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无轨电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54605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无轨电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福州无轨电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州无轨电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无轨电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条公交线路“养活”一家公交公司 无轨电车”见证”福州城市公交变迁 本报记者 黄欣达福州市建成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福建省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于1983 年 9 月 29日在福州市建成通车。这条电车线路南起台江广场,北至火车站,全长8.35 公里。图为福州市民排着队、秩序井然地乘坐无轨电车。 新华社记者顾新生摄 播发时间: 1983-09-29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两截车厢、车顶拖着两条长“鞭子”,在福州人好奇的眼光中,无轨电车开始了福州“首演”。 于是许多市民全家出动,早早守候在车站,就是为了坐一回无轨电车。80 年代直至90 年代中期,因为公交线路较少,在五一五四路这条主干道上,无轨

2、电车是人 们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甚至有人说,正是无轨电车“养活”了当时整个公交公司。文档收20 年后再次谈起无轨电车,作为福州第一批无轨电车司机王少聪依然充满兴奋,彷佛又回 到了锣鼓喧天的1983 年 9月 29 日,无轨电车在福州正式通车的那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 通车第一天车车人满为患王少聪告诉记者,通车那天不仅举行盛大仪式,在电车车头装饰了大红花,连开车的司机胸 前也佩戴上大红花。这样的“规格”,当时只有在评先进的庆功会才能享受到。文档收集自网络, “福州人喜欢好奇,对无轨电车更是如此。为了坐趟电车,许多人一大早就到车站排队,而 且是全家出动。”王少聪说,“第一天每车都是满车,百多名

3、乘客挤满了车厢。乘客虽多,大 家却十分遵守公共交通秩序,都是排队上车。电车上,电车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特别稳, 没有什么噪音是乘客对电车的一致评价。那时大家对无轨电车充满好奇,因为谁都没坐过, 乘坐后就显得特自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80年代初期,福州是仅有几个还未开通无轨电车的省会城市之一。当1981年 11月24日, 福州市政府办公会议作出兴建无轨电车决定后,福州人已在期待通车。同时因为杭州无轨电 车的路线名为51路,所以把福州的无轨电车线路也称为51 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乘坐无轨电车自豪,能驾驶无轨电车同样也自豪。在王少聪看来,当时对无轨电车驾驶员的选拔其考

4、竞争之激烈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按照计划,公交公司将派遣 56 名员工赴杭州培训无轨电车驾驶技术。 因为无轨电车是当时的“热门”,没有人开过,全公司的人感觉好玩好奇,大家都想去。于 是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条件,必须是先进职工,且符合一定的身高标准才能报名。文档收但即使这样,报名人数还是超过了派遣人数的10 倍。 最终经过路队、公司的层层选拔,才确定了人选。 “选上以后自己就觉得很光荣,因为我们是福建第一批无轨电车驾驶员。”王少聪说。 一条公交线路“养活”一家公交公司 培训是艰苦的,因为与汽油车比起来,无轨电车操作是简单,只有电门和刹车,而不像汽油 车还有离合器,挂档等操作麻烦。文档收集自网络

5、,仅用于个人学习 但看似简单,驾驶平稳却很有技术。“由于电车是通过集电杆,与电线联系,为此电车行驶过程中左右摆动不超过4.5 米,只有 车开的稳路线直,集电杆才不会脱落。要不然乘务员就要经常跑上跑下的为调整脱落的集电 杆。”王少聪一边说一边还给记者打起了比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据王少聪介绍,当时无轨电车每3 站车费0.04元,从起始站到终点站全程一共16个站点只 要 0.16 元。由于当时公交线路比较少,繁华的五一五四路上,只有这么一路无轨电车,无 轨电车也成为当时这条主干道上,人们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加上无轨电车十分方便,2、3 分钟就有一部,所以从台江直抵火车站,每趟都是满车

6、。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因此,30 部无轨电车运营收入却占到当时公交运营收入的 70%以上,以至有了“无轨电车 养一个公交公司”这种说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更多的公交车投入运营以后,分散了无轨电车的人流,而与汽油车相比 无轨电车又存在机动性不太好,容易掉“辫子”的缺点,慢慢地这个承载无数福州人公交梦 想的交通工具终于在2001 年走进了历史舞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福州公共交通事业也在朝着更便捷功能更丰富方向发展。公交专线将功能化 今年福州市政府刚刚出台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根 据意见,2010 年,市区公共交通占城市交通总出行比重的25%以上,市区公交线网密度 达到 3 公里/平方公里,万人拥有公共汽车不低于11标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并计划陆续新辟服务居住区、工业园区、高教园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公交线路;开设上下 班高峰接送线、夜间通宵线、区间快速线、旅游观光线、居民区专线等不同功能的公交专线。在市区道路应设置公交专用道(或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争取3 年至 5 年形成完善便捷的公 交专用道网络。市政府将为大力发展公交予以财政优先支持。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电子站牌系统、出行信息 服务系统等智能化交通系统等建设都将有专项资金补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