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测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472736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一课(磨刀课)一个故事一副对联一首诗一、一个故事(要渔不要鱼)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lu)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gn)。”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问:要我说,这个小孩很聪明,那他的聪明表现在哪儿呢?提示:他要学习掌握钓技。授(给)人以鱼(名词:鱼),不如授(教给)人以渔(捕鱼的方法)。学习也是如此,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这

2、样,你才会终生受益。小结:三年的高中的生活已经开始了,如果大家都能满怀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我相信大家的高中生活一定会过得充实而快乐。(目的:鼓励士气,明白学习的道理)二、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解析:没有稳定的学习情感,不可能取得学习成就。(毛泽东同志年轻时用这幅对联激励自己)。【(做事情)最难能可贵的是持之以恒,(如果有心做好的话)为什么要三更时分起床,五更时分又去睡觉;(做事情)最没有好处、最害怕的是晒一天,冻十天,忽冷忽热,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最可贵的是恒心,没有必要在休息的

3、时候还学习;最没有的好处,就是学习一天之后就休息十天。】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凸现出先贤刻苦攻读、持之以恒,并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治学经验。)原诗是:上联内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劝学颜真卿 注释: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例如:打更;三更半夜。三更,大约在夜里12点左右。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闽南俗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

4、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晓鸡啼,是男儿读书的最好时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年轻时不知道要努力读书,到老了就来不及了。下联内容,成语: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又作“一曝十寒”。 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目的:学会持之以恒)三、一首诗母亲的爱 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岌岌(jj草尖上)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5、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表现手法:比喻、排比、顶针)在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里,母亲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无私的付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母亲牵挂。将来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但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我深深的感觉到母亲是多么的伟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有母爱而感到幸福和骄傲。用“海洋”比喻母爱之大。(目的:学会读诗的艺术,感受诗的感情)语文还有散文、小说等丰富内容。三年后每个同学也要给老师厚厚的礼物-考出好成绩。第二课(学法课)怎样学好语文?-语文学习有方法有人说“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也有人说“语文,我说爱你不容易”。从小学就陪伴我们

6、成长的语文,为什么使人欢喜使人愁?归根到底是有人得其法,有人不得其法。一位语文名家说“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习语文的方法虽然因人而异,但也有共同的方面,就高中生而言,这共同的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做好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

7、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准备一本“语文听课笔记本”)二、听好课。语文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课内,一是课外。课内是主要来源,课外是次要来源。同学们在以后的考试中( 包括测验)用到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当然考试的题目不一定是课文的翻版,也就是说,语文题目很多是课外的,但答题需要的知识却是课内的。例如要翻译句子“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乃”字,知识来源于初中学的课文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在这里是“却,竟然“的意思。另外,要建立学习规律,周六周日上课。三、看好书。要学好语文,就要博览群书,但不是读书

8、越多,语文就学的越好。有些同学偏爱武打或言情小说,上课看,自习看,躺在床上还在看,但语文成绩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原因是他们看书太偏,没有起到积累知识的作用;用些同学相反,看的书很多很杂,但没有目的,纯粹是为了消遣,到头也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对语文无多大益处。读书就是要读有益于语文学习的书。这几年,高考作文中回归名著的文章较多,很多高考满分作文,就是在书读四大名著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引用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中的故事很多,希望每位同学都要阅读这些书。另外,读者 中学生 青年文摘 意林 散文选刊 杂文选刊 小小说选刊等书刊上的很多文章写得很好,值得一读。报纸有中国青年报 语文报高中版 作文点

9、评报。同时近三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也是大家要去研读的。我们还应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看到的好语句、好文章摘抄下来。语文科是中学所有学科里内容最丰富、趣味性最强的学科,语文笔记自然有许许多多值得记的东西。那么,语文这门学科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记呢?语文知识点(含各知识点的概念、运用实例、高考例题等),诗词名句,以前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错别字,成语及用法,病句搜集,文学常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所以我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个“语文抄写笔记本”,把自己该记的记下来,我每周检查一次。这样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四、写好字。某省一位高考作文评卷组的负责人做过一个实验,他

10、拿出一篇高考作文,同时给两个学生抄写,(一个学生字写得很好,一个学生字写得很差)然后交给两位评卷老师评阅,结果,字好的那篇作文得到48分,字差的那篇作文只得到36分,同一篇作文,字迹的差异,导致质量的差异,这是有些同学甚至老师意想不到的。每年高考,各省都按照本省的比例,确定高考满分作文篇数,只有那些立意巧,构思新,文采浓,字迹好的文章才有可能评得上,广西一位资深高考作文评卷负责人在高考总结会上直言:“作文字好不一定得高分,但得高分的作文一定字好。”几乎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字差与高分作文无缘。(作文60分,高考55分以上为高分,平常考试50分以上为高分)五、多记多背。就语文来说,背诵是最有效的方

11、法。“语文要靠积累”这是每位同学都懂的道理,如何积累?说到底就是多背多记,记得少背得少,拿什么去积累?有些同学理解能力强,作文水平高,主要是记得的东西多。可以这样说,记忆背诵与语文成绩成正比。语文要记得内容有:(1)课文练习明确要求背诵的文段(2)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如修辞、病句、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3)课外阅读的知识,如名人故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六、明确目标。每个同学应该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高考能力要求和知识要点,明确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明确相应政策,平时注意积累,做个学习的有心人。高考语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语文能力发展作纵向剖析,把语文能力要求划为五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

12、赏评析。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考查。语文知识要求包括五大方面:(1)语言知识及其应用(梳理探究);(2)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名著导读);(3)文言文阅读(阅读鉴赏);(4)现代文阅读(阅读鉴赏);(5)写作(表达交流)。每项知识的具体内容要求更应认真了解。至于试卷形式和结构在练习中就可了解了,不必太费心思。了解了这些就好比航船有了目标和航线,那么,如果再有一个好船长就不愁到达不了目的了。七、用好工具书。俗话说,手上无叉空看鱼。渔夫手上没有鱼叉,就是看到鱼也束手无策。学习语文也一样,需要有一定的工具书。你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就能解决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字、词语、成语问题;如果你在学习文言文遇到难以

13、理解的虚词实词,文言文常用字典会帮你大忙;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不很牢固甚至了解甚少,需要经常复习或重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高一年级统一订一些工具书和一些学习资料) 方略在手,壁立书山变通途;掩卷四顾,身登泰山小天下。我们相信:只要你善待语文,语文一定回报你,三年之后,高含金量的语文,会帮助你梦想成真。第三课(计划课)语文的意义终生有用的知识与技能一、语文应用(一)解决日常问题与谋生的手段(工具性)(写信、请假、报告、计划、总结、论文、合同、方案、演讲、主持、评论、嘉宾点评、艺术创作、教授以及沟通交流等。)(二)涵养人类灵魂使之日趋完善的养料(人文性)文学作品是生命的

14、养分。保尔塑造了我坚强的骨骼,司马迁锤炼了我坚韧的品质,桑提亚歌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复活给我注入了博爱的血液,巴黎圣母院教会我明辨美丑,简爱让我懂得了平等与自由的可贵。史铁生教会我坦然与乐观,巴金教会我自省与改过,托尔斯泰让我明白善与美。二、语文学习两字诀:(吸)纳与释(放)“纳”是基础,是储备,“释”是提高,是绽放。储备得越充实,越丰富,绽放得越美丽,越灿烂。(一)(吸)纳的手段听、看、读、记(背)(二)(释放)的表现说、唱、演、写(三)(吸)纳的量化要求1、一周背诵一首诗(周一)2、一周熟读,抄写一篇美文(周二)3、一周熟记两篇课文的“基础自主落实”。(课本同步资料)(周三)4、一周浏览

15、至少3天的报纸。(周四)5、一周积累至少三个不同类型的作文材料。(周五)时间与措施:早读、晚读、课堂、课余(每天两个5分钟目标)。附:5分钟目标的设计1、一首诗。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见导与练)2、一段精美的的句子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明芽,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3、一组作文材料坚强的钢铁战士:贝多芬、海伦凯勒、史铁生、张海迪(海燕、雄鹰、小草、梅花、青松等)忍受了孤独而成就大业者:司马迁、马克恩、曹雪芹、歌德、爱迪生大善大爱之人:丛飞、德兰修女、李灵、李春燕4、某篇课文的“基础自主落实”(四)“释”(放)的量化表现1、一周一篇周记(周末)(“语文周记、作文本”)2、一周一篇作文(周末)3、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能力训练(自习课)4、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5、找机会在众人面前朗读或演讲(五)在高中阶段精读一部名著,奠定你一生的文化基础。1、每一段情节都能开出思想之花。2、每一个人物都演绎着一部心灵史。3、每一段妙语都能引发深长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