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47483104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24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赏析题(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版:42首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汇总0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苇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3.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4.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开篇采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姑娘的爱慕之情。B. 该诗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

2、“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C. “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以钟鼓之声,表现结婚时的热闹场面。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男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D. 这首诗感情率真、淳朴、真挚、健康,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它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02蒹葭兼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兼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2.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 ”、“ ”。3.简要分析“兼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5.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萧瑟冷落的气氛,三、四句即点明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采用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是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索凄迷的意境。C. “白露为

4、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D. 这首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该诗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 0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赏析“八十始得归中”的“始”字。 3.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4.这首诗抒发了

5、老翁怎样的心情?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5.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从军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B.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C.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两句是细节描写,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后令人心酸。D. 这是一首第一人称的叙事诗。该诗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4.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

6、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4.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简要赏析画线句。 6.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起笔气势不凡。B. 诗人把登上碣石山,观望沧海所见到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壮阔、宏观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C.“秋风萧瑟,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