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457313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与反思执教 :许广玲 江南新村第二小学教材版本:粤教科技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背景分析本课选自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一课“电路的研究”。教材内容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主要指导学生在认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成的回路;活动二“开关装在哪里”是认识开关的作用;活动三是引导学生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并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该课计划分三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由三部分组成:(1)任务驱动:通关游戏提出问题;(2)任务一:让一个灯泡亮起来;(3)任务二: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让灯亮起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

2、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行了,但是,“用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看似简单的任务,他们大多不能成功地完成,因为他们认为 “电源与小灯泡连接上甚至是插在一起就能亮起来”,这是他们的前概念。本设计从五年级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以“通过经历用导线、电池、小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体会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成的回路。”为核心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对结构性材料的操作与思考,从而对“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成的回路”这一科学知识的认知,实现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材料;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过程与方法:能够用导线、电池、

3、小灯泡连成一个简单电路;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连接方法(并连和串连)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学会用简图记录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归纳出电路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教学难点:能够从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归纳出电路的特点。教学策略:本课基本按照教材的思路来设计,同时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对每个活动环节进一步细化。1.任务驱动许多学生都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游戏活动,也知道如何玩这个游戏,问其原因,学生大多从导电的角度去考虑,本设计把教材的卡通人物的话改为

4、“为什么金属环不碰金属丝,灯泡就不亮呢?”,学生就会从电路的连接与断开的角度来思考,然后沿着学生的思路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就显得更顺理成章了。2.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前概念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路的知识,日常生活经验告诉他们,把用电器插上电源就可以工作了,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把电源与小灯泡连接上灯泡就能亮起来,这是学生的前概念,要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知,首先要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再引导学生比较小灯泡不能发光的连接方法与与能发光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自我修正原有的想法,对回路有了初步的认知。3. 在完成新任务的过程中自我构建科学概念学生会想到很多种连接方

5、法,我设计了让学生对连接方法进行二分法分类的环节,并让学生“寻找每个灯泡的回路”,便会发现串联只有一个回路,而并联中每个灯泡都有各自的回路。从而发现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初步构建起电路的概念。然后,又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如果从以上两接中,取掉其中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还会亮吗?”,进一步加深对的回路认识。教学准备:教师: 通关游戏机 灯泡 开关 导线 电池 课件 等。 学生:灯泡 导线 电池 开关 小灯座 电池夹 记录单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时间任务驱动演示教材驱动活动:小游戏通关提问:为什么小金属环不碰到金属丝,灯泡就不会亮?引出课题:如果电到了灯泡,灯泡会亮吗?这节课我们

6、一起来想办法让灯亮起来。个别学生参与游戏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任务3分钟任务一: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1、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1)出示材料:灯泡、导线、电池你怎样连接这些材料使灯泡亮起来?请把你们的方法画下来。2)提问:你能用手比划一下,你的连接方法中,电流是怎样走的吗?2、演示正确的连接方法谈话:能将老师的连接方法用图画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3、比较不同的连接方法提问:“灯泡不亮”与“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呢?4、小结:(出示小灯泡结果图)灯泡里面的灯丝连着两根接线柱,两根接线柱一根连着灯泡下面的接线点,一根连着灯泡下面的铁皮。(动画演示简单电路)当小灯泡发光时电流从电池的正

7、级出发,经过导线、灯丝,再通过导线流向电池的负极,这样电流在里面不断的流动,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这就是一个简单电路。5、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及短路、断路现象(示图)在简单电路中没有了用电的小灯泡,电流会迅速的流动,电池很快就会没电了,这就是短路。(出示通关游戏机)而为什么通关游戏机中金属环不碰到金属丝小灯泡就不亮呢?这时原来的回路断了,我们称这种现象叫断路。边想边做边记录。将实验记录单板贴在黑板上。边比划变说出想法画出连接方法。观察比较,从多种方法中发现小灯泡能否发亮是因为连接能否形成回路。利用回路知识解释,铁环不碰到金属丝就不会形成回路,灯泡就不会亮。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引导学生从前概念出发

8、认识简单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初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15分钟任务2: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1、 尝试使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1)提出问题:如果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应该怎样连?你能试出多少种不同的连接方法。2)汇报交流: 提问:如果把这些方法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为什么?谈话:谁能说说这两类连接方法中,每个灯泡的回路在哪里?讲述并板贴:我们把两个灯泡在同一个回路中的连接方法叫串联,把两个灯泡各自有自己的回路的连接方法叫并联。2、迁移运用:在串联和并联这两种连接方法中,如果我们取下其中一只灯泡,另外一只灯泡还会亮吗?3、验证并小结(教师演示):取下并联电路中的一个灯泡,另外

9、一个还在亮。取下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灯泡,另外一个不亮了。看来要使小灯泡发光一定要形成回路。分组实验,用图画记录每种连接方法各小组将实验记录单板贴到黑板上观察与思考预测并说出理由通过经历两种连接电路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任何电路都要形成一个回路。20分钟引申刚才许多同学为了省电把导线拔了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控制灯的亮灭吗?开关在电路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电路中如果加装开关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回答在本节课的内容学习结束后引出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2分钟附:板书让灯亮起来 课后反思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把学生从认为 “电源与小灯泡连接上甚至是插在一起就能亮起来”这一前概念,发

10、展到“使小灯泡亮起来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这一教学设计我前后经历了几次试教,每次试教都是一次学习与提升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学校里从没有接触过电路知识,仅有的生活经验是插电源,因此我从学生的这一前概念出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使小灯泡发光的方法,学生的尝试都是没有发光的。如何在学生这一原来基础上发展呢?于是我想到了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不亮的方法和亮的方法让识回路。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又给出一条适当小学生思考的方式。但在每次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即使是同一个年级,每个班的学生在表达习惯和理解力上也有差异,科学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前概念上生成新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

11、句引导语一定要清晰准确,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否则一句不恰当或指向性不明确的问题都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不断改进的。课例点评(点评者:曾小兰)以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本课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驱动性“任务”,如“完成通关游戏”、“让一个灯泡亮起来”、“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提出的这些“任务”是具有兴趣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仅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促使学生从各方面去考虑任务解决的途径,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初步构建起

12、电路的概念,同时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以概念发展推进探究活动本案例非常关注学生具有的前概念对本课学习的影响,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前概念(电源与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能亮起来),通过自己动手“让一个灯泡亮起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电源与灯泡已经连起来了,为什么灯泡还是不亮?),然后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再次动手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灯泡亮与不亮”在连接方法上的区别,从而初步形成回路的认识,接着,再通过完成“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这个任务,学生对电路的认识从“电源与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能亮起来”发展到“电源不仅要与灯泡连接起来,还必须形成闭合的回路,灯泡才能亮起来”,显然,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自我修正了前概念,达到了概念发展的目标。以迁移运用掌握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运用是学习科学概念的目的,也是检验科学概念掌握情况的重要标志,还是加深对科学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本课例设计了“在串联和并联这两种连接方法中,如果我们扭下其中一只灯泡,另外一只灯泡还会亮吗?”的活动,让学生运用电路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同时在运用过程中对科学概念理解上的缺陷能暴露出来,能让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进一步地加深和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