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475741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尤溪县埔头小学 严家财教学背景:学科:科学;面向学生:小学生 ;课前准备:每组一个马铃薯、一个大烧杯、酒精灯、勺子、水、50克食盐、一根搅拌棒。教材分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七课。本单元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在认知发生矛盾冲突及产生问题时引导和驱动的。本课内容是继“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从这三个活动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使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推测实验发现记录”的科学探究过程。这

2、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是很有帮助的。本节课中,从学生认知发展冲突及产生问题时引导和驱动教学过程,并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这对培养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和正确思维活动有积极意义。而且有了一些实验的相关知识,但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还不了解,仪器的有序摆放尚未形成习惯。故在实验时要重点引导。教法: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心所向往的探究活动,融入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特征即兴发挥。学法: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运用实验验证法、归纳总结法、记录观察结果掌握相关

3、知识。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证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引出课题1.(出示一个马铃薯,一杯200毫升的清水,一杯200毫升的浓盐水)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学生答)2.看

4、到这些物品你想知道什么?(生:马铃薯放到这两杯液体中是沉还是浮)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二)、验证猜想,探究新知1.老师现在就把这个马铃薯分别放入这两杯液体中,验证一下它是沉还是浮。(师实验,生观察)2.我们刚刚看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是沉,在另一个杯中浮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怎样解释其中的原因?(学生回答:可能液体不同)3.推测引起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是液体不一样。那么我们观察这两个水杯中液体区别大吗?(学生答:不大)4.看起来这两个杯中的液体体积相同而且都是无色透明的,你能想个办法证明这两个杯中的液体真的不一样吗?(学生回答:用嘴尝、用鼻子闻一闻

5、、用加热的方法学生设计验证方案)。提示学生对不知名的液体千万不能用嘴尝的方法。5.师小结:最科学的验证方法是将液滴进行加热。实验16.分组做液滴加热实验(1)师先讲解实验步骤:用两支滴管分别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液体,滴在勺子上。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勺子进行加热。待液体快要完全蒸发时直接盖上杯盖熄灭酒精灯(注:不能用嘴吹)。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并做好记录。液体编号加热后的结果估计是何种液体12(2)师演示如何加热,强调如何熄灭酒精灯。(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4)、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两个铁片留下的痕迹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不一样)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溶解了

6、其他物质)你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什么液体?(猜一猜:盐水,糖水、味精水)(5)你能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吗?实验27.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小组讨论应怎样做这个实验,你需要什么实验器材。(2)根据学生回答,师讲解实验步骤:取100毫升水倒入烧杯中;往烧杯中每次加入一平勺食盐(不要一下子把全部食盐都倒入杯中);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不要用力过大,避免液体溢出杯外 );等到液面平静时,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填写记录表;反复加食盐,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实验时随时记录现象,实验完毕清理实验器材。食盐的量水的量沉浮情况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我的发现在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食盐能使马铃薯浮起来(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学生答)(5)师小结:液体中溶解了其它物质,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三)、拓展延伸【百度搜索】-死海视频http:/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沉 液体中没有溶解其它物质 浮 液体中溶解了其它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