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4750213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读书笔记8:李忠秋音频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读书笔记 8:李忠秋音频课 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 学习笔记一、学习目的结构化思维的应用,最核心的包括四个方面:思考、表达、解决问题和团队意识。本音频只解决最底层的“思考”与“表达”方面。?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高效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有这些认知偏见:说话不清楚是表达能力有问题, PPT 做不好是写作能力有问题,任务完不成是工作能力有问题,等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没有形成快速有效处理信息的思维方式,逻辑结构不清晰。我们的大脑一次性接收信息的量是有限的,它更偏爱有规律的信息。同样的内容,通过结构化思维, 有结构、 有规律地整理, 将大大提高你的思考效率,让复杂的问

2、题瞬间变得非常容易。?二、学习大纲1、什么是结构化思维2、怎样识别筛选信息3、怎样归纳整理信息4、怎样提炼信息结论5、怎样清晰表达信息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如何利用整理表达信息,变得尤为重要。课程从信息的识别、整理、提炼、表达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从而形成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完整信息流。三、学习内容1、什么是结构化思维(1) 概念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他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也就是化整为零。结构化思维,就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先看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方面,然后往下分下,从而实现从总体到局部的鸟瞰,不再拘泥于细节。?

3、本质是一种视角, 功能像眼镜, 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静态的模板。( 2)表现形式金字塔结构图金字塔结构图体现了结构化思维“纵横”两方面的立体化分析方式。从纵向看,顶端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下一层是支撑解决问题的不同方面,再下一层就是支持不同方面的原因(子理由),也可以继续往下拆解。除了纵向之外,横向上每一个层级的子理由也要符合结构化。实际就是通过归类分组方式将信息排序和穷尽。( 3)金字塔结构图的类型先总后分(正向金字塔) :顶层设计的是要解决的问题,下层是支撑解决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再下层是支撑层面的子理由,形成上小下大的金字塔结构。先分后总(倒向金字塔) :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可以做到像漏斗一样

4、的思考过程:最上面的一层是接收到的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经过归纳、提炼,进入到下面一层,最后沉淀下来,可以得到最底层的结论。? 总结:结构性思维就是一种能够归纳、 提炼信息的思维,能够把复杂的问题以树状图结构呈现出来,拆分成一个个可执行的任务的思维。? 2、怎样识别筛选信息? 运用金字塔结构图来识别信息, 不但可以帮你更准确的抓住事物的核心,还能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工作和生活中, 面对信息往往有两种情况, 可以采取两种应对方法:? (1)第一种:目标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 ?关键:关注信息和目标(或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找关键词? (2)第二种:没有目标,被动接受大量的复杂信息? 关键:识

5、别结论、理由、事实,并且三者中要有证明与被证明的逻辑关系。? 方法:? A 、结论即中心思想、观点、看法。寻找提示词(关键词)、关注信息的重要位置,以及直接追问的形式获取(比如问所以呢?) ;? B、结论是否有价值,要观察这个结论是否有理由支撑,要关注提示词: 原因是、 因为这个事实、 有下列原因、 鉴于、证据是、第一、第二、第三 .? C、事实即数据和不带感情色彩的事例。如果我们前面说的结论、理由可以是主观的,但事实必须是客观的,而非判断、猜测、推理。事实往往是数据,是不带感情色彩的,是与结论有逻辑关系的。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一,要有客观事实来支撑结论和理由;第二,事实和理由,理

6、由和结论之间要有证明和被证明的逻辑关系。? 3、怎样归纳整理信息? (1)与上一讲的关系? 上一讲说的通过纵向梳理的方法去识别信息中的核心要素,这一讲通过横向拆解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2)为什么? 原因:大脑接受信息有限, 大脑又有自动对相同特点的事件进行归纳和重组的能力,即分类中相近的事物更容易记忆。? (3) MECE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五种分类法? 核心:互相独立,完全穷尽? 作用: MECE 的好处不仅是对全部信息的归类整理,还在于, 对事物构成要素进行MECE 思考,激发没有想到的点子,拓展思路。? A 、二分法(非 A 即 B)例如:男女、已婚未婚、成年未成年B、

7、过程法(根据事情发展时间、流程、程序)过程法适用于在对项目进展和阶段汇报C、要素法(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可以从下到下,可以从内到外,整体到局部。例如:优秀员工的7 种品质、公司组织架构图。D 、公式法(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分类)考察对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用一个公式不重复,不遗漏。例如:销售额 =单价 x 数量E、矩阵法(四个象限,两次二分法)?( 4)特定场景的分类模型在大部分情况下,MECE 法则是一个通用的模型,在某些场合下我们还可以有更直接的模型使用,直接将变量放入模型。(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终其一生寻找了100 多个模型,不仅有助于他投资,更有助于他的人生

8、,可以从大师们已总结的模型中找到感悟)?比如,做销售时需要考虑的5个角度,人(人力) 、财(资金)、物(物资)、储(仓储、后备)、流(物流、消费流量) 。? 又如,在考虑市场战略的时候有一个常用的模型叫做 3C ,即公司( Company )、顾客( Customer)、竞争对手( Competition )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按照这三个要素进行战略归类的时候,就可以防止公司出现忽视用户需求、市场行情,自顾自去开发产品,导致血本无归的情形。再比如,在做市场营销决策的时候,有个4P 结构,是由产品( Product)、价格( Price)、渠道( Place)和营销( Promotion )四

9、个词的首字母构成的。制定决策的时候,将这四个要素考虑完备,就可以避免陷入“低价格一定有好营销”的误区。 ?4、怎样提炼信息结论(1)归纳法A 、概念?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特征。归纳法概括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由金字塔底部开始,把所有要素进行归类,由下向上的推演过程。?B 、要点 ?虽然归纳法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论证方式,但是,使用归纳概括结论时,一定要确保所罗列的要点是穷尽的。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不是正确的。?C、用MECE 法则穷尽要点找共性一共有两种方法,分别叫做描述性概括(找出事物属性的共同点)与行动性概括(找出事

10、件结果的共性,共同的结果)。一个好的结论,可能是两种找共性方法的结合。先找到事物本身的共性,再通过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给出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一个不好结论概括, 最糟糕的情况, 是只是罗列了细节,没有进行任何概括总结。还有一种可能是比较难分辨的:你没有将结论推演到金字塔顶,错误地将一个子结论误认为是真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概括得不彻底” 。避免这种情况,有一个诀窍。也很简单,就是多问一句“所以呢” 。(2)演绎法A 、概念 ?另一种提炼结论的方法,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演绎法,把思维的这个推演结构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通常大前提是事物的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物

11、,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用三段论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会死”来举例。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一定也会死。这其实就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就是将某一个事实与对应的某个规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所以,当尝试去说服别人的时候,使用演绎法提炼结论的方式会非常的适用。B、要点 ?大前提,通常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识,所以它推出的结果通常会让人感到特别可信。同时,小前提也不能马虎。为了让结论更有说服力,它最好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比如,你想跟领导去申请加薪或升职,就可以选择演绎的方法。大前提,你可以罗列出公司最高级岗位的一些要求;小前提,依据大前提的几个方面,去列

12、举自己符合了这个要求;我满足高级条件,可以胜任高级岗位。什么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前提呢?第一种,大前提是主观判断。第二种,在大前提当中,罗列特别冗长的信息。为了避免这两种争议,你可以这样做:首先,大前提要尽量引用普适的真理或者是客观事实,比如大家都认可的公理、定理或者是行业规律。其次,在罗列大前提要素的时候,尽量不要超过3项。?总结:从描述性概括里找属性,从行动性概括里找结果,联合属性与结果概括出结论。?5、怎样清晰表达信息 ?在前三节识别信息、 分类整理信息和概括总结信息的基础上,本节讲高效清晰的表达信息。 ? (1)常见误区 ?信息没有表达清楚原因是什么?开头没结论, 细节之间没有分类, 话与

13、话之前没有联系。( 2)清晰表达四原则想要做到让人听懂,是有套路的,简称为 “论、证、类、比” 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论。也就是结论先行。 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最好能够出现在开头,这叫结论先行。第二个原则,证。也就是以上统下。说的是,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必须是它下一个层次要点的总结概括,直到最后一个层级的内容是客观事实或数据为止。第三个原则叫类,也就是归类分组。 就是每一组要点必须要属于同一个范畴。第四个原则叫比,也就是逻辑递进。所以每个要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有结构的表达就是以结论为开头,层层论证结论,最后再强化结论的过程。这个表达的结构同样符合金字塔结构:纵向上,顶层是总结论,然后支撑结论的要点要层层下分,直到客观事实跟数据;横向上,每一组要点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分类,彼此也是有逻辑关系的。而且,有了这样一张结构图以后,可以在任何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