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452073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单位: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设计单位:长沙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0五年一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11.2编制依据11.2.1法律和法规11.2.2标准和规范11.2.3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31。3编制目的31。4编制原则31.5编制范围及内容4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52.1自然地理条件52.1。1地理位置52.1.2地形地貌62。1。3气候气象82。1。4水文水系92。2建设条件92.2。1交通条件92。2.2配套条件92.2。3供水条件10第三章污染现状及建设思路103.1区域现状及工程量103.2治理思路

2、13第四章总平面布置134.1布置原则134.2平面布局144.3 竖向布置14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145。1山体裂缝治理145.2生态恢复方案155。2。1处理方式确定155。2。1 A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195.2.2 C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215.3排水工程技术245.4恢复植被类型选择28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306。1设计依据306.2环境保护标准316。3环境保护范围316.4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316。5二次污染及环境风险防范336。5运营期环境影响36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377.1安全与卫生概述377。2标准及依据377.3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387。4安全技术措

3、施407.5卫生防疫措施417。6消防安全措施417。7安全与卫生管理42第八章项目组织实施428。1实施原则与步骤428。2项目实施管理机构438。2.1机构职能438。2。2组织机构448。3项目建设的管理45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5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性质:新建资金来源:国拨和自筹建设单位: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计划工期:120日历天设计单位:长沙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2编制依据1.2。1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4、年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2005年4月);(7)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1.2.2标准和规范(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2)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2008);(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

5、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62001);(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1) 拦砂坝标准图集(04J008);(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4) 防洪标准(GB50201-94);(15) 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湖南水利厅1984年);(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6、-2007);(1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2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2001);(22) 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标准。1。2。3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1) 湖南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招标编号:TPPCG(2014)329);(2) 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承包人建议书;(3) 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1。3编制目的本治理方案需对现

7、有矿山的塌方、滑坡、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治理 与防治措施,然后制造适应植物的生长环境,再种植适宜的植物,恢复 矿山原有样貌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种植的植物能够长期生长.1.4编制原则(1) 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 从用户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工程设计必须符合 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2) 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区域发展相 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安全合理处置区域内废石并进行生态恢 复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 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工艺,确保边坡的稳 定及生态恢复效果,

8、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外技 术成熟、运行可靠、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4) 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各治理区域的具体情况,坚持因 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选用当地适 生的植物品种,提高措施布设的适宜性.(5) 景观协调的原则.本工程生态恢复措施的配置应与周边环境相 协调,做到“适地适树“以人为本,植物措施的配置应草、花、灌、乔 合理搭配。(6) 综合利用的原则.对本工程施工过程开挖的土石方,做到尽可 能多的调运得以利用,以减少弃土弃渣占地产生水土流失。(7) 治理过程中不新增污染、避免治理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带 来的“二次污染”的原则,即方案的实施尽量

9、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8) 治理过程中规避环境及人员风险的原则,即地形条件,避免 在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山体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环境污染 事故。(9) 经济实用、易于实施的原则,即根据现有生态破坏现状,提 出的方案应投资最少,长期有效且实施过程中易于操作。1.5编制范围及内容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对矿区内因生产导致的塌方、 滑坡及水土流失等现象进行治理,在确保场地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对 区域内塌方、滑坡及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生态恢复,项目主要包括以下 工程:(1)矿山山体裂缝治理。对矿区山体已形成2条山体裂缝进行治理。在裂缝处挖槽,深 50cm,左右宽30cm,采用小而细的沙壤土或石渣填

10、塞裂缝至槽底, 后用三七灰或砼土填压槽口,填压后需整平地表,防止雨水汇集于裂缝处,裂缝治理。(2) 生态修复治理对A、C区域内废石堆边坡进行修整处理,将松散废石转移至区 域底部,并对底部废石进行修整,修筑挡墙,确保边坡稳定。A区域、C区域西侧上部区域、C区域中间区域、C区域东侧区 域挡墙以上高差每上升15m设置一道生态袋,生态袋内种植爬藤植 被。C区域西侧下部区域,则进行场地修整,调整边坡坡比不大于1: 2,边坡采用网格梁植被护坡及三维网植被护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 态恢复。(3) 排水工程对C区域中下部坡度较缓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并采用网格梁植 被护坡,网格梁设过水面,可有效导排雨水.A区域及C

11、区域底部设排 水沟,导排雨水,顶部设挡水墙、截水沟,截流雨水,避免雨水冲刷 坡面。(4) 其他配套工程修建相应的施工道路、建筑等配套辅助基础设施。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2.1自然地理条件2。1。1地理位置宜章县位于东经11237,11320,北纬2453,2541之间,地 处湖南省南端,东邻汝城县、广东乐昌市,南邻广东乳源县、阳山县, 西接广东省连州市、湖南临武县,北接郴州市北湖区、资兴市,全县 边境长392公里,其中与广东交界长达225公里,古称“楚粤之孔道。瑶岗仙镇位于宜章县县境东北部,海拔高度623米。距县城47 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 0。9万人。镇政府驻上坪坳。通公路。 辖建

12、新、永红2个居委会和瑶岗仙村委会.瑶岗仙镇企业有钨矿、炼 砷厂等。有色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建有中国有色金属总公 司瑶岗仙钨矿。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下图:图21项目地理位置图2.1。2地形地貌宜章县境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个方 向向中部和东部倾斜。东面长策乡仙鹅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骑田岭 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境内 最高点。南部莽山一带一般都在海拔700米以上,高于1000米的山峰 有106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5座,山势陡峭,深谷幽暗.西 北和东北部的山地海拔一般都在600米以上,高于1000米的山峰有35 座,其

13、中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10座。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岗地平 原次之,海拔一般都在500米以下.东部海拔200-400米,最低点是 东面的栗源镇老坪山村高车,海拔155米,为境内最低点。最高与最 低点相比,高差1747。3米,全县地形平均比降44.2%。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系纵横,溪谷交错,地表切割破碎,山地、 丘陵、岗地、平原俱全。根据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报告:全县山地 面积185.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7。68%;丘陵面积80.52万亩, 占25.04% ;岗地面积17.37万亩,占5.41%;平原面积32.95万亩, 占10.26%;水域面积5。18万亩,占1。61%.各类地貌分布,

14、大体上是 从南、北部向中部,从西部向东部,形成中山一中低山一低山一丘陵 一岗地一平原的逐级过渡,具有山地丘陵面积大,岗地平原面积小的 特点和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呈阶梯状分布的规律。地貌有物质组 成按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面积242.43万亩,占 全县总面积的75。43%,其中石灰岩面积146.69万亩,占全县总面 积45.64% ;红岩面积30。76万亩,占9.57%;砂岩面积32。03万亩, 占9。97%;第四纪松散堆积物面积32。95万亩,占10。25%;岩 浆面积68。69万亩,占21.37%;变质岩面积5。11万亩,占1。59%。县内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区、丘陵盆地区和中

15、山区:山地丘陵区:该区位于县境北东部,包括城关、白石渡、杨梅山、 瑶岗仙、城南、太平里、沙坪、赤石、平和、里田、长策、新华等乡 镇,以及骑田岭林场、柑橘场、种牛场、渔场、农科所,还有梅田、 麻田镇的少部分地区。面积125。6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09%。 其中:山地面积87。28万亩,占该区总面积的69.47%;丘陵面积21.18 万亩,占16.87%;平原面积10.12万亩,占8。06%;岗地面积4.33万 亩,占3。44%;水域面积2.74万亩,占2.19%。丘陵盆地区:该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迎春、黄沙、一六、浆水、 长村等乡镇和梅田、麻田、岩泉、栗源、东风、天塘、笆篱等乡镇的 大部分村、组,以及太平圩果木场、黄沙林科所、一六良种繁殖场。 面积121。1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7。7%。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