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4409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抓手,有策略地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掌握物理知识,锻炼相关能力,提升物理学习效率。文章以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详细阐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Key: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应用策略:G427 :A :2097-1737(2023)03-0046-04引 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变“教学”为“引导

2、”,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问题教学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现,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法宝”。所谓的问题教学法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置相关问题情境,或引导学生自主发问,或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1。实践证明,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实施物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发挥自主性,亲身经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由此由浅入深地理解物理知识,顺其自然地锻炼物理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增强物理学习欲望,自觉学习物理。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灵活应用问题教学法。综观问题教学法内涵,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该方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

3、紧扣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策略地引导学生探究物理。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一)立足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物理学科的生活性,指明了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向。同时,建构主义者指出,知识源于生活,反映了生活,需要学习者体验生活,重新建构知识。所以,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探寻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发探究兴趣2。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现实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无处不在,且学生对这些摩擦现象建构了认知。立足于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可利用课件呈现生活现象:航空母舰的甲板、轮胎的花

4、纹、楼梯的防滑条等。结合这些内容,教师可提出问题:“观察这些事物,可以发现它们的接触面都很粗糙,这是为什么呢?”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迁移生活经验和物理经验,轻松答出“摩擦”。基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追问:“什么是摩擦?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有几种摩擦力?”此时,不少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主走进物理教材,探寻与摩擦力有关的内容。教师如此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发学生兴趣之余,还使学生走进了物理课堂,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发展。(二)根据旧知,创设問题情境温故知新是重要的学习方式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有意义建构离不开学生的已有认知。在参与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建构了物理认知,为探究新知提供

5、了方便。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分析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把握新旧知识联系,以此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迁移旧知的机会,推动课堂教学发展。以“向心力”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先利用PPT动画模拟匀速圆周运动,同时显示各个点的速度、方向。圆周运动是学生已学的物理内容,在观看模拟动画时,学生会自主建构动画与圆周运动的联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师可立足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提出系列问题,如“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会发生变化吗?”“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是什么意思?”“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方向如何?”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有针对性地回忆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内容,对合力及合力方向建

6、构认知,为探寻向心力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师有效地应用旧知,不仅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初步探究新知。(三)依据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既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内容,又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之际,物理教师要端正态度,应用多样方式实施实验教学。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与实验现象互动,逐步建构物理认知。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微课呈现物理实验。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对称斜面,无摩擦,小球滚到等高;减小另一些面倾角,小球滚到等高,滚动距离更远立足于此,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用物理语言描述这一实验现象?”在问题的驱动下,

7、学生迁移物理认知,组建语言。此过程正是学生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后,教师可鼓励他们毛遂自荐,展现探究成果。同时,教师要评价探究成果,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接着,教师提问:“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怎样的规律?”在实验现象的支撑下,大部分学生能够联想到力和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由此,教师追问:“是否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牛顿第一定律有何意义?”实践证明,学生体验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二、提出物理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学生探究是问题教学的重头戏。提出问题是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要发挥教学机制,把握课堂教学时机,如课堂氛围沉闷时机

8、、学生深思时机等,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驱动学生逐步探究,推动课堂教学发展。(一)把握课堂沉闷时机,提出问题传统教学实践证明,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4。当物理课堂陷入沉闷枯燥状态时,教师可及时提问。此时,问题犹如抛进平静水面的石头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能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转变状态,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认真思考、探究问题。因此,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要把握课堂沉闷时机,提出问题。以“光的折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讲述光的折射定律。因为教师的课堂用语问题,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枯燥。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利

9、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其折射率。熟悉的生活事物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学生观察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之比和什么因素有关?”此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觉观察课件内容,迁移物理所学,对比发现入射角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和介质有关。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发现,并就此介绍折射率。在介绍的同时,教师可继续提问:“为什么光在进入不同的介质时,其直射率不一样?”如此教学不仅扭转了课堂教学的不良状态,增强了课堂活力,还使学生“摆脱”了教师的讲述,积极探究,有效理解所学。(二)把握学生深思时机,提出问题连续提问是追问的具体表现,是学生逐步探究物理的途径5。课程标准点明了教师的引导

10、作用。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部分教师虽然引导学生解决了问题。但是,在学生给出问题后,教师未能继续引导,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层。而追问可以使学生突破表层知识的限制,走到知识深处,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问题,依据其问题解决情况,连续提问,引导学生走向知识深处。以“电源和电流”教学为例,在讲解“电源”内容时,教师可展现课件,如图1所示。结合课件内容,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课件中的A和B分别是带有正、负电荷的导体球。A和B的周围存在电场。现在用一根导线(H)连接A和B,它们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考,迁移所学,分析不同

11、情况下的电场情况,认真探寻导体球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并就此作答。教师应用即时性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行为,并出示问题答案,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立足于此,教师可继续提问:“这两个导体球最终会达成怎样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再次思考,给出回答。为了使学生探究电源概念,教师可结合学生此次作答情况,追问:“假如在两个导体球之间装上P装置。P装置将经过H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确保A和B之间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如图2)。这时会有怎样的情况呢?”部分学生遇到问题,会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学生分析具体情况,透过物理现象了解电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探究所得,结合问题,详细介绍电源的

12、定义和作用,帮助学生了解电源。为了使学生增强认知,教师可追问:“从上述问题和电源的定义、作用可以看出,形成电流的条件有哪些?”此时,学生自觉回顾上述问题,继续剖析电源的相关内容,从而发现问题答案。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逐步探究、解决物理问题,由浅入深地建构物理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切实锻炼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为有效探究其他物理知识点做好了准备。(三)把握探究阻碍时机,提出问题课程标准介绍了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规律,要求教师有规律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逐步发展。层层深入建构认知,是学生物理学习规律的表现。同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遭遇思维障

13、碍,影响思维深入。提出层次性问题,可以使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获取解决问题的“法宝”。所以,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层次性问题,递进提问,使学生逐步探究。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在教学“机械能”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机械能在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的形式转化,使学生初步建构认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可呈现课件,如图3所示。根据课件内容,教师发问:“现有两个小球。左侧小球在真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右侧小球在黏性大的油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在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从h1降落到h2。请分析它们的能量转化情况。”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遇到思维障碍。对此,教师可提出层次性问题:“问题一:小球

14、在真空和油中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做的功是否相等?问题二: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一样吗?问题三:动能的变化情况一样吗?问题四:它们的重力势能各自转化了何种形式的能?”这些问题难度不同,契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发挥自主性,逐个解决问题,切实了解能量间的转化。如此提问,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思考机会,便于他们突破问题解决障碍,积极与物理内容“互动”,建构物理认知。同时,大部分学生也因积极思考,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物理学习水平。三、解决物理问题,获得探究结果探究结果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成果6。在应用问题教学法实施物理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物理问题,还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探究结

15、果,理解物理所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一)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之一。物理知识本身有一定难度。大部分高中生的物理认知水平不高,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很难自主解决问题。而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携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后依据问题难度,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例,在讲解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当讲到“运动的独立性”时,教师继续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在视觉作用下,学生能够了解实验现象:“用锤子敲击弹簧片,此时,小球1(被弹簧片夹住)和小球2(靠近弹簧片)会同时

16、释放。其中,小球1做自由落地运动,小球2沿着水平方向飞出。之后,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基于实验现象,教师可提出问题:“小球1和小球2做了不同的运动。那么,这两个运动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有哪些区别?”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时,部分学生遇到阻碍。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或描述自己遇到的自主探究障碍,或描述自己发现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建立的是异质小组,学生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能够提出不同看法。在讨论交流后,部分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态,了解了两种运动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选择小组中的低水平学生讲述问题答案,借此了解小组交流情况。实践证明,低水平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对问题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