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472706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2-21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第12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兴起:1206年, 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 ,蒙古国建立。二、元朝的建立1、1271年, 定国号为 ,1272年定都 。忽必烈就是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 灭亡。出现“ , ”的抗元英雄 。3、 重视发展农业,治理 ,推广 种植,作用: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 ,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 和 ,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 直通 。还开辟规模空前的 ,起点 ,终点 。 4、元朝 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国旅行家 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行省制度: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2、, 在中央设 ,地方 ,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行省制的内容: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3、在中央设 ,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4、设 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四、民族融合的发展1、表现: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2、作用:元朝的 促进了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

3、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科学技术的发明类别发明者朝代成就活字印刷术 北宋经济、省时,大大促进 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宋时期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 人传入欧洲。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 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 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

4、欧洲我国古代人民的是“四大发明”: 、 、 ,加上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两位杰出科学家:北宋时期科学家 的科学成就有 、创制“十二气历”。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 的科学成就有 测

5、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二、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1、史学: 时期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他编写的 是一部 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2、文学:类别朝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特点(或内容)宋词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派”: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元曲元朝关汉卿窦娥冤鞭挞社会黑暗势力3、艺术绘画:朝代代表人物代

6、表著作特点(或内容)宋朝 描绘 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元朝 他的作品被称为“ ”书法:阶段姓名书法特点代表作备注 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王羲之或 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书圣”。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 、 雄浑敦厚;方折俊丽,骨力劲健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颜劲柳骨” 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赵孟頫;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随意挥洒,劲秀雄健“宋四家”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 以应天为都城,改称 ,称

7、帝,建立明朝,他就是 。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政治上:在地方,废除 ,设直属中央的 ,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 ,撤消 ,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特务机构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北平的燕王 ,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朱棣称帝,他就是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1421年迁都 ,加强中央对 的控制。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 政策。增设特务机构

8、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 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 年 年,郑和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 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沿岸和 东海岸。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7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

9、,沿海居民称它们为“ ”。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 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 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 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后迁都 ,改称 。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2、1644,清军入关,迁都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

10、设立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 会议。 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 、雍正和 三朝大兴“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的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份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郑成功1、明朝后期(1624年), 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2、1661年, 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 。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 ,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

11、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抗击沙俄 :1、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 和 修建城堡。 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被迫投降。思考:中国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人数和武器装备占有优势等。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 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 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位置时间事件东南(台湾)1624年16611662年1683年1684年 殖民者侵入台湾 收复台湾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清朝设置 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1689年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两次 之战中俄 签订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1、确立 制度: 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 ”封号。 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 ”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设置 : 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