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76909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塘江大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钱塘江大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钱塘江大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钱塘江大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钱塘江大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塘江大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塘江大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钱塘江大桥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第一座双戻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 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目录地理位置建筑信息主要事件旅游信息历史价值誉为桥坚强”其他相关地理位置建筑信息主要事件旅游信息历史价值誉为桥坚强”其他相关展开编辑本段地理位置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附近,横跨钱塘江,北岸在杭州二龙山东麓,南岸在滨江区浦沿街道 联庄村上沙埠,是由

2、我国自行设计和监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 铁路两用特大桥。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 梁桥,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 编辑本段建筑信息结构桥长1453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上层公路桥, 宽六点一米,两侧人行道各一点五米。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日军铁蹄踏上北岸桥头, 国民党军队下令炸毁,直至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钱塘江大桥(11张)时间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为了完成建桥重任, 茅以升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只身来到杭州。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不但切实可 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终于被当局采纳。1934

3、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 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地区, 并对华北乃至整个中国虎视眈眈,妄图亡我中华。茅以升尽管不是政治家,但他热爱 祖国,对时局的忧患使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钱塘江大桥的建成不但极大地方便了钱 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与六和塔一起构成了 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线宏伟壮丽的景观。意义钱塘江大桥该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成功。 打破了外国人认为此处不可能建桥的预言。为 中国人民长了志气。如今第二座公路、 铁路平行的钱塘江大桥建成并通车。成为浙赣、沪杭铁路复线的

4、枢纽。双虹飞彩,宏伟壮观。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 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 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 里程碑。编辑本段主要事件两次炸桥为阻拦日军炸毁大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有一种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正视的预 感,作出了惊醒世人的重大决定一一他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方形的大洞。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1937 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终于爆发,整个9月、10月,淞沪抗战异常激烈。战争的硝 烟

5、已经弥漫到杭州上空,钱塘江大桥的施工也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9月26日,钱塘江大桥的下层单线铁路桥率先通车。茅以升期盼着上海能够阻挡住日军进攻的脚步, 然而,持续了 3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杭州也危在旦夕。筋疲力尽的茅 以升已经明显地感到他已无力把握这座大桥的命运。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毁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在南2号桥墩留下的长方型大洞,其实就是预防这一时刻的来临。当晚,茅以升以一个桥梁工程学家严谨、精准的态度, 将钱塘江大桥所有的致命点一一标示出来。整个通宵,100多根引线,从各个引爆点全部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怀着亲手掐死亲生婴儿一样的痛楚,茅以升一直

6、陪伴着 历经艰险建造起来的大桥,直到亲眼看到最后一根引线接好。这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难 忘、最难受、最难捱的一天,在事后来对家人的回忆诉说中,那种痛苦,那种无奈, 真使他欲哭无泪。11月17日,是茅以升多么渴望却又没敢指望的大桥全面通车的第 一天,当第一辆汽车从大桥上驶过,两岸数十万群众使劲鼓掌,掌声经久不息。茅以 升后来回忆说:“所有这天过桥的十多万人,以及此后每天过桥的人,人人都要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也同样在炸药上风驰电掣而过。开桥的第一天,桥里就先有了炸药, 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了!”1937年12月23日下午1点,茅以升终于接到命令:炸桥。下午 5点,日军的 先头部队已隐约

7、可见,人群被强行拦阻,所有的引线都点燃了。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两 座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总长1453米、历经925个日日夜夜、耗资160万美元的钱塘江大桥,最终在通车的第89天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日军士兵友永河夫在硝烟弥漫中,拍下了炸毁后的 钱塘江大桥。几十年后,友永河夫来到 北 京,带着对战争的忏悔,将他拍摄的这张照片亲手交到了茅以升的手中。大桥炸毁的 这一天晚上,透过苍茫暮色,茅以升先生凝视着由他一手炸毁的大桥残影,看着江北 岸愈来愈亮的火光,茅以升满腔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 8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他的愿望直到1946年才得以实现。抗战胜利之后,钱塘江大桥被修

8、复,成为浙赣线 上的关键性工程之一。国民党当局妄图炸毁钱塘江大桥1949年5月杭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妄图炸毁钱塘江大桥,以图阻止解放军南下。在杭州地下党和铁路工人的努力下,偷偷将炸药量大幅削减,而且关键位置的 炸药引信被切断。最终国民党工兵实施炸桥时,只破坏了大桥南侧引桥附近的一段铁 轨,在大桥桥面上炸出一个洞,大桥主体没有受到太大破坏。此时解放军第21军63师已迫近大桥,国民党工兵无法实施进一步破坏,大桥最终比较完整的回到人民手中。英雄事迹1966年10月10日凌晨2点43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764次旅客列车风驰电掣 向钱塘江大桥驶来。在大桥南岸执勤的蔡永祥借着列车灯光,突然发现距桥头 4

9、0多 米的铁轨道上,横放着一根大木头! 20米、10米、5米在危及旅客生命和大桥安 全的千钧一发之际,蔡永祥置生死于度外,迎着列车飞奔而上,奋力抱起大木列车脱险了,旅客的生命安全了,年仅 18岁的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蔡永祥牺 牲后,被南京军区荣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在大桥 北岸建立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以示纪念。编辑本段旅游信息主要风景钱塘江大桥如今,杭州段的钱塘江上耸立着十座大桥,钱江二桥、钱江三桥、钱江四桥。唯独钱塘江大桥桥名不改,巍然屹立在月轮山前。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为安全起见, 钱塘江大桥已经不再作为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仅仅承担一些次要任务。最主要的铁

10、路交通功能由钱江二桥承担。作为国家特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现仍由武警守卫,普 通游客可到大桥上层(即公路桥部分)桥面游览,但下层即铁路桥部分仍不允许随意进入。2006年0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 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名单。茅以升铜像茅以升铜像大桥北堍,竖起了茅以升的全身铜像,人们永远怀念这位中国杰出的桥梁专家、深沉 的爱国主义者,人们也不会忘记钱塘江大桥的这一段惨痛的传奇历史。茅以升炸桥前曾赋诗一首:徒地风云突变色挥泪炸桥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此诗流露出茅以升被迫炸桥的无奈,以及今后复建的决心,诗中第三句五行缺火 真来火很多人都不明白究竟,把钱塘江桥联系起来,

11、你就能看出这第三句的韵味来, 此诗奇就奇在第三句.钱塘江潮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 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 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 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 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交通信息从上海出发还可以乘坐长途汽车,长途汽车站有买到衢州或者开化的车票,然后 在衢州或者开化再转车到钱江源(注:现在衢州车站有直接到钱江源的旅游车)。另 外,如果自

12、驾车的话,行车路线有两条:1, 上海出发走8高速公路一直开到浙江常 山转入205国道一直可以开到钱江源森林公园门口: 2,上海出发走320国道一直开 到浙江常山转入205国道一直可以开到钱江源森林公园门口。起点:杭州站终点:钱塘江大桥详细行车指引:1向东北出发走200米并右转到 西湖大道2沿西湖大道走07公里并左转3走100米并直行到中河路高架4沿中河路 高架走47公里并右转到闻涛路5沿闻涛路走24公里并左转6走1公里并右转到江南大道7沿江南大道走15公里到达目的地。总路程约1037公里编辑本段历史价值2006年0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名单。钱塘江大

13、桥于1934年8月8日动工,历三年零一个月时间,建成我国第一 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历经坎坷。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 铁路两用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站在并不宽 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 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 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它也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而这座大桥经历的一段传奇,却是最令人难忘的。上世纪30年代,正在兴建中的浙赣铁路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 一座大桥。1934年,时任钱塘江大桥桥工处

14、处长的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这第一座 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钢铁大桥工程。之前,在中国的大川大河上,虽已有一些大桥,但都是外国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 是德国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哈尔 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可以想象,茅以升担负着一项前所未有的重任,他要 用自己的智慧来证明中国人有能力建造现代化大桥。编辑本段誉为“桥坚强”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 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 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网友发帖 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 过,这是什么道理?设计时速20公里,如今跑

15、到百公里钱塘江大桥连接 西湖风景区和钱江南岸,是一座双向车道双层钢桥。沿着人行道走一走,就能看出大桥已经上了岁数,桥墩上和护栏底部,弹痕随处 可见它被大规模炸过三次。现在钱塘江大桥日通行 汽车超过一万辆,火车超过150 辆。“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 公路面15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研究钱塘江大桥 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工作人员钟光明说,“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 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 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 桥上跑,的确是非常神奇。”钟光明说,放到今天的标准来看,钱塘江大桥不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载。 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炸药放不对位置就炸不掉的桥”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钱塘江大桥车间 30多名养护工负责养护大桥。20年来天 天与桥为伴的车间主任何光明说,现在的养护主要是针对铁路的枕木,大桥的结构一直保持得很好,钢梁也是15-20年才做一次重新漆装也就是涂刷一层漆。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2000年的维修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仅仅是 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我说一件事,你就能知道这座桥有多牢固。这是一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