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4521012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基本知识,一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主讲教师:孙志明第一篇消防根基知识第一篇消防根基知识引言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是常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之一。人们对火灾危害的认识由来已久,如何运用消防技术措施防止火灾发生、迅速扑灭已发生的火灾,一直是人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篇消防根基知识消防技术中涉及的防火工程技术和消防安全设计与管理方法等内容,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理论,这就要求从事消防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要认真研究火灾规律和特点,掌握必要的消防根基理论与技术手段,增强对火灾发生机理的科学认识,鉴别火灾现象,并能对消防根基知识的应用研究成果、工程应用领域和开展前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燃烧根基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燃烧方式与特点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及燃烧过程等最根基、最本质的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一、可燃物图111 着火三角形助燃物氧化剂可燃物引火源温度第一节燃烧条件二、助燃物氧化剂三、引火源温度四、链式反响自由基图1-1-2着火四面体燃烧过程中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响自由基第一节燃烧条件因此,完整地论述,大局部燃烧发生和开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响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

3、四面体来表示,如图1-1-2所示。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一着火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2自燃1化学自燃。例如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响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2热自燃。如果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这时着火发生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自燃。二爆炸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爆炸最重要

4、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是指化学爆炸,关于爆炸的具体分类及其特点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气体、液体、固体物质的燃烧各有特点,通常根据不同燃烧类型,用不同的燃烧性能参数来分别衡量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的燃烧特性。一闪点表1-1-1 常见的几种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闪点名称闪点名称闪点汽油-50二硫化碳-30煤油3874甲醇11酒精12丙酮-18苯-14乙醛-38乙醚-45松节油35第二节燃烧类型二燃点1.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外表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

5、为燃点。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常见可燃物的燃点见表1-1-2。表1-1-2几种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物质名称燃点物质名称燃点蜡烛190棉花210255松香216布匹200橡胶120木材250300纸张130230豆油220三自燃点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自然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不安全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不安全性就越大。常见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燃点见表113。 表1-1-3某些常见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 物质名称自燃点氢气400丁烷405一氧化碳610乙醚160硫化氢260汽油530685乙炔305乙醇42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不

6、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不安全性就越大。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一、气体燃烧二、液体燃烧三、固体燃烧一、燃烧产物的概念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一高聚物的燃烧产物二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1木材的燃烧产物表1-1-4木材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生的气体组成气体成分体积分数,温度CO2COCH4C2H4H2 300 56.07 40.17 3.76 400 49.36 34.00 14.31 0.86 1.47 500 43.20 29.06 21.72 3.68 2.34 600 40.98 27.20 23.42 5.74 2.

7、66 700 38.56 25.19 24.94 8.50 2.812煤的燃烧产物三金属的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来源主要的生理作用短期10min估计致死浓度ppm纺织品、聚丙烯腈尼龙、聚氨酯等物质燃烧时分解出的氰化氢HCN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350纺织物燃烧时产生二氧化氮NO2和其他氮的氧化物肺的强刺激剂,能引起即刻死亡及滞后性伤害200由木材、丝织品、尼龙燃烧产生的氨气NH3强刺激性,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1000第四节燃烧产物来源主要的生理作用短期10min估计致死浓度ppmPVC电绝缘材料,其他含氯高分子材料及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HCI呼吸刺激剂,吸附于微粒上的HCl

8、的潜在不安全性较之等量的HCl气体要大500,气体或微粒存在时氟化树脂类及某些含溴阻燃材料热分解产生的含卤酸气体呼吸刺激剂 约400HF 约100COF2 500HBr含硫化合物及含硫物质燃烧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强刺激剂,在远低于致死浓度下即使人难以忍受500由聚烯烃和纤维素低温热解400产生的丙醛潜在的呼吸刺激剂3010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到达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病症。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

9、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病症和肌肉调节障碍等。一氧化碳对人的影响见表116。表1-1-6一氧化碳对人的影响影响情况CO浓度ppm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其中工作8h的允许浓度50暴露1h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4005001h暴露后有明显影响的浓度6007001h暴露后引起不适,但无不安全病症的浓度10001200暴露1h后有不安全的浓度1500200035在1h内即会致死的浓度4000及以上50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4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

10、性主要表达在哪几个方面。第二章火灾根基知识第二章火灾根基知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以及灭火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火灾根基知识主要包括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是灾害的一种,导致火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许多人为因素。掌握火灾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特性,是了解火灾规律、研究如何防范火灾的根基。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 基本术语第一局部?GB 5907-1986,火灾是指

11、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以下不同的方式进展分类。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 6类。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C类火灾: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火灾。D类火灾:金

12、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例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灾。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9日公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13、,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圳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能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三、火灾的危害一危害生命安全二造成经济损失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五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事故都有起因,火灾也是如此。分析起火原因,了解火灾发生的特点,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技术措施,有效控火,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一、电气二、吸烟三、生活用火不慎四、生产作业不慎五、设备故障六、玩火七、放火八、雷击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