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452020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今天的教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家庭,随着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干涉一切,学生依赖心理强,自理、自立水平明显降低,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整体素质。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绝不能顺其自然,应积极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那么,引导学生实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应该如何做起哪?作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挥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 激励动机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促发一个人实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它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是需要的动态

2、表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准确的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实行自我 教育。 1.教学目标激励。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教师要利用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去激发学生持续向上,追求目标,取得进步。 2.教材激励。教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依据和具体内容。教材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激励性。教师 要擅长发挥教材的教育激励因素,发现学生的吸收和融合因素,使之产生教育的激励作用。 3.典型激励。典型的素材、典型的人物及其典型事例,同样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能发人深省,催人 奋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凭借教材中的典型人和

3、事,以及教材外相关的典型的人和事去激励学生,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 4.竞争激励。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意识地配合教学展开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 的竞争竞赛活动,以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 二、发挥自我理解的教育作用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理解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理解,明白自 我的特点,如长处、短处、优点、缺点、成绩和缺乏等,才有可能实行自我教育。 1.自我思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在说明一个人要经常自我思考、检讨、总结,以便弃旧图新、 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持续进步。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思考,实行准确、全面的自我理解、理

4、解,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2.自我介绍。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恰当引导学生针对其相关相联的主题,介绍自己的理解、 看法、体会、感受和思想行为,从而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3.自我检讨。常言说:“自己脸上的黑墨自己是看不到的。”这句话是根据人们一般只片面地看到自己的 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总结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照道德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大胆自我检讨,以达到 自我理解、教育之目的。 三、发挥自我实践的教育作用 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品德理解、品德观点只有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 成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任何水平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活动亦不例外。 1.自我

5、体验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以及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对其道德观点、道德品质、道德行为有了明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自我实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评论,以期通过自我体验活动, 达到对这种观点、品质、行为深化、巩固之目的。 2.自我训练活动。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生产、服务劳 动等实践活动,实行自我训练,从而产生自我教育作用。 3.自我节律活动。教师结合教材、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要求,指导学生自订自我节律约束的规 章制度,自我规范执行,以此实行自我教育。 四、发挥自我评价的教育作用 自我评价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综合性的集中表达。教师要

6、恰当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个自我教育活 动,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1.组织自我评述活动。教师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对某一观点或某一品德行为实行自我评述,从中实行自我 教育。 2.组织自我评判活动。在教学中,对照相关内容,组织并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品德行 为实行自我评判。 3.组织自我鉴定活动。组织学生自我评述、自我评判,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自我鉴定,明白自己思想品德行 为中存有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今后努力的方面。 五、发挥自我调控的教育作用 调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局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自我的品德教育都离不开调控作用的发挥。 1.对品德行为反复的调控。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良好

7、的思想品德行为接受易、养成难。 所以,必然会出现反复现象。这缺乏为怪,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即时发现,并即时自我调控,得到巩固、提升。 2.对遭受挫折失败的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偶受挫折或失败,同样是客观存有的。教师要即时鼓励学生勇于接受现实,并擅长采取自我调控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变挫折为顺利,变失败为成功。 3.对发展与提升的调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当其在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对此教师要时时提防,并且即时提醒学生要谦虚、谨慎,克服自满情绪,在成绩面前应提出更高奋斗目标,力争在原有 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进步和提升。 教师教育学生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时间则是长久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