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4755255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课练41(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 41一、选择题1(多选)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答案:BD解析: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由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和分子密集程度共同决定故选B、D.22019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绝热容器中盛有气体,假设把气体中分子速率很大的如大于v的分子全部取走,则短时间内气体的温度会下降,此后气体中不再存在速率大于v的分子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内能也一定大C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

2、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E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任何自然的过程中,一个孤立的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答案:CDE解析:把速率大的分子取走,则短时间内气体分子的温度会下降,此后气体分子由于碰撞等原因,仍然会出现速率大的分子,故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密集程度有关,故C正确;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某一值时,分子力

3、表现为引力,则距离继续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自然的过程中,一个孤立的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故E正确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气体等体积变化的规律A、B管下端由软管相连,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烧瓶中封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A、B两管中水银面一样高,那么为了保持瓶中气体体积不变()A将烧瓶浸入热水中时,应将A管向上移动B将烧瓶浸入热水中时,应将A管向下移动C将烧瓶浸入冰水中时,应将A管向上移动D将烧瓶浸入冰水中时,应将A管向下移动答案:AD解析:由C(常量)可知,在气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

4、高,气体压强增大,右管A水银面要比左管B水银面高,故选项A正确;同理可知选项D正确42019湖北宜昌一中适应性训练(多选)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大小是0.8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波长是14 cmB这列波的周期是0.15 sC这列波一定沿x轴负方向传播D从t0时刻开始,x5 cm处的质点经0.1 s振动到波峰E每经过0.15 s介质中的质点就沿x轴移动12 cm答案:BCD解析:从图可知波长12 cm,则波的周期为T s0.15 s,故A错误,B正确;由于t0.2 sT,0.2 s内

5、波传播距离为xvtTv,由图可知,波由实线到虚线传播距离向右平移了12 cm4 cm8 cm,向左平移了4 cm0 cm4 cm,故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C正确;根据平移法可知x13 cm处的波峰经过t s0.1 s传播到x5 cm处,故D正确;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故E错误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一束横截面半径略小于R的平行自然光正对着偏振片P照射后射到屏上,现以光的传播方向OO为轴将偏振片P旋转90,则在偏振片P旋转的过程中()A屏上出现圆形亮斑,亮度不变B屏上出现圆形亮斑,亮度变暗C屏上出现随偏振片P旋转的亮条纹,且亮度

6、不变D屏上出现随偏振片P旋转的亮条纹,亮度变暗答案:A解析:圆柱状光束通过偏振片后,屏幕上出现圆形亮斑,偏振片是让特定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去,只是相对光源的亮度减弱,故屏幕上依然出现圆形亮斑,C、D错误;自然光包含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故转动偏振片,透振方向虽然改变,但屏上依然是圆形亮斑,且亮度不变,A正确,B错误6.2019福建漳州质检(多选)如图,两个频率相同、振幅均为A的相干波源在水面上传播产生的干涉现象,其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t0时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波源频率不同,也能产生类似的

7、稳定的干涉现象B质点P和质点M在图示时刻的高度差为2AC质点Q、M是振动加强点,再过半个周期,质点P、N也成为振动加强点D质点M振动一个周期,其路程为8AE若质点M振动的频率为2.5 Hz,则从图示时刻起经1.7 s后质点M的运动方向竖直向下答案:BDE解析:如果两个波源频率不同,不能产生类似的稳定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在图示时刻,质点M是波峰与波峰叠加,是振动加强点,振动加强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单独传播时振幅的和,质点P是波谷与波峰叠加,是振动减弱点,位移为0,故质点P和质点M在图示时刻的高度差为2A,故B正确;两列波干涉时,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振动始终加强,波峰与波谷相遇处振

8、动始终减弱,质点Q、M是振动加强点,质点P、N是振动减弱点,再过半个周期,质点P、N还是振动减弱点,故C错误;质点M是振动加强点,振动加强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单独传播时振幅的和,所以质点M振动一个周期,其路程为8A,故D正确;若质点M振动的频率为2.5 Hz,周期为T0.4 s,由于1.7 s1.6 s0.1 s4TT,则从图示时刻起经1.7 s后质点M的运动方向竖直向下,故E正确7.2019山东济宁模拟(多选)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

9、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B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在该玻璃体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D在该玻璃体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E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用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答案:BDE解析:B光的偏折程度比A光大,则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说明B光的频率较大,由cf知,A光的波长较长,所以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正确,A错误;根据v和临界角公式sinC得,A光的折射率较小,所以在该玻璃体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10、故D正确,C错误;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知,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正确8如图所示装置是根据光的薄膜干涉原理检测被检平面是否平直,结果得到如图2所示的干涉图样(图2是图1的俯视图),据此可以判断平面有缺陷处的缺陷类别是()A凸起 B凹下C凹凸不平 D无法确定缺陷类别答案:B解析:薄膜干涉中,同一明(或暗)条纹应出现在膜的厚度相同处,由图知有两条条纹向劈尖方向(膜厚度应该减小的方向)弯曲,说明该条纹弯曲处有凹陷,即B对二、非选择题92019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测试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一块两面不平

11、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以下是几个主要操作步骤:a在平木板上固定白纸,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b用笔沿玻璃砖的边缘画界面AA和BB(如图甲所示);c在AA上方竖直插针P1、P2;d在BB下方竖直插针P3、P4,使P1、P2、P3、P4在一条直线上如图甲(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填步骤的字母代号)(2)改正了错误操作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作图后,该同学作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P1、P2垂直于AA,测量出了、的角度,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答案:(1)b、d(2)解析:(1)由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可知,不能用玻璃砖的光学面边界代替直尺,可知b步骤错误;P3、P4所在直线与P1、P

12、2所在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步骤错误(2)n.102019北京东城区普通校联考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的距离L160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2700 mm,单缝宽d10.10 mm,双缝间距d20.25 mm.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的读数,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的刻度(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

13、1_ 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 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x_ mm.(2)计算波长的公式_,求得的波长值是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2.1907.8681.893(2)x676解析:(1)测量头读数:x12 mm19.00.01 mm2.190 mm,x27.5 mm36.80.01 mm7.868 mm,第1条到第4条共有三个间距,所以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1.893 mm.(2)双缝干涉时相邻亮条纹间距x,其中L是双缝到屏的距离,d是双缝间距,对照已知条件可得x,可得波长,代入数据计算可得676 nm.11.2019山西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绝热汽缸竖直

14、放置,质量m5 kg、横截面积S50 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某处设有体积可忽略的卡环a、b,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b上,缸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温度为300 K现通过内部电热丝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至活塞恰好离开a、b.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 Pa,g取10 m/s2.(1)求汽缸内气体的温度;(2)继续加热汽缸内的气体,使活塞缓慢上升H0.1 m(活塞未滑出汽缸),气体的内能的变化量为18 J,则此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答案:(1)330 K(2)吸热73 J解析:(1)气体的状态参量为T1300 K,p1p01.0

15、105 Pa.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得p2Sp0Smg,解得p21.1105 Pa,由查理定律得,解得T2330 K.(2)继续加热时,气体做等压变化,体积增大,则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则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p2SH55 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WQ,气体吸收的热量QUW73 J.12.2019广东汕头模拟如图所示,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BC边长度为L.一束垂直于AB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AP长度dL,光线在AC边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1)三棱镜的折射率;(2)光从P点射入到第二次射出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