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480107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既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如此重要,那么有什么好的技巧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呢?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种技巧和方法。一、放下严师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沟通从“心灵”开始,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首先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 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观念,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保守教育方式; 让学生主动起来,积极起来,勇敢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更平易近人些,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吐露真言”和“表现自 我”,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特点,性格特 点,从

2、而因材施教。二、教师在课外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以外,老师与学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因此,你 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当学生跟你开个小小玩笑时,你不要认为这是对你至高无尚的尊严的 挑战。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在生活中和老师相处时,总是 自然、大方地和老师说话,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得体,你一定会觉得这学生还可以,不说 让人挺喜欢,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讨厌。那么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比如,我们在校园内外经常遇到学生对你说“老师好”,此时,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 一句开心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有一种

3、挺亲切的感觉。如果老师们真的放下了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那么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会贴得更近, 我们的情感会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我们与学生之间就不会有太深、太多的隔 膜,我们就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这对 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是大有好处的。三、教师在课内和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方法。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用好了这一阵地,对学生的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科知识的学习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认为教师 在教育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诚实在这里,指的是知识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人的

4、知识都有许多空白的领 域,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面对学生向我们询问知识时,“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这就是说,对学生的问题,如果自己的确不知道,必须明白地告诉学生,不能 不懂装懂或敷衍了事,即使是翻阅教参也最好马上完成;如果不能当场解答,必须告诉学生 待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给予解答,即使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也需如实地告诉学生。我认为 如此这般,不但不会暴露我们教师知识的缺失,反而会给学生留下教师严谨治学的印象,对 他们养成严谨的学风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身体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个 事情上,单调乏味

5、的学习常会让他们疲惫不堪,不要说聚中精力,就是应付也没有心思,更 不必说那些爱打磕睡的孩子了。此时,如果我们教师采用批评、罚站、罚作业等方法来让学 生听你的课,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甚至会让学生对你乃至对该科产生厌恶的心理,若出现 了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是失败的。大家不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所 以,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艺术地设计课堂提问的方法。教师课堂教学提问一要注意“问什么”,即要精心设计将要提问的问题;二要注意“问 谁”,即要考虑所提问题的对象;三要注意“怎么问”,即要讲究提问的方法与技术。如此,方可增强教学提问的艺术性,使之更加富有成效。

6、教师课堂语言应严谨而风趣无论哪一科,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的语言都应该严谨、严肃而又认真,但是,我们也 不能因为这个而束缚了我们教师风趣而幽默的语言,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死板,毫无 生机,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程式化、机械化,我们自已也就成了照本宣课的机器人了。为此, 我们在授课时,除了严谨、严肃、认真之外,应当恰当地运用我们自己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来 调节课堂气氛。不过,要根据实际情形驾驭课堂节奏,做到既不影响课堂纪律,又不影响教 学进度,还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行 “课堂倾听”的沟通艺术倾听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功能很多的沟通艺术!然而在“师道尊严” 作为一种主流文化统治课堂的传统教学

7、中,教师忽略了倾听的教育价值。教师课堂倾听的弱 化,从本质上说便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生命的“缺席”,学生的声音被不同程度地漏听、 遗忘或拒斥,这很不利于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更谈不上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 的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通过话语,同时也通过表情、身姿、动作表达自己的欲望、 需求、情感和思想,教师应根据这些“倾诉”,适时的改变授课方式,增进与学生的互动沟 通。四、主抓“两头”的沟通方法。学生素质,性格和成绩是各种各样的,差别很大。所以,沟通时,要讲究策略。主抓两 头的沟通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性,对其使用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具体点说,就 是根据观察,按学生的沟通难易在心

8、底里把学生分为:擅沟通,普通,不擅沟通;对擅沟通 的,可以将其当成学生中的“龙头”,让他们成为师生沟通的中介和助手(比如有些课堂游 戏可以先和他们约好,让他们在做游戏时主动配合等),通过他们达到与其它学生加深沟通 的效果;而对于“不擅沟通”的学生,也要特别重视,要多花点时间,了解他们内向、自卑、 成绩差、不爱交流的原因,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的道理,通过“龙头学生”或他们亲 密的同学,迂回的亲近他们,鼓励他们,热爱他们。抓好了学生中的“龙头”,并克服沟通中的“难点”,你离一个擅于沟通的优秀教师就 不远了。五、争取课堂上的沟通时间,避免课余花太多的时间做沟通。教师课堂上讲课要精讲,每堂课讲授的

9、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一节课的50%,留给学生当 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其他的游戏、沟通、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样讲授的时 间不会太长,学生不会听着累、烦(特别是自学能力好的学生),而且节约下很多双向互动 的师生、生生沟通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做作业或学生分组讨论的时间,辅导一些接受能 力差的学生。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和感情。有些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很长,课余又用太多时间与学生沟通,这既占用了学生的太多 课余时间,又占用了教师自身太多的生活时间,搞得学生和自己都很疲惫,反而影响了教学 质量,这也是不可取的。学生除了学校生活,他们还要有其他生活空间;教师也是人,也要 有其他生

10、活空间的。六、灵活安排课堂上授课和沟通的时间比例。应该改变以前单调的1课时or 2课时讲1课(节)的课堂时间安排方式,让课堂授课 和沟通的时间比例灵活些,这样才有利于在课堂上组织更长时间的训练游戏沟通时间。举个 例子,比如教师可以计划一周(假设20课时)教10课,那么他不必总是2课时讲1课,而 是灵活安排,有时1课时讲1课,有时2课时讲1课,有时3课时讲1课有些课堂他就不讲 课,只玩游戏和训练。这样时紧时松,时而严肃,时而嬉戏,学生不会觉得单调无趣。七、利用网络、电教设施等与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网络媒体超常的信息组织与递送能力,使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 握的知识;现在的教师,不应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作为学习和生活的导航者,也 作为网络海洋中知识的导航者。随着网络和电教设施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 下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方式的尝试。教师可以和学生约好,在QQ上与单个学生进行网 上聊天,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和学生对一些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教师可以约好全 班学生在一个聊天室里集体讨论问题.总之合理利用网络、电教设施,可以与学生进行传统方式无法做到的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