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10。张仲景首次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四类,这种分类方法开创了外风论,也为后世治法打下了基础11。但是,仲景未明确说明“中腑”所中何腑,其治法、方药具体指什么。后世医家对中腑有两种观点。第一,

10、以喻嘉言的医门法律为代表,认为腑即是胃,因为“胃为六腑之总司,风入于胃中,胃热必盛,蒸其津液,结为痰涎,壅塞隧道”又说“胃之支脉上络于心,才有壅塞,即堵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第二,以清代沈明宗的金匮要略编注为代表,认为入腑即是入脑,“邪入于腑,堵塞胸间,神机不能出入鉴照,故不识人”12。现代认为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结合起来,总由胃热熏蒸,痰热蒙蔽神明,故不识人。由此可见,中医药对中风的认识,很早就有邪中于腑(胃、脑)的思想,但真正意义上的通腑治法提出得稍晚。“通腑”广义指通达六腑和奇恒之腑,狭义指泻下大肠实邪。金代刘完素首创三化汤(大黄、厚朴、枳实、羌活)通腑泄热、降浊升清,治疗中风伴

11、有“便溺之阻隔”,开通腑法治中风之先河13。同时代的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认为,手足不遂者,是中腑,病在腑应当先发汗,后行经。耳聋、目瞀、口偏是邪气中脏,病在里,治疗应当先通大便,然后行经,但张元素未明确提出通腑的方药14。李东垣提出了使用三化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仁丸治疗中风大小便不通。其后,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以三化汤为基础创滋润汤(当归、生地黄、枳壳、厚朴、槟榔、大黄、火麻仁、杏仁、羌活、红花)治疗中风伴大便闭结,小便赤涩9。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出中风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邪中较深,宜下之,用三化汤、麻仁丸9。自王永炎首创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以来,医界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的

12、研究逐步深入。王永炎认为中风后痰瘀互结,气机升降逆乱,神机失用,脏腑失调,气机更加壅滞,肠腑更加传导不畅,痰热壅滞,浊邪不降,腑气不通,加之患者制动,或屡用脱水之剂,遂导致肠燥便秘,从而形成腑实证15。3 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腑气不通在中风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风病急性期病机多为阳热亢盛,消烁津液,肠道燥结,导致腑气不通。故腑气不通既可作为脑病的一种诱发因子,又可作为一种病理状态,持续存在于脑病病程中。腑气不通,肠胃积热,可加重火升阳亢之势,煽动浊邪上逆,蒙蔽清窍,导致神昏加重;腑气不通,中焦气机受阻,气血输布不畅,使肢体功能恢复延缓;邪盛壅结,腑实不通,邪出无门可致惊厥、烦躁、气急等变症迭

13、出。通腑法属八法中之下法,为祛邪之要法。通腑法能通腑泻浊、釜底抽薪,使痰瘀速下,切断恶性病理循环,则诸症自除,转危为安,起到“一窍通而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之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釜底抽薪。通腑法可通过通降腑气,迫使体内痰、热等毒邪从大便而解,邪去则风自消火自灭。第二,引血下行。中风病卒发时“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中风后机体气机逆乱,腑气不通,导致气血痹阻络脉。通腑法通过行气活血,使气行血行,同时又能直导脑腑、胃肠瘀血下行之效,不仅可泻腑实、畅气机,且有利于瘀血的消散吸收。第三,推陈出新。腑实非攻下不能致新,通腑法借助通下之力祛瘀化痰、荡涤阳明、清热解毒,使

14、伏火、风痰随燥屎而去。第四,急下存阴。中风病急性期,体内痰火炽盛,火热生风,并耗伤真阴,若仅滋阴清热则无异于杯水车薪,采用通腑法以急下存阴,保存真阴以防阴竭于内、阳脱于外。第五,扶正通窍。“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正气不足,髓海不充,脑窍闭塞,神机不灵,六腑失用,此时使用益气、温阳扶正之法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正气足则邪自怯。目前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为阴阳气血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脑16。其中,王永炎又补充了毒邪致病的病因病机17。概括而言,病机包括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毒(瘀毒、热毒

15、、痰毒)七种。以上七种病机大体以实证为主,对虚证的认识仅有阴虚、气虚两种。然而,据作者临床观察,中风患者虚证者常见,其症状表现为,恶寒怕冷,四肢冰凉、下肢尤甚,肢体失用或言语不清或吞咽困难,尿频,便秘,舌淡白,苔白厚腻,脉沉,四诊合参呈现出一派阳虚证候。因此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作者常用温阳通腑法治疗中风伴腑气不通患者,结合当代医家经验将中风病通腑法总结为多种治法,包括通腑化痰法、通腑开窍法、通腑活血法、通腑息风法、通腑泄热法、通腑泻毒法、滋阴通腑法、补气化瘀通腑法,并提出补充温阳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总结为通腑九法。3.1 通腑化痰法此法适用于平素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失健运,痰湿不化,或素体肝

16、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湿内生,郁久化热,痰热夹风,横窜经络,甚则内闭清窍者。方用星蒌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芒硝、胆南星、桃仁、枳实、茯苓、陈皮、半夏、石菖蒲等18,19。3.2 通腑开窍法中风病急性期闭证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常伴烦躁不安、腹胀口臭、便秘、苔黄腻、脉弦等症可用此法。此乃痰火壅盛,闭阻清窍,心神被扰所致,证属阳闭腑实,当以辛凉开窍、苦寒泻下为法,以开窍醒神、急下存阴。方用安宫牛黄丸合涤痰汤及承气汤类方加减。属阴闭者常伴壅塞气粗、神昏不语、苔白、脉迟等症,此乃寒痰内盛,寒闭气机,蒙蔽神明所致。此证虽腑实不明显,但因通下可助上,仍用通法,法应开窍化痰、温通泻下。方用苏合香丸合温胆汤及承气汤类方加减。3.3 通腑活血法此法适用于血瘀兼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