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4724654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会议文件之一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新局面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孙宝树2009年8月26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经部党组批准召开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组建后就信息化工作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 是:分析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理清 思路,明确任务,推动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刚才,赵锡铭同 志总结了近年来的信息化工作,对机构改革之后如何进一步推进 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应用作出了安排,我都同意。下面,我 讲四点意见。一、切实认清信息化工作的现状

2、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首先必须对信 息化建设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摸清了家底,正确把握现状,才能找出差距,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把握目标和方向,才能 将信息化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总的来看,自2003年金保工程启动以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大 工作力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作,全系统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直接 投资达到51亿元,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数据中心建设已成规模。全国地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 均已建立了不同程度的数据中心。其中按照金保工程建设标准和 要求,建成统一规范的数据中心267个,其余地区正在按照统一的 标准进行完善,预计不久后可以陆续建成

3、弁投入使用。借助统一 的数据中心,实现了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等各类业务数据的集中、 统一管理。多数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公务员、专业技术人 员、军转干部数据库,为业务开展和统计工作提供了支持。(二)全国网络架构初步形成。32个省级单位全部实现了与部中央数据中心的网络联接,319个地市实现了与省级数据中心的 联网,占全国地市总数的 89.1%。19个省实现了部省市三级网络 贯通。城域网已经覆盖到89.3%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机 构,近半数的地区已将网络延伸到了全部街道和社区。部省视频 会议系统开通到全部省份,省市视频会议系统开通到77.5%的地市。(三)信息化应用逐步普及。各地的各项就业

4、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大都借助信息网络的支持,通过信息系统予以实现。许多地区通过实施全国统一应用软件,梳理和优化了业务流程,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促进了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方便了 群众。一些地区积极探索公务员管理、工资统发、事业单位管理 等业务领域信息化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依靠全国网络开展 的各项联网监测应用,成为决策数据采集的有效渠道。(四)公共服务取得实效。全国地市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普遍建立了政府网站,272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 12333专 用公益服务电话号码,120多个地市发放了社会保障卡。 通过信息 化手段,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咨询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

5、障政策,查询账户状况,获取岗位空缺信息,甚至在网 上直接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各地 普遍开展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已成为公务员招考工作中不可 或缺的支撑手段。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正 确领导的结果,离不开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也凝结着全国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从事信息化工作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 我代表部党组,向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和分管信息化工作的 厅局领导,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信息化工作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差距,还不能更好地适应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仍然存在着许

6、多不容忽视的问 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在一些地区、一些业务领域,对信 息化统一建设的认识,还局限于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具体从 事信息化工作的部门(信息中心),不少业务部门的同志仍然简单 地将信息化工作看作是单纯的辅助技术手段,将工作内容理解为 办公自动化和“人手一机”等办公条件的改善,将其视为本单位、本 部门内部的事情,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观念比较淡薄。还有部 分地区对于信息化条件下如何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不够,认为信息化只是将传统的手工操作流程进行计算机化,没 有形成技术和业务的良性互动。二是发展水平尚不均衡。通过金保工程建设,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业务领域的信息化进展相对

7、较快,信息化应用比较普及,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而在其他一 些领域,如劳动关系管理、人事人才管理等,由于缺乏国家级项 目的支持,建设相对滞后。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也比较严重。部分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进度缓慢,与东部地区 的差距有拉大趋势,影响了全国的互联互通。三是基础保障急需加强。在地市一级,大约三分之二的人事部门和三分之一的劳动保障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信息中心),一些地区虽然设立了机构,但挂靠在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署办公,兼职从事信息化工作,这种状况在各级人事部门较为普遍。信息 化工作队伍的整体规模也亟待壮大,地市级人事部门信息中心平 均3.9人,劳动保障部门

8、信息中心平均 5人,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 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人事人才领域信息化建设长期受制于资金不 足的困扰,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此外,还有如何提升应用 水平、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系统安全等问题,也都需要引起高度 重视。我们必须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认 真面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进一步增强做好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繁 重,中央高度重视、百姓极为关心、社会广泛关注。我们要充分 认识提高信息化水平对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大意 义,认清所肩

9、负的历史使命,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 需求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尊 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态度,努力把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 择。当今社会,信息化正在席卷全球。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信息化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全球网民的数量已超过10亿,手机用户超过30亿,全球信息 总量以每年超过50%以上的速度剧增,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在信息 化浪潮的推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10、。可以说,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其生存与发展的实 力和地位。加快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占领制高点,实现跨越式 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出了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放在了优先的位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

11、”,“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我们要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大 局出发,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用信 息化手段武装起来,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跨越。(二)加快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 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民 生的重要支柱,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 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 力点。特别是在大部

12、门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事业发展的空间更大、领域更广、程度更深,职责也更加重要。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环 节,是推动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各项任务顺 利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基本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 台阶的重要保障。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更全 面、更及时、更准确的信息;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 率、提升服务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高效、更便捷的技术手 段,建设一个完备、统一、安全的信息系统;按照大部门体制改 革要求实现职能职责的有机统一、各项工作

13、的统筹规划,也需要 我们通过建立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促进各业务领域 间的信息共享,实现管理服务上的相互协同。我们必须加快信息 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 快发展。(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是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客观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政 策性、群众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理念,把加强公共服务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摆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特别 是随着我们事业的不断发展,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 人数不断增加,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队伍日益

14、壮大,我 们服务的内容在不断地增加,服务的人群在不断地增多,服务的 地域也从本地向跨地域扩展。数以亿计的管理服务对象、数以万 亿计的社保基金,以及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都要求我们改进服 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要完成好这一任务,传 统的工作手段已难以满足需要,我们必须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 为支撑,全面促进各项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将信息网络延伸到基 层服务网点,将信息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让群众能够便捷地办 理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三、进一步理清新时期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部党组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在新部组建之初,就将信息化 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当中。蔚民 部长多次强调,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统一规范的信息系 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支持。当前,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做好新时期信 #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