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防护评估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472735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防护评估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防护评估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防护评估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品防护评估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品防护评估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防护评估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防护评估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食品安全防护评估表1外部安全.工厂在建筑物外部有哪些适当的食品防护措施?是否不适用厂区能否确保阻止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例如:通过锁住的护栏、大门或者入口/出口通道)?在夜晚/清晨建筑物外面是否有足够的光线对工厂进行适当的监控?紧急出口是否有自动上锁的大门和/或警报器?.以下包括锁、封条等装置能否确保在不经人看守的情况下(如下班后/周末)防止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是否不适用外部通道和大门?窗户?拖车(卡车)?油罐车开口?蓄水池/竖井?/或车辆有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是否所有的财产都有一个受控的或者被监视的入口?员工的车辆是否能够通过使用小牌、贴花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可视标识进行区分?被授权允许

2、进入的参观者/客人的车辆是否能够通过使用小牌、贴花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可视标识进行区分?2内部安全.在企业内部是否有食品防护措施?是否不适用在工厂内部是否有紧急照明系统?工厂是否有监视安全的摄像机(闭路电视)?工厂是否有定期检测的紧急报警系统?控制紧急报警系统装置的位置是否有明显标识?所有受限区域(即:只有被授权的员工才能进入的区域)是否有明显标识?是否参观者、客人和其他非雇员(例如承包商、销售人员、卡车司机)被限制在非产品区域,除非有被授权员工的陪同才能进入其他区域?当地执法机构(包括消防部门)是否有工厂的布局图/设计图最新版本?是否有适当的检查厕所、维修室、个人储物柜和储存区域以排除可疑包裹

3、的程序?是否定期盘点潜在的危险性工器具(如刀)的数量?是否定期盘点工厂中安全/敏感区域的钥匙的数量?通风系统的构造方式是否能够达到快速隔离受污染的区域或房间?2.2以下系统的控制是否限制了未授权人的进入?(例如通过带锁的通道/大门,或者仅限于授权人员的进入)是否不适用加热、通风和空调(冷机)系统?压缩气体?供电系统?水系统?消毒系统?现场清洁系统(CIP)或者是其他化学品集中使用系统?2.3工厂是否使用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加工过程?是 2.4工厂是否有适合于计算机系统的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进入系统是否有密码保护? 计算机网络是否设立了防火墙?系统是否使用了最新的病毒检测系统3 加工安全工厂的加工过

4、程采用了以下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是否产品生产区域仅限于企业员工和官方检查人员等经过同意的人员进入?是否生产区域的所有出入口(物流通道、垃圾出口等)都能被有效监控并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车间配汤房是否仅限于配汤员工及授权人员进入并有措施防止其他工序人员随意进入?车间检测室是否仅限于检测人员及授权人员进入并有措施防止其他工序人员随意进入?处理和传送产品、水及其他配料的生产线(传送带、传递筐等)是否得到监控以确保其完整性? 使用前是否检查配料的包装有无破坏性的痕迹?所保持的记录是否能够便于向前追溯到原料的供应商?所保持的记录是否能够便于向后追溯到终产品的买主?清洗消毒区域是否有严格控制并有清洗

5、消毒的控制程序。与食品接触的内包材是否是安全的食品级材料?外包装材料是否满足相关的运输和存储安全及质量要求?4储存安全4.1.工厂的储存区域采用了下列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是否仅限于授权员工的出入(例如上锁的通道/大门或其他)原料、辅料、化学品等储存区域?是否有原辅料的出入库日常记录?是否仅限于授权员工出入储存区域?是否对储存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是否保存了设施安全检查结果的记录?是否定期核对原辅料的库存清单与实际使用量的一致性?产品的标识与包装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以防止盗窃或是误用?是否定期核对半成品、成品库存清单与实际库存的一致性,是否有无理由的增加或减少? 4.2.工厂的有害物质/化学

6、品(例如虫鼠消杀用药、化学品、清洁用品、消毒杀菌剂、消毒剂)采用了下列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是否仅限于指定员工出入工厂有害物质/化学品(例如农药、化学品、清洁用品、消毒杀菌剂、消毒剂)的储藏区域?是否有有效的措施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化学品储藏区域?是否保存工厂有害物质/化学品的定期盘存记录?是否能够迅速的检查出有害物质/化学品在日志清单上的差异不符?是否建立化学品的领用记录台账?有害化学品是否单独存放并远离生产加工区?是否有接收和安全储存有害化学品的适当程序?是否有控制有害化学品处理的适当程序?5运输和接收的安全5.1工厂的运输和接收的操作是否有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运送原料、成品或

7、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材料的车辆是否上锁、封条或铅封?运送原料、成品或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材料的车辆在其装货或卸货时是否受到密切的监控?5.2工厂在处理发运货物方面是否有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发运货物是否采用一次性(破坏后有痕迹不可复原)铅封?发运货物的铅封号是否记录在运输文件中?5.3.工厂在处理进入货物方面有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是否控制卸货平台以防止未经确认或未被授权的货物进入?是否对于所有进入的货物要求供应商提前通知(通过 、电邮和 )?是否能够立即调查运输文件上可疑的更改?是否所有的交货都根据预定交货单进行核对以确保到货数量、品种、标签、标识等是否与相关单据一致?在没确认之前是否禁

8、止那些未事先安排交货的货物进入工厂?是否接收非工作时间的交货?如果在非工作时间接受交货,是否需要提前通报交货时间?如果在非工作时间接受交货,是否要求被授权能够确认和接收货物的人员在场?少于装载量或是部分载荷发货的车辆是否进行检查?是否要求原料、配料和成品的货物接收有一次性(破坏后有痕迹不可复原)铅封或是有号码的铅封(并且在运输文件上标明)?铅封进入前是否进行确认?是否在收货平台检查原料、配料和成品货物有无蓄意破外的痕迹?监管及装、卸货人员是否经过有效培训?5.4工厂允许退运货物重回工厂,包括出口货物的退运吗?是 否(转到问题18 水和冰的安全 )5.5工厂的退运货物有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

9、用在补救或返工使用前是否对所有的退运货物在工厂的指定地点进行是否遭蓄意破坏的检查?是否保存退运货物返工使用的记录?工厂是否遵守了有关货物退运的法规或程序? 6水的安全工厂水的供应使用了下列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是否限制水井的接近(如通过上锁的通道/门或者限于授权人员进入)?是否进行加工用水的定期检测是否限制饮用水贮水槽的接近?是否限制水的重复利用系统的接近?是否定期检查饮用水的管道有无遭到蓄意破坏?(即感官检查基础结构的物理完整性,等等)是否与当地健康部门达成协议确保在城市供水的饮用性出问题时及时通知到工厂? 不适用7邮件处理的安全工厂采用以下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来确保邮件处理的安全?是否不

10、适用邮件处理是否在远离工厂食品生产/加工操作的单独隔离的房间或设施?处理邮件工作的人员是否受过相关培训?8人员的安全 .工厂采用以下哪些食品防护程序确保员工遵守安全要求?是否不适用对所有的将要在敏感的操作线上工作的雇员和承包商(包括长期的和临时的)是否进行了背景调查?是否进行了作为所有的工厂员工定向培训一部分的安全程序培训?在厂区内是否通过某种方式进行确认/识别所有的员工、参观者和承包商(包括建筑工人、清洁工、卡车司机)?在工作时间,工厂是否控制员工和承包商进入工厂?(例如密码门、传达室的值班人员、刷卡等)在非工作时间,工厂是否控制员工和承包商的出入?(例如通过钥匙卡或密码来限制出入)工厂是否

11、有某种方式限制临时员工和承包商(包括建筑工人、清洁工和卡车司机)在与其工作相关的区域内工作?是否有某种方式识别员工的职能/任务/所在部门(如相应颜色的制服)?管理者对每个班次是否都有更新的班次名录(例如:谁缺勤、谁顶替、何时新员工正式进入车间)?工厂是否允许在生产区域存放个人的物品? 是否检查员工的存物柜?是否限制员工和/或参观者携带进入工厂的物品(照相机等)? 员工在厂区是否禁止脱掉企业提供的衣服和保护性装备?不适用9 信息安全是否不适用是否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是否对加工工艺、产品配方、客户文件等有严格保密措施?参观人员是否限制在非保密区域参观?对否对客户、供应商、访客建立了联系档案?是否

12、建立紧急情况处理系统?是否有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主动及时跟踪国内外食品安全动态、检验检疫项目及限量、国内外相关体系标准、法律法规等10实验室的安全工厂对于厂内实验室设施、设备和操作采用了以下哪些食品防护程序?是否不适用工厂实验室是否建立单独的食品防护计划?工厂自身实验室设施是否仅限于授权的人员进入?(例如锁着的门、通行卡等)是否建立实验室、化学品(有毒有害化合物)的管理制度?是否建立检测台账、检测样品的保存记录、样品保管处理程序?对检测阳性结果是否有操作预案以及建立阳性结果报告制度和阳性样品处理措施?是否有措施来监控、储存和处理活菌株?是否有适当的程序接收并且安全的存放试剂?试剂、样品是否分开存放?是否有适当的程序控制和处理试剂?11供应链的安全是否不适用当选择原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和标签供应商时,是否考虑其是否实施食品防护程序?当选择运输供应商时是否考虑其是否实施食品防护程序?供应商是否建立产品召回体系,是否有正规、明晰、明细的产品标识?选择的运输企业是否考虑其确保运送货物安全性能力?是否检验供应商的出厂检验单或合格单配料供应商在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是否采取措施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