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变化题型归纳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472845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6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变化题型归纳(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变化计算题型归纳题型1柱体的切割、液体的抽取(或倒入)1 .在柱形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切割: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2 .在柱形容器中抽取(或加入)液体: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1-fl3.在柱形固体切去一部分,同时在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抽取(或加入)液体: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例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质量为1.5千克,底面积为0.02米2,分别装有体积为5X103米3的水和深度为0.3米的酒精,(p酒精=0.8X103千克/米3)o求:水的质量m水。AB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若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4h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

2、请计算出h的大小例2、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米,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96帕,求液体乙的密度例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0千克的圆柱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已知甲的密度为10X103千克/米3,底面积为0.010、匕2木。求:圆柱体甲的体积V甲,求:圆柱体甲对水平面的压力米2;乙的密度为8.0x103千克/米3,底面积为0.016F甲、压强p

3、甲。若要使甲、法。请先判断,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华分别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不同方同学的设计是可行的;再求出该方法中所截去的高度h(或体积V或质量m)r同学设计的方法小明分别在甲和乙上部水平截半相H的高南h。小红,JJ|_|111(1_*.1-1|,分别在甲和乙上部,,J、1FVM1M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Vo小华分别在甲和乙上部,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m。例4、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X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B的密度。(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

4、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AB777777777777777777777题型2在柱体上加物体、向“柱形容器”的液体里加物体1 .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液体中(液体无溢出)、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2 .将一实心物体A分别浸没于甲、乙液体中(液体无溢出)例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i的均匀圆柱体A和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容器B(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知A的密度为2X103千克/米3,B中盛有重为200牛的液体。若A的体积为5X10-3米3,求A的质量mao若B的底面积为4X10-2米2,求液体对B容器

5、底部的压强P。B现将质量为m,密度为p的甲物体分别放在A上面和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求溢出),当圆柱体体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与液体对B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时,求B容器中液体的密度p液。例6、如图,边长为0.1米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高0.3米,内盛有0.2米深的水。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X103千克/米3。求:甲的质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现分别把一个体积为3103米3的物体内放在正方体甲上方和浸没在乙乙甲容器内的水中,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恰好为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的2.5倍,求物体丙的密度。题型3将柱体切割后浸入液体中1.将柱形物体沿水

6、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2.将柱形物体沿竖直方量),弁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器的液体中。弁将截去部分放入甲的水h乙 :h水 为3:2,且例7、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足够高、底面积为6S,其内盛有体积为4X103米3的水;乙的底面积为S,所受重力为G求甲中水的质量。求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乙上截去一定的厚度,中,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甲中水的深度之比为P乙。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对甲底部的压力,求乙的密度例8、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内

7、盛有质量为4千S克的水。求水的体积V水。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若圆柱体乙的体积为乙水V ,密度为4 p ,现将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弁将截去部分浸没在甲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乙甲量?F水等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乙; 求乙截去的体积2V (用字母表示)例9、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实心圆柱体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高为4 S。4h,底面积为3S,内盛有深为3h的水;圆柱体乙高为5h,底面积为若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4X10-3米3,求水的质量m水。若h等于0.1米,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现沿竖直方向在圆柱体乙上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弁将切去部分竖直置于

8、容器甲的水中后,自然静止沉在容器底部,此时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与切去后的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乙之比为5:8。求圆柱体乙的密度P乙。题型4在容器里加物体(要判断液体有无溢出)1 .把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2 .把实心均匀的小球(或物体)浸没在柱形容器液体中。3 .把实心均匀的小球中。物体)浸没在两柱形容器液体容器中盛有0.5米高的水。i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二二一|ri”+*ir*初喈1R*miCIJiIMd日rlr:Vw年&=1-E-piftiscwjarWriI求容器中水的质量。4MMg若将一个体积为8X103米3的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未溢

9、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的密度。例11、一质量为0.5千克的薄壁平底柱形容器,放在面积为1米2水平桌面上,容器的高为0.3米,内装1千克的水,水深为0.2米,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X10-3米2。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桌面受到的压强;(3)若将一体积为6X10-4米3,质量为0.9千克的金属小球轻轻浸没在水中,求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例13例12、如图所示,高为0.6米、底面积为0.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重为78.4牛、深度为0.4米的水。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若容器重为11.6牛,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容。现将底面积为0.01

10、米2的实心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水恰好不溢出,此时容器A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柱体B的质量m。A置于水平地面上,ABp水的2倍,求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o(p酒精=0.8X103千克/米3)若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2X10-3米3,求水的质量m水。求乙容器中0.1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甲乙Wi*制度d干施考FA/HR【口m,请在物体 A、B和容器甲、乙中各,可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现有物体A、B(其密度、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液面足够高)压强增加量p

11、液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的比值最小。求该最小比值m的水、乙盛有质量为 3 m的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3S、5 So ( p 酒精=0.8 X10 3 千克 / 米 3 )例14、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盛有质量为 求甲容器中质量为2千克水的体积V水 求乙容器中,0.1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为使容器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且两容器内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需将一实心物体A浸没于某一液体中(此液体无溢出)求物体A的质量ma与密度pa例1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4千克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X102米2和1X102米2。容

12、器A中盛有0.1米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1.6水 酒精千克的酒精。(p酒精=0.8x103千克/米3)求:容器B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容器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o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甲、乙的密度p甲、 p乙之比。p地,如下表所示。求:千克的实心小球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分别测出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浸入前浸没后p水(帕)19602352P地(帕)24503430 小球浸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实心球的密度 p球。h水。例17、如图(a)所示,底面积为2 X 10 -2米2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米。物体密度体积AP2 VB3 pV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