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物理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453974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4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册物理教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电压 电阻一、电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教学重、难点】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各小组按照图片所示进行实验,看看你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二、合作探究,学习知识1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教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4-5页电压部分相关知识,解决如下问题:问题展示:我知道了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单位以及单位转换了么?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压呢?学生:A、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B、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C、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D、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它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教师:A、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B、板书电压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2小组合作,学习测

3、量电压A、观察电压表教师:测量电压用电压表,现在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看谁能说出它由那些部分构成的呢?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B、连接电压表教师:同学们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展示: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并纠正学生表达过程的错误和不足。3学会读数并动手测量电压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那谁知道如何进行读数呢?学

4、生:学生自愿回答(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全面的回答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进行读数)教师:选小组代表回答如何进行读数。板书读数的方法:教师:现在各小组利用现有的器材按照下面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测量出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伏?看那一组做的最好?学生: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三、课堂检测1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2完成题纸中的内容。【小 结】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3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呢?【课后活动】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

5、电压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2、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难点】1、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2、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1、 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 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电源两

6、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进行新课: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学生猜想: Ua=Ub=U UaUb=U (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b两端的电压Ub电源两端的电压U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教师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UU1U2(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 (2)、设计实验:把电压

7、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b两端的电压Ub电源两端的电压U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电阻【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

8、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重、难点】电阻的大小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 试验: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符号:R单位:欧姆(欧)()其他单位:千欧(k) 兆欧(M)1k1000 1M106(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

9、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是长度、横截面积,还是材料、温度?(2)设计实验(3)实验器材:导体电阻影响因素示教板一个、电流表一块、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4)实验过程:将示教板上导体A的两端接入如书所示的电路中,测出A中通过的电流。将测量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5)得出结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3、导体、绝缘体导体 绝缘体4、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

10、学反思】四、变阻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教学准备】教师:滑动变阻器、可调台灯、电位器。学生:滑动变阻器、铅笔芯、灯座、小灯泡、3V电源、开关、导线、实验报告单(共计12组,每4人一组。)【教材教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课时】

11、1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二、变阻器原理的学习:(约5分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实验探究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方

12、案目的(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导线间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交流评价让学生动手完成并在小组相互交流,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三、学习正确使

13、用变阻器变阻器结构的学习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教师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符号: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四、变阻器的实际运用油量表【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七章 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