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4727363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梁农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第一章 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旅游是基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具有文化特征的经济活动。南梁农场旅游业是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的开发建设同南梁农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是影响南梁农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决定着旅游发展的主体方向和框架结构。同时,南梁农场和周边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又制约着南梁旅游业的增长规模和速度。对南梁农场旅游开发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准确、综合分析和评价,以保证总体规划能体现南梁农场区域总体特征,符合旅游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要求。南梁农场建于1962年,属中型国有农业企业。农场地处银川市区北郊18公里处,西接宁夏自治区农科

2、院园林实验场和金山乡,南接银川市芦花镇,北接暖泉农场,是贺兰山东麓宁夏农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总面积8万余亩,人口4000人。农场以农业、园林生产为主,是银川平原上的“鱼米之乡”,尤以枸杞、大米、西瓜闻名遐尔,产品畅销区内外,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一、自然环境条件(一)地质地貌条件(二)水资源环境条件(三)气候条件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国际上,崂山区的气候条件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进行旅游规划、项目建设、市场开发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对游客旅游活动的特点影响,注意四季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并根据小区域环境各自的优势条件开发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产品。(四)景观生态植被与动物、海洋生

3、物资源(五)大气与环境二、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一)人口及分布(二)历史源流和文化(三)经济水平及结构(四)城区建设崂山区城区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同时,由于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许多指标在市内居于前列。见下表所示。 崂山区城区建设指标及其市内排名指标指标值市内排名指标指标值市内排名城区人口密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拥有城区维护建设资金园林绿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污水年排放量公路密度污水年处理量区政工程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崂山区城区建设特点突出、规划起点较高,基础较好。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当注意在提高居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充分考虑城区景观、山、海的统一,注意对城市向山坡发展的

4、严格控制。(五)交通条件(六)其他基础设施崂山区基础设施完善,能满足近中期旅游及各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七)社会文化环境三、相关规划基础四、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旅游业发展与现状(二)核心问题诊断1第二章 旅游资源禀赋及其评价旅游资源是崂山区旅游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其数量、特征、品质构成及开发潜力的分析,是区域旅游规划战略制定和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之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案,结合实地调查,并根据崂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对崂山区主要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加以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一、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一)旅游资源分类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

5、与评价(GB/T 189722003)规定的旅游资源类型体系,按照本次规划重点区域(不含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域),对区域内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如下表所示。崂山区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和分布旅游资源类型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山丘型旅游地谷底型旅游地海滨型旅游地岛礁岛区水域风光河段观光游憩河段瀑布悬瀑生物景观树木林地野生动物栖息地鸟类栖息地景观农业生态农业天象景观天气与气候现象避暑气候地遗址遗物史前人类活动场所文化层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废弃寺庙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教学科研实验场所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园林游憩区域文化活动场所建筑工程与生产地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展示演示场馆单体活动

6、场馆体育健身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广场交通建筑海滨大道水工建筑水库居住地与社区特色社区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人文活动现代节庆旅游节崂山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案所规定的分类体系中的全部8大主类,31个亚类中的19个亚类型和155个基本类型中的34个基本类型。从数量上来说,崂山区旅游资源主类型多样,但亚类和基本类型数量不多,其基本类型数为分类体系规定总数的1/4左右。崂山区旅游资源中自然旅游资源涵盖4个主类、8个亚类和10个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0个亚类和19个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稍多,但是以现代人工吸引物和山

7、林、海洋食物商品类居多,历史性人文旅游资源较少,充分反映出崂山区现代化新城区、崂山自然山林和海滨区域特点。(二)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域组合及开发利用特征1、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崂山区旅游资源分布具有相对集中的特征。由麦岛石老人沙子口流青河、午山枯桃北宅大崂劈石口王哥庄、仰口湾小黄山青山村、汉河大石村柳树台和城区构成“四线一片”的资源分布格局,集中了崂山区90以上的旅游资源。其中,麦岛石老人沙子口流青河、午山枯桃北宅大崂劈石口王哥庄、仰口湾小黄山青山村三条旅游资源线构成环崂山旅游线,在同崂山风景区协调情况下,非常便于旅游组织。崂山区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见下表所示。主要资源资源综合特点麦岛石老人沙子口流青河

8、大麦岛、海洋游乐城、海豚馆、雕塑园、沙滩浴场、石老人、系列度假设施场所、石老人观光农园、海滨、湿地、浮山、百雀园、雨林谷、沙滩、海浪、阳光、渔家餐饮、民俗、茶场海滨休闲度假资源午山枯桃北宅大崂劈石口王哥庄午山、枯桃花卉、沟崖、北宅村山林谷地、凉泉生态农业观光园、大崂樱桃园、大崂村、樱桃园、北宅樱桃节、龙泉山庄、神清宫遗址、棒石沟、南庵子、花花浪子、翠竹谷、穆武石村、茶园、劈石口、农家餐饮、茶场、三标山、虎岭顶、小蓬莱三农资源、山林资源、民俗资源汉河大石村柳树台柳树台、板房、十八盘、九水庵、观川台、将军石、沈鸿烈别墅、密林、果园、风景河流、水库、民俗山村、小崂顶、劫后桃花原型地、刘氏(刘墉)家庙

9、、将军石、凤凰台、老婆婆嘴、峨涧、大小八豆、十八盘、燕窝、生态果林生态山水、山林资源、民俗资源仰口湾小黄山青山村仰口湾沙滩浴场、黄山村、青山村、海滨岩礁、黄海风光渔家资源、海滨观光资源城区青岛啤酒城、青岛啤酒节、世纪广场、青岛博物馆、海尔科技馆、金家岭、直升机场、颐中体育馆、会展中心、海尔工业园、可口可乐工业园、城市风光、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场所啤酒、会展、城市风光、工业旅游资源2、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特征崂山区的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既有自然旅游资源的相互叠加,又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巧妙结合,形成了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综合性旅游资源。滨海休闲度假资源、山林生态资源和现代人工资源构成了众多类型

10、旅游价值很高的旅游景观。崂山区城区作为青岛城市的一部分,又是石老人度假区核心区域,其城市建设与旅游一体化开发功能较为明显,其他区域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互叠加,有机结合,特别是麦岛石老人海滨和北宅“三农”旅游资源区域。不同地域上的旅游资源类型差异较大,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现代城市休闲海滨生态山林三农旅游”形成四大各具特色并有一定互补性的旅游资源板块。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区内各地区选择和确定不同的旅游开发方向,在全区范围形成旅游产品的地域分工并相互补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旅游产品雷同而导致的内部竞争,为崂山区旅游开发结构、方向确定了基本的框架。崂山区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综合开发优越条件

11、,所处青岛市区海滨旅游区和崂山风景区之间,是青岛崂山的必经之地。崂山区旅游资源同青岛市区一体(如麦岛石老人海滨,城市中心区域),同时又同崂山风景区一体(如沙子口流青河线、北宅大崂线、王哥庄仰口),这是崂山区旅游开发的最大优势,是发展旅游业必须首先明确的基础理念。 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崂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很早,排除崂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也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就目前来看,崂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序列和层次性(见下表所示)。海滨休闲度假资源开发早,但仍不成熟,产品系列不完整;城区旅游开发在青岛市旅游业中的地位很高、特点突出,但除个别产品外,大部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综合经济效益

12、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三农资源开发相对比较成功,已成为重要的“品牌”,但档次、系统性、完整性较差,缺乏包装;山林资源因均处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边缘地带,开发较晚,资源品位相对崂山核心区有一定差距,处于起步阶段。崂山区主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特征海滨休闲度假资源城市旅游资源山林生态资源三农旅游资源麦岛石老人海滨石老人流清河海滨仰口海滨开发利用阶段中期初期初期中期起步初期目前利用方向休闲、度假、房地产无主题,较混乱休闲度假城市较混乱果品、农家餐饮未来利用方向休闲、度假、娱乐休闲、度假、旅游配套服务休闲、度假城市旅游生态观光三农旅游开发措施调整、充实、提高整体规划,分片开发营造休闲、度假氛围、资源保护充

13、实、提高、包装生态保护,规划、协调、整合整合、包装目前,崂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许多地区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多资源闲置及浪费;另一方面,有些低层次开发对资源利用过于单一,由于缺少综合性和全局性的考虑,甚至还给资源带来破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产品率较低和资源整合包装已成为制约崂山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实现崂山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开发和包装水平。二、旅游资源分级定量评价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从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珍惜奇特价值、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

14、护与环境安全九个评价因子对上述主要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如下:五级旅游资源:麦岛石老人流清河海滨、仰口海滨、北宅“三农”资源、青岛啤酒城和青岛国际啤酒节、海尔工业园和海尔科技馆四级旅游资源:南九水、浮山、大午山(整体开发)、北宅樱桃节三级旅游资源:劈石口、燕石峪山岭、滴水崖、沟崖、花花浪子山岭、南庵子、翠竹谷山岭、目武石村、枯桃花卉、金家岭、小蓬莱、虎岭顶、三标山、百雀林、雨林谷、崂山旅游文化节二、一级旅游资源:其它各资源点三、旅游资源的产品化评价和市场性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崂山区现有的旅游资源禀赋无疑是其今后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凭借。然而,在目前的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将资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