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4584049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醉酒驾驶案件地调研报告材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关于醉酒驾驶案件的调研报告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02日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某某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危险驾驶罪,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醉驾入刑的震慑以与有关部门的打击下,局部群体的危险驾驶行为有所收敛,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驾驶者以身试法,醉驾行为不降反升,尤其是今年入夏以来,威海市已连续发生数起因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一、醉驾案件上升趋势明显且高位运行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威海市判决生效的醉酒驾驶案件共1455件,占同期刑事案件的22.4%;犯罪人数1455人,占同期犯罪人数的16.5%。2011年仅为45件,2

2、012年、2013年分别上升到475件、508件,各占同期刑事案件的23%、24.9%。今年前7个月已达427件,占同期刑事案件的31.3%,同比上升48.9%,案件数量上升明显。1.从发生地看,荣成70件,占4.8%;文登137件,占9.4%;乳山533件,占36.6%;环翠360件,占24.7%;高区169件,占11.6%;经区186件,占12.8%。乳山发案数量多,与公安机关的追究力度大有一定关系。2.从身份看,本地人1154人,占79.3%,外地人301,占20.7%。其中,农民在被告人占第一位,共376人,占25.8%;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共325人,占22.3%;无业人员居第三位,共

3、297人,占20.4%;工人272人,占18.7%;国家工作人员人数最少,为7人,占0.5%。3.从年龄看,大局部在35岁以上,共1014人,占69.7%;26岁至35岁的317人,占21.8%;18至25岁的124人,占8.5%。4.从性别看,被告人绝大局部为男性。男性共计1446人,占99.4%;女性9人,占0.6%。5.从文化程度看,被告人绝大局部学历偏低。初中与其以下文化程度的939人,占64.5%;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377人,占25.9%;大专与其以上文化程度的139人,占总人数的9.6%。6.从驾驶的机动车类型看,主要为摩托车和小轿车。摩托车604辆,占41.5%;轿车512辆,

4、占35.2%;农用车84辆,占5.8%。在不同区市,各类车型所占比并不一样,其中乳山摩托车所占比例最高,为75.2%,环翠、文登、荣成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30%、29%和28.2%,高区和经区相对较低,分别为15%和6%;文登区和环翠区农用车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和10%。7.从被查获的方式看,醉酒驾驶行为多伴有交通事故,多因发生事故而被查获。发生事故而被查获的有478件,占32.9%;荣成、文登、高区伴有交通事故的比例均在80%以上。8.从醉酒程度看,被告人绝大局部醉酒较深。酒精含量80 -150mg/100ml的有364件,占25.02%;酒精含量150-250mg/100ml的有691

5、件,占47.49%;酒精含量250-350mg/100ml的有393件,占27.01%;酒精含量350mg/100ml以上的有7件,占0.48%。9.从发案时间看,夜晚发案的占近7成。其中发案量最高的时段为晚20-23时,发案量为928件,占63.8%;午后14时-16时发案量也较高,发案量为388件,占26.7%。10.从判决结果看,适用缓刑的比例较高。免予刑事处罚的8人,占0.5%,判处拘役并宣告缓刑的1212人,占83.3 %,判处拘役的有235人,占17.5%。二、醉驾行为上升的原因比拟复杂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相

6、伴而生的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辆行为也不断上升。2009年,威海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595363辆,而2013年底的机动车保有量为743948辆,5年共增长24.9%,年均增加机动车29717辆,年均增长率为5.7%。其中汽车保有量上升更为明显,由2009年的264279辆增加至2013年的486914辆,5年共增长84.2%,年均增加44527辆,年均增长率为16.5%。(二传统酒文化影响较深。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走亲访友、婚丧嫁娶、应酬接待等活动均少不了酒。胶东地区又以豪爽、好客闻名,酒宴聚会为了尽兴,总想出各种方法劝酒或者强迫别人喝酒,驾驶者往往为了顾与情面喝酒,往往前脚出酒店,后脚就上车驾

7、驶车辆,造成醉酒驾驶行为的发生。三对醉酒驾驶的宣传不够。“醉驾入刑三年多来,尽管相关部门都开展了一些法律宣传,但宣传力度依然不够大,宣传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样,未能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认知,尤其是身处农村、工厂的人员由于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缺少有效的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对危险驾驶罪往往不甚了解,导致发案率较高。四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普遍抱有幸运心理。许多驾驶员对法律法规缺乏足够了解,没有把醉驾行为上升到构成犯罪的高度来认识,没有公共安全意识。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时,人们对酒驾相当注意,酒驾、醉驾行为明显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的思想逐渐放松了。尤其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驾驶员,即使知道醉酒驾

8、驶的严重后果,仍抱有幸运心理,认为一如此自己的驾驶技术过硬,只要小心驾驶、注意安全就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二如此就算交警追究也不一定查到自己身上,往往酒后驾驶冒险一搏,造成酒驾、醉驾行为的发生。五对醉驾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震慑力不强。醉驾案件虽大局部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但案件从侦查、起诉到判决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此间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本都采用取保候审措施,局部外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常负罪潜逃,逃避法律制裁。在司法实践中,全市法院对被告人适用缓刑的比例较高,达到83.3 %。一些非公职人员身份的驾驶人员往往认为只要不限制人身自由、不判实刑就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从而对判缓刑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心理

9、既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又提高了醉驾行为的发案率。三、几点建议预防醉驾行为的发生,关键要提高全社会对该类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醉驾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共同遏制醉驾行为滋生的土壤。一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确定宣传重点。将农民、摩托车驾驶人员以与中青年列为重点宣传对象,将车站、饭店、KTV、重点路段等作为重点宣传场所。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广播等媒体和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让广阔群众加深对“酒驾、“醉驾严重后果与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用手机短信建立“塔形宣传架构。宣传者由交巡警发起,客户群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

10、乡镇街道、重点交通某某人员等组成,再由这些单位或个人建立更下层客户群发送交通安全短信,达到“人人受益目的。三是强化商家的提示义务。在酒店、餐馆、公共停车场、酒吧与其他娱乐场所的醒目位置X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等温馨提示或宣传画,友情提示饮酒者和醉酒者请勿驾车,不断增强警示作用。二加大打击力度。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建议公安机关严格执勤执法,形成严管常态化,加大对酒驾、醉驾行为的排查频率和密度,将日常检查整治与集中专项整治相结合,对醉驾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罚一起,促使驾驶人员放弃幸运心理,强化公共道德和公共安全意识,自觉约束酒驾、醉驾行为。二是建立醉酒驾驶案件速办机制。建议公检法三机关召

11、开联席会议,理顺醉酒驾驶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审理等流程,加强案件由立案侦查到判决执行各个环节的衔接,建立快速、准确处理的联动机制。三是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结合具体案件酒精含量、时间、酒驾次数、环境、地段等因素,综合评价醉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制定统一的量刑标准。对两高、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假如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八种从重处罚的行为,要依法从重判处,同时减少缓刑的适用比例,始终保持对醉驾行为的高压态势。三建立惩戒联动机制。一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醉驾人员,要依法吊销驾驶证;对同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要取消终身驾驶资格。对醉酒驾驶的公职人员,除判处刑罚外,要建议有关单

12、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在企业工作的醉驾人员,要依照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建议用人单位解除与醉驾者的劳动合同,增强驾驶人员对法律的敬畏意识。二是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强化与保险、银行的机构的协调联动,建立针对醉酒驾驶行为人的机动车保险费率浮动制度,提高其保险费率,并由银行采取记入个人不良信用记录、降低行为人信用等级等措施,提高危险驾驶的某某本钱,从而达到遏制危险驾驶犯罪的目的。四倡导积极健康的酒文化。要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酒文化,引导公民树立健康饮酒、适量饮酒的理念,切实改变劝酒、派酒的不良风俗习惯,不仅需要主人一方少劝酒、多劝阻,还需

13、要开车一方坚持原如此,自觉拒绝饮酒,或者以茶代酒。同时,要加强饭店、娱乐场所的提醒责任,对开车前来消费的顾客与时劝止酒后驾车行为。通过多种方式,使“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社会形成禁止酒驾、文明驾车的浓厚气氛。五建立规X的代驾机制。在短期内无法扭转传统饮酒习俗的情况下,建议积极引导和扶持代驾行业的开展。一是确定代驾主管部门。明确交通行政管理机关是代驾公司的主管部门,对代驾公司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与诚信等进展监视管理。二是建立代驾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代驾公司档案,采用科学的手段加强管理,加强对代驾公司的监管。三是制定规X的机动车代驾服务合同。合理界定代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

14、代驾纠纷的发生。四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统一代驾收费标准,公布主管部门的投诉举报 ,随时承受投诉,加大对扰乱正常代驾市场的“黑代驾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代驾业的监管。自20*年5月1日施行一年多以来,我市政法各部门一直对醉酒驾驶保持严打态势,稳妥地处理了一批“醉驾犯罪案件,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醉驾入刑威慑力初步显现,但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对我市20*年5月至20*年10月法院审理的危险驾驶犯罪案件进展了梳理,对该类案件的特点与成因进展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减少“醉驾以与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推动形成安全、文明的交通秩序。一、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根本情况一月收案数稳定,总数居高

15、不下。20*年5月至20*年10月,共受理危险驾驶犯罪案件75件,占刑事收案数的6.78%,仅次于盗窃和交通肇事案件。从每月的收案情况看,收案数稳定,波动不大,仅4月份收案数为11件,其余月份一般维持在5件左右。二全部适用实刑并处罚金。75件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判处1至6个月拘役且并处1000元至6000元不等罚金的为75件75人,实刑适用率为100%。其中,判处3个月以下的为58件,占77.33%;判处3个月以上的为17件,占22.64%,最高判处5个月且只有2件。从与其他地区法院相比而言,我市危险驾驶犯罪案件量刑相对偏严,缓刑根本不予适用。如课题组在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地法院考察时,当地法院缓刑比例较高,平均超过40%,而某某地区局部法院如#法院缓刑适用率高达80%。三审判周期短,服判息诉率高。危险驾驶犯罪案件进入法院后,平均审理天数仅为2天,且被告人一般均主动认罪,所判案件无一起上诉、信访。服判息诉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危险驾驶犯罪根本属于现行犯,证据比拟容易固定,且法官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少,不易出现被告人感受强烈的量刑失衡问题。二、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特点与原因分析一犯罪主体“主角。从被告人的身份情况看,农民56人,占74.67%,个体工商户6人、企业职工8人,公职人员2人,企业老板3人。2.犯罪主体根本为男性。从被告人的某某情况看,75名被告人中男性72人,女性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