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管理制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452045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证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验证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验证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验证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验证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验证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证管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目的:1、建立验证管理制度,使分厂验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确保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最终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2、通过验证确立控制生产过程的运行标准,通过对已验证状态进行监控,控制整个工艺过程,确保质量,并不断通过验证、建标、监控、再验证、再建标的循环动态控制对验证实施管理;3、通过验证管理,增加公司及分厂对GMP的责任,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证措施。二.范围:1、本标准适用于制药厂验证管理,包括:验证组织机构的建立、验证的范围、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验证可接受标准、验证编码办法、验证的实施程序、验证文档的管理、变更及重新验证

2、。三.职责:1、验证委员会职责:1.1验证委员会:主要负责验证的总体策划与协调,验证文件审核与批准,并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源;1.2验证委员会主任:负责验证计划、验证立项的批准、验证方案的批准、验证报告批准、验证合格证书批准;1.3验证委员会副主任:负责验证计划、验证立项的审核、验证方案审核、验证报告审核;1.4验证委员:执行验证总体规划和阶段性验证计划,组织各项验证工作的实施,协调验证过程,并参与起草、审核、评估和批准特定部门的验证文件,对有关验证小组成员进行验证知识培训。2、质量科职责:2.1验证管理及操作规程的制订及修订;2.2验证总计划、年度验证计划编制,或不可预期的验证项目立项提出或审

3、核;2.3按年度验证计划时间要求,组织及协调日常验证活动的具体实施;2.4参与验证方案的制订与审核和监督验证的具体实施;2.5组织各具体项目验证涉及到的小组成员验证培训;2.6各阶段验证报告、验证总报告的编制、审核;2.7变更计划的审核及偏差组织调查;2.8参加企业新建和改建项目的验证以及新产品生产工艺的验证;2.9验证的文档管理工作。3、验证小组职责:3.1验证小组:负责承担具体验证项目的实施工作,包括验证立项提出、验证方案的起草、验证的实施、验证报告编写等工作;3.2验证小组组长:根据验证计划安排,负责项目验证立项提出,组织验证小组人员起草验证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实施验证,各阶段验证结果汇总及

4、评价,起草阶段验证报告、验证总报告,对整个项目验证负责。3.3验证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起草验证方案,并对验证方案中验证方法、有关试验标准、验证过程及实施结果符合GMP规范及有关标准进行审核,有关检验记录的审核、偏差的审核,验证报告的审核。3.4验证小组成员:在验证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完成验证方案的起草、会审,验证具体的实施,对验证的结果进行记录,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四.定义:1、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2、合格证明:常指某一机器设备/设施安装后经检查和运行,或某项工艺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而

5、准于交付使用的证明性文件。3、验证总计划(VMP):是项目工程整个验证计划的概述。验证总计划一般包括:项目概述、验证的范围、所遵循的法规标准,被验证的厂房设施、系统、生产工艺,验证的组织机构,验证合格的标准,验证文件管理要求,验证大体进度计划等内容。4、验证计划:验证总计划需要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空调净化系统、制药用水系、配制系统、灌装系统、灭菌、包装等,并按其特点编写验证计划及验证方案。验证计划按验证总计划制订,每一系统制订验证计划,它们是验证总计划的细化和扩展。5、验证方案(VP):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验证方案通常由三大部份组成:一是指令,阐述检查、校

6、正及试验的具体内容;二是设定的标准,即检查及试验达到什么要求;三是记录,即检查及试验应记录的内容、结果及评估意见。6、验证报告(VR):对验证方案及已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7、CIP/在线清洁:指系统或较大型设备在原安装位置不作拆卸及移动条件下的清洁工作。8、HVAC/空调净化系统: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称为净化空调系统。9、最差状况:系指导致工艺及产品失败的概率高于正常运行工艺的条件或状态,它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发生。如纯化水系统中,当数个使用点同时大量用水时对系统的压力最大,故可以此作为最差状况来考察系统的供水能力。10、确认:证明设备或辅助系统,

7、安装正确、工作正常,确实产生预期结果,并以文件佐证的行为。确认是验证的一部份,但单独的确认步骤不构成工艺验证。11、校验:证明某个仪器或装置在一适当的量程范围内所测得的结果与一参照物,或可追溯的标准相比在规定的限度内。12、计算机验证:能够很好的确保计算机处理系统数据记录的正确性和数据处理符合标准的证明文件。五.规程:1、验证组织机构1.1验证组织机构图:验证委员会质量科检验方法验证小组(1)厂房设施公用系统验证小组(2)设备验证小组(3)设备清洁验证小组(4)计算机验证小组(6)工艺验证小组(5)1.2为了确保验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分厂成立验证委员会和验证小组,并明确各自的职责;

8、1.3验证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公司质监部、药检中心、企管部、菌种站及分厂各部门、车间负责人组成。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并设专职验证职能机构-质量科负责日常验证组织管理工作;1.4根据待验证项目分类,验证委员会下设6个验证小组,分别对检验方法、系统、设备、清洁方法、工艺、计算机进行验证;1.5各个验证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分别由待验证的对象职能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为原则,其余来自验证相关部门人员(如设备、质量、检验、生产、物料等部门)组成一个验证小组; 1.6每一个验证小组必须有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参与,并参与和监督验证的全过程。1.7验证组织机构组成部门及人员名单:1.7.1验证委员会组成:序

9、号部门职务姓名验证委员会职务01分厂厂长主任02分厂质量厂长副主任03质监部经理副主任04分厂动能厂长委员05企管部经理委员06质量科科长委员07生产办主任委员08QC主任委员09设备科科长委员10车间主任委员11车间主任委员12车间主任委员13车间主任委员1.7.2验证小组部门及成员:部门职务姓名小组1小组2小组3小组4小组5小组6分厂动能厂长-成员成员成员成员组长设备科设备科长-组长组长成员成员成员质监部经理组长副组长副组长组长副组长副组长企管部经理-成员成员-成员-质量科科长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生产办主任-成员成员成员组长成员药 检中 心主任副组长成员成员副组长成员成员计 量中 心计

10、量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车 间主任-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车 间主任-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车 间主任-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站长-成员成员成员成员质量科科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2、验证范围:2.1分厂的产品生产验证范围分为六大类,分别为:2.1.1仪器校验与检验方法验证;2.1.2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验证;2.1.3设备验证;2.1.4设备清洁验证;2.1.5工艺验证;2.1.6计算机系统验证。2.2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验证范围分为四类,分别为:2.2.1洁净厂房与设施的验证2.2.2 HVAC(空调净化系统)系统验证;2.2.3纯化水系统验证;2.2.4压缩空气系统验证。3、验证的分类及适用

11、条件:3.1按照产品和工艺的要求以及设备变更、工艺修订等均需通过验证的规定,把验证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每类验证又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广宁分厂在开展验证工作时,应严格按照验证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3.2前验证:3.2.1前验证定义:是系指一项工艺、过程、系统、设备或材料等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的,按照预定验证方案进行的验证。3.2.2前验证是考察并确认工艺或过程的重现性和可靠性,不是优选工艺条件和优选处方,必须要求进行前验证时,有比较充份和完整的产品和工艺的开发资料。3.2.3适用条件:3.2.3.1一般适用于产品要求高,但没有历史资料或缺乏历史资料,单靠生

12、产控制及成品检查不足以确保重现性及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或过程。例如,大容量注射剂产品的灭菌、冻干剂的除菌过滤及无菌灌装都必须进行前验证,因为药品的无菌不能只靠最终成品的无菌检查结果来判断,必须以物理实验及生物指示剂实验来证实工艺或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2.3.2引入新产品、新设备以及新的生产工艺时应用前验证的方式。前验证的成功是实现新工艺从研究阶段向生产阶段转移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新产品、一项新工艺研究开发的终点,也是交付常规生产的起点。3.3同步验证:3.3.1同步验证定义:指生产中在某项工艺运行的同时进行的验证,即从工艺实际运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作为验证文件的依据,以证明某项工艺达到预定要求

13、的一系列活动。3.3.2同步验证实际上是特殊监控条件下的试生产,于此既可获得合格产品又可得到验证结果,即“工艺的重现性及可靠性”的证据,从而证实工艺条件的控制达到预计要求。但由于这种验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品质量的风险,因而应结合实际产品和工艺的特点慎重选用。3.3.3适用条件:3.3.3.1已设计了完善的取样计划,对生产工艺条件能充分地监控;3.3.3.2检验方法已经过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及选择性比较好;3.3.3.3对所验证的产品或工艺过程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与把握。3.3.3.4由于同步验证对产品质量风险很大,只适用于非无菌产品的验证;3.4回顾性验证:3.4.1回顾性验证定义:指以历史数

14、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旨在证实正式生产工艺条件适用性的验证。3.4.2当某一生产工艺有较长的生产稳定历史,通过监控已积累了充分的历史数据时,可采用回顾性验证的方式,通过对丰富的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找出工艺控制受控、达到设定标准的文件依据。3.4.3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一般用于非无菌产品生产工艺的验证,二者通常可结合使用。以同步验证为起点,运行一段时间然后转入回顾性验证阶段,经过一定时间的正常生产后,将按验证方案所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4.4适用条件:3.4.4.1至少应有20个连续批号的数据,批次越多,所收集的数据越多,越有助于验证结果的可靠性;3.4.4.2检验方法应经过验证,检验结果应当定量化以供统计分析;3.4.4.3批记录应符合GMP的要求,记录中有明确的工艺条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