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476993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院 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目录1.摘要22.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32.1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消费活动上的比较3网络消费的个性化特性3网络消费的技术限定特性4网络消费的准公共品特性4网络的消费与生产互补特性52.2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生产活动上的比较网络经济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生产与交易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较 ,在生产活动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5生产中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5生产中供求双方的规模经济特性5生产中分工与交易的并优特性6生产的直接特性62.3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风险特性上的比较63.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74.参考文献8网络经济

2、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1. 摘要 网络经济是衍生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随着我国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扩大,网络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做出了对比,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了网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经济发展对于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寻求到既促进网络经济发展,又更为有效地使传统经济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的结合点。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传统经济 特点 优势 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信息与网络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与

3、知识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形态,是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各种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正日益改变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经济现象需要予以解释。2.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的这些内涵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要正确把握网络经济的内在规律 ,就必须对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各自特点作出比较分析。2.1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消费活动上的比较在传统经济中,消费主要由个人的收入水平及商品的价格决定, 消费者是从自身获得最大的效用出发,理性地购买企业生产的各种商品与服务。但在网

4、络经济中,基于网络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消费活动具有一些新的特性。2.1.1 网络消费的个性化特性在传统经济中 ,市场是以供给为中心 ,消费者主权很容易受漠视 ,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 ,使生产者能处于有利地位。而在网络经济中 ,由于信息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信息中介的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和非常发达 ,信息的搜寻成本大大降低 , 因而在网络信息中介的作用下 ,消费者可以迅速得到能真正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 ,并在获得消费者许可的情况下向生产者出售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而使消费者获益。同时在网络上 ,各种产品并不都是收费的 ,一些免费软件、 共享软件和试用软件可以长期无偿提

5、供给消费者使用 ,这种所谓的体验消费模式 ,都说明了网络经济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经济才真正体现了消费者主权至上的理念。2.1.2 网络消费的技术限定特性网络经济是高技术高知识活动的经济 ,这使网络消费表现出一种技术属性 ,即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的消费者才能进行这种消费活动 ,而将一部分非技术占有的消费者排除在这种经济活动之外。 传统经济中市场的力量可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但网络经济中除了市场因素外 ,所谓的“数字鸿沟” 问题也会影响消费 ,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技术与知识 ,就无法实现网络消费。2.1.3 网络消费的准公共品特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公共物品具

6、有两个特点: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 二是消费的非对抗性。在网络经济中 ,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是人人都可以消费的 ,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新增加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并不影响整个网上的消费活动。也就是说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但与传统经济不同的是 ,这具有 “公共品” 特性的产品并非由政府提供 ,而是由市场提供。另一方面 ,由于技术与规模的原因 ,目前的网络消费活动还须支付一定的成本 ,如上网费等。因而网络消费具有一种 “准公共品” 的特性。2.1.4 网络的消费与生产互补特性在传统经济中 ,生产与消费是矛盾的 ,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往往由于一些原因而不能被消费者接受 ,形成积压、 库存 ,这种矛

7、盾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时 ,还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危机。而在网络经济时代 ,生产与消费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网络消费是一种间接消费 , 人们进行网络消费时 , 不是消耗网络与信息本身 ,网络与信息本身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 ,而是利用网络消费中所掌握的信息作为进一步生产的条件 ,更好地生产出人们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这种消费与生产的互补统一 ,有别于传统经济中的生产与消费的独立性假设。2.2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生产活动上的比较网络经济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生产与交易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较 ,在生产活动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2.1 生产中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传统经济理论认为 ,随着人们

8、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单位商品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会逐渐下降 ,也就是人们对某种商品占有越多 ,其边际效用就越小。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在网络经济中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正好与之相对的边际效用递增规律。2.2.2 生产中供求双方的规模经济特性传统经济理论认为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2.2.3 生产中分工与交易的并优特性传统经济理论认为 ,社会分工可以进一步加强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以提高经济效率。但同时 ,这种分工的细化使市场的交易范围扩大 , 交易成本增加 ,这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效率的提高。在网络经济中 ,

9、电子商务的产生可以有效地扩展交易的时间与空间 ,电子商务市场的建立可以减少生产的采购成本 ,缩短企业运营周期 ,降低企业销售成本 ,并为客户进行有效的定位服务。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分工愈来愈细的情况下 ,网络的存在使信息的获取、 检索和分享更加便利 ,管理效率不断提高。2.2.4 生产的直接特性传统经济中的生产基于自身的市场结构,是一种迂回的生产。2.3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风险特性上的比较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活动形态 ,与传统经济相比较 ,它是一种更高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式。但在这种新的经济活动形态中又孕育着新的风险 ,这些风险的内涵与传统经济中的风险有很大的不同。金融风险的全球性。产业风

10、险的泡沫性。技术风险的复杂性。信息风险的隐蔽性。3.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 传统经济是网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的扶持。在网络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传统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等法则仍适用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传统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互联网使得各种有效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和获取,降低了传统经济形态中的交易成本,这就使得过去因经营成本过高或达不到规模效益的企业开始盈利,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会延长部分产业的成长周期。 在传统经济中,如果供给与需求脱节则会造成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而网络经济也

11、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特质。过度投资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虽然在网络经济中,过度投资不会像在传统经济中一样造成引发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的危机,但是因为存在资本的作用,也会引起产生泡沫,造成不良的经济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经济其实是传统经济的一种衍生形态,网络经济不能脱离传统经济而独立发展。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被接受和被认可的过程,新技术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尽管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品,但是仍然是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出现的,因此,它也需要一个被接受和广泛使用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阶段。但是双方融合成为一

12、体经济还需要较长时间,期间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加快网络技术推广。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创造条件让那些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们及时掌握先进技术,然后,根据本行业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实现创新融合。换个方面来说,对于从事网络技术研发的人们来说,也应该了解传统行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研发出更具有实操性的网络软件,加快技术的融合。 加快观念的更新。网络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生产方式上也是要有大的变化,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旦人们接受了网络技术,那么势必要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加快观念的更新,从观念上改变原有的一种生产生活态度,逐渐接受新的技术理念。4. 参考文献1 班然。(2011.12),网络营销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论析,商业前沿。2 桂素彦。(2010),网络营销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变化浅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第1期。3 顾幼谨,薛慧。(2009),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理论研讨,第26期。4 宋晓丹。(2010.4),浅谈网络经济中的消费动机及其心理.经济论坛,第28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