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452068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1.3(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中合华(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1年3月目 录卷首语11建设目标与内容21.1建设目标21.2建设规划31.3本期建设内容42服务平台设计62.1设计原则62.2设计方案72.2.1设计依据72.2.2我国农产品交易流通领域的现状82.2.3服务平台的总体方案102.2.4农产品交易信息发布及监控中心142.2.5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主要功能172.2.6实体批发交易市场管理系统222.2.7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云服务的应用242.2.8首期实施应用253网络系统设计263.1设计原则263.2设计方案273.2.1设计依据273

2、.2.2网络总体结构273.2.3管理中心网络建设283.2.4网络管理293.2.5QoS保障304主机存储系统304.1设计原则304.2设计方案324.2.1管理中心325信息系统安全355.1建设目标355.2设计方案365.2.1设计依据365.2.2物理安全365.2.3网络运行安全365.2.4信息安全386土建及配套工程416.1机房工程416.1.1设计依据416.1.2设计方案426.2多媒体显示系统476.2.1设计依据476.2.2设计方案486.3综合布线工程536.3.1设计依据536.3.2设计方案546.4交易大厅弱电配套系统546.4.1设计依据546.4.2

3、设计原则556.4.3设计方案566.5其他弱电配套系统586.5.1安防子系统586.5.2门禁子系统606.5.3背景音响及紧急广播系统657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概算717.1服务平台717.2信息系统支撑平台727.2.1网络安全系统727.2.2无线覆盖系统727.2.3主机存储系统727.3土建及配套工程737.3.1批发市场分机房(含弱电间)737.3.2交易大厅弱电配套系统747.3.3多媒体显示系统747.3.4综合布线系统747.3.5安全防范系统757.3.6门禁管理系统767.3.7背景音响及应急广播系统767.4建设概算汇总表77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综

4、合服务平台卷首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吃饱、吃好,是“人民幸福”的基础保证,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我国的农产品安全(数量与质量)保障,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配套法规及规章的出台,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已进入依法监管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农产品数量安全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突出,所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努力扩大农产品生产,满足市场供应就越来越重要,而作为其实现保证的订单农业,农业金融,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科学的定价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农产品资源

5、的科学合理配置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将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完成国家领导交付给我们的历史任务! 总思路是:以自建信息平台为基础,以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交易为依托,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落点(系统内市场优先),实现网上虚拟市场交易与网下实体市场相融合,一方面,满足产区农产品的全国销售,另外一方面,满足销区市场的供应,满足全国农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1 建设目标与内容1.1 建设目标我国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流通供应链上,存在着大量的批发、转批环节使得整个流通环节上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使得供应链上的不同环节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

6、。同时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中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的程度也很低,使得我们对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足,也做不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同时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全国成规模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超过4000多家,通过批发交易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超过农产品交易量的60%以上。所以,我们需要提升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管理规范,采用先进的RFID、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及云计算服务等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纽带作用,并整合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增值服务企业,打造一个能够覆盖农产品流通完整供应链、拥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7、体系的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并最终构建今后能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根据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的思路,结合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方面的实际需求,在现有应用的基础上,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系统内上下、内外的;全面的、多层次的、实用可靠的网络平台,实现同全国范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互连互通、数据共享、统一信息发布为宗旨、促进和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努力提高整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工作效率。在安全、稳定的网络平台基础上,以应用为核心、以业务为导向,建立先进、实用、可扩充的农产品服务平台,进一

8、步提高整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根据系统总体建设目标,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将采用先进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通过对原信息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及资源扩充的方法实施信息系统建设。1.2 建设规划建设周期为5年(2011年至2015年),分3期进行实施。第一期(2011年至2012年12月),主要进行一系列硬件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部分基础应用软件、数据资源的前期需求调研开发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此外,通过对前期若干个核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整套模块化、标准化解决方案。第二期(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利用移动手持终端

9、,通过无线局域网实现市场内部业务人员移动办公,主要实现邮件收发和短信推送。另外,进一步加强应用软件、数据资源平台的收集、开发、完善和优化工作。第三期(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主要进行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平台的全面整合,建立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并在已积累的海量数据上,实现决策支持,并逐步形成全国农产品的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网上交易中心。项目建设的每一期都将完成分阶段的竣工验收和培训工作。1.3 本期建设内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并分步建设实施:1、系统运行的配套环境的建设中心机房(分机房工程):机房装饰

10、、电气、消防、安保、门禁、UPS、暖通、专线接入以及机房布线系统;交易大厅弱电配套系统:采用先进的视听系统设计理念,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具有一定性价比的产品,并可以配合其他信息自动化系统(如:视频会议系统、培训教学),构建成一个全新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环境,为用户提供各种会议、演示、培训、视听等功能,推动电子政务和信息交流的应用。多媒体显示系统:通过在市场内特定区域部署大屏幕和多媒体信息发布终端,不仅能实现包括常规业务服务,如业务介绍、流程指南等,也包括产品销售服务,如新业务宣传、产品广告、促销信息以及行情信息滚播等。农产品交易市场综合布线系统:做到每个实体铺位有信息接入点,支持数据、话音、视

11、讯和多媒体等信息的传输通讯。2、构建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环境 基于Internet服务于覆盖全国的各个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广域网应用环境; 各个农产品交易市场网络环境的建设,包括:数据、语音以及无线信号的全市场覆盖; 信息系统运行的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的构建; 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 基于满足整个网络、信息安全要求的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网络环境体系的建设,将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沟通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下、内外的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平台,并实现与其他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满足业务数据高速处理的需求以及信息交流网络化的要求。3、根据整合和开发相

12、结合的原则,提升和拓展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批发交易市场的全覆盖交易服务平台由完整的农产品网上交易服务平台、物流协作服务子平台、质量安全服务子平台和若干个为实体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服务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管理系统组成。4、决策支撑平台的建设,为决策用户提供帮助平台将建立以下各种数据库: 农产品信息数据库 生产基地信息数据库 农产品供需信息数据库 农产品宏观分析数据库平台针对以上的各类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库,方便查询和检索,同时可以对以上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具有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2 服务平台设计2.1 设计原则在系统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六个原则:1、易升级保证系统交付后,用户所需的新功能

13、可以在不影响现有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并部署完成。2、易扩展保证系统交付后,可以通过添加硬件或设备的方式提高系统的承载能力及处理能力,包括提升软件的执行速度;3、易连通即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避免意外事故造成用户面临软件“罢工”的问题;4、易使用保证软件的标准界面,用户只要熟悉操作系统及其它常用软件,就可以快速学会本系统的各个软件模块,无需特殊培训;5、易维护可以轻松地管理与维护整个系统,无需太多复杂的操作。6、兼容性能够同上级单位的系统进行数据的沟通、互访操作。软件技术的进步永不停滞,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采用主流的先进技术可以保证技术的兼容性以及用户需求的适应性,系统的使用寿命

14、也可相应延长。2.2 设计方案2.2.1 设计依据(1) GB/T 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2) GB/T 16680-199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3) GB/T 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4) GB/T 15532-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5) GB/T 20157-2006信息技术软件维护(6) GB/T 8566-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7) GB/Z 18493-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8) GB/T 20158-200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9) GB/Z 20156-2006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用于

15、项目管理的指南(10) GB/T 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11) GB/T 19486-2004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12) GB/T 19487-2004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2.2.2 我国农产品交易流通领域的现状我国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流通供应链上,存在着大量的批发、转批环节使得整个流通环节上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使得供应链上的不同环节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中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的程度也很低,使得我们对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足,也做不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我国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流通供应链上,存在多个流通环节。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在这个流通供应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