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52017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难忘夏天 教材分析小朋友通常是在暑假里度过一个个夏天的。这节课学生通过回忆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做过的一些趣事,表述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表现夏天。夏天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季节。可以从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地气氛中作画。 教学目的1通过对夏天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画,自由的表现夏天 难点:用你喜欢的方法和材料去表现夏天 教学准备:颜料、调色盘、画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由教师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暑假过得

2、开心吗?(学生回忆自己的暑假生活,说一说在暑假中的一些趣事) 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通常是什么季节才会过暑假呢? 2揭示课题: 对,小朋友通常是在暑假里度过夏天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难忘夏天。三、讲授新课 1回忆夏天,并谈谈自己眼中的夏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你好好想一想这个夏天。在我们的记忆里,夏天有火热的太阳,有绿树下的浓阴,有暴雨雷电,也有游泳时的欢乐。那么,在你眼里夏天是什么样的呢? 1)在夏天,你看到些什么? 2)在夏天,你听到些什么? 3)在夏天,你吃到些什么? 农民伯伯说:“人在家里热的叫,庄稼田里笑哈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夏天的特点吗? 2说说夏天的颜色 你觉得有哪些颜

3、色使人感觉炎热?哪些颜色使人感觉凉爽? 3欣赏学生作品(书上) 1)构图 2)内容 3)色彩 四、布置学生作业,教师作巡回指导 用绘画的方式描绘着难忘的夏天,把最美的夏天用画笔记录下来。 五、课堂小结 1 作业评价:指导学生自评互评,并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2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有哪些颜色可以用来表现夏天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夏天的特点。 三、讲授新课 1猜猜看: 我们国家夏天的时候,别的国家是夏天吗? 夏天大自然的颜色和其他季节的一样吗? 2欣赏学生作品:(书上) 三张作品都是运用了剪贴的方法。 色彩丰富,构图完整,充分表现出了夏天的特点。

4、 四、布置学生作业,教师作巡回指导 用剪贴的方法描绘这个丰富多彩的夏天。 五、课堂小结 1 作业评价: 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并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2 教师小结: 第三课水墨情趣 教学法目标: 一、了解一些作画的方法。 二、学会水墨与水粉、蜡笔结合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学习作画技法。 难点:方法的合理运用及巧妙搭配。 教(学)具准备:水、墨汁、水粉、蜡烛、毛笔、水杯、调色盘、宣纸、餐巾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游戏吗? 玩过什么游戏? 那你们玩过水墨游戏吗?想不想玩?那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这种游戏,引出课

5、题第3课水墨游戏(出示课题)。 (“现过”学生各抒己见,各自玩过的游戏) 三、示范讲解 1、出示范作,讨论作画后的效果。 得出:水多了,渗化开来,会有毛绒绒的感觉。 2、师示范绘画与蜡笔结合后的效果。 同学们,你知道蜡烛吗?那谁能说出蜡烛吗?那谁能说出蜡烛吗?那谁能说出蜡烛的特性吗?从而进一步联想到蜡笔也是油性的。 师示范蜡笔涂过的地方颜料是画不上去的。那用颜料等与蜡笔一起运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学生观察方法,欣赏马的不同的效果。讨论得出:蜡烛是蜡油做成的,所以具有油性) 3、师示范水墨画与水粉,结合运用的方法(简单示范) (1)喷绘(牙刷)颜料 (2)平涂 (3)泼墨墨汁 四、学生作业

6、要求:运用一些自己熟知的技巧进行练习,进行游戏绘画。 五、讲评小结 优秀作品展示,并指出优缺点 小结:一堂课中所需了解的技法及注意的要点。第二课时 学画虾一、活动主题确定依据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要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通过加深对于水墨画的了解,每一位小学生都有责任成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此开展水墨画普及活动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2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学校国画教学活动受到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显示出参差不齐,作为教辅中心有必要发挥教师资源优

7、势,填补上这一缺憾。3 纵观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国画内容共计安排了十三个活动,对于比较深入地学习中国画是远远不够的。教辅中心的美术教师有必要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带进课堂,使校外资源和校内资源互为补充。4 画虾一课作为国画基本造型中的一个很有效的训练点,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国画的基本绘画方法。二、活动目标1、 能说明中锋、侧峰的区别,掌握水调墨的方法。2、 知道“虾”的造型特点,能够正确运用中锋和侧峰两种笔法比较准确地表现虾,创作一幅“虾趣图”。3、 学生能够体验到笔墨变化带来的乐趣。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50人)四、活动重点、难点:1、 重点:虾的基本画法。运用技法技巧表现虾的造型

8、。2、 难点:控制墨色变化。运用所学技法自由创作以虾为主题的小品画。五、准备部分1、 教师准备:多媒体、范画、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造型之星,笔墨之星,构图之星,创意之星的奖章等。2、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等。六、活动过程:(一) 语言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1、出示齐白石老人画像,初步引起学生关注。2、 通过师生对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如果就百年来中国的知名画家进行一次民意调查的话,那么,名列首位的当属广为人知的“齐白石”老人。你们知道齐白石老人画什么最有名吗?(生:虾)2006年,在北京翰海的第45期拍卖会上,齐白石的墨虾以54万元的高

9、价成交。你们想不想看看这幅价值昂贵的虾?出示齐白石的作品墨虾。(二) 我和大师比一比1、 请学生带着欣赏完齐白石老人的作品后的激情,自主画一幅虾图。2、 看一看,我和大师的“差距”。通过大师的作品和学生作品的比较,在学生们心中生成 “我怎样才能像大师一样画得好”的愿望,从而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水墨画的特点及技法,总结出:墨色:要有浓淡干湿之分技法:合理运用中锋和侧峰结构:力求抓住所表达物体的特点 (三) 再次欣赏国画作品墨虾1、 说一说:学生回顾生活中 “虾”的结构特点。(出示图片)通过回顾虾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明确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要有生活作为依据。2、 赏一

10、赏:不同画家虾的作品是如何表现虾的特点。(出示图片)通过出示不同画家虾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虾的结构特点以及表现特点的方法,并请学生用一句话来形容看到的虾:各种各样、姿态万千。3、 瞧一瞧:观察老师笔下虾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实物投影演示)通过教师演示,再一次帮助学生熟悉画虾的表现技巧,更加强化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四) 临摹学习:“我笔下的虾”1、 请同学们尝试运用正确的方法画虾,要求:(1)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画虾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2)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现虾的结构特征。2、 作品评价:请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从墨色、技法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五)大胆创作画虾的方法及表现手法同学

11、们已经能够正确掌握,为了启发同学们构思一幅有新意的虾趣图,请同学们欣赏“虾戏泥鳅”动画。1、 欣赏“虾戏泥鳅”动画,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开阔眼界、提供素材。2、 学生大胆创作,体现学生的创意。3、 墨趣展示及评价组织学生把作品挂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笔墨表现的快乐。表扬大家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展示个性。(1)自评:说一说自己画虾的体会和问题,怎样运用墨法和笔法表现的。(2)互评:同学之间大胆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评出今天的国画“小明星”,根据学生画面中的优点评出造型之星,笔墨之星,构图之星,创意之星。新课标第一网七、活动总结同学们,水墨画作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每一位同学去认识它,了解

12、它。并为自己能够欣赏它和用水墨画的特殊语言表现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地欣赏水墨画,了解水墨画,成为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小使者。课 题4.相同图样排排队(2课时)课 型表现。创作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情感目标: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细心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描绘出美观大方的图案,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难

13、点: 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二方连续图案。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范图、绘画工具、拓印工具。学生: 绘画工具。教和学的过程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授二探索发现三拓展发现第一课时一. 激发兴趣:教师用刷上颜色的树叶在黑板的白纸上重复压印,激起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作品图片说明: 毛衣上的二方连续。由线和片片叶子有规律地排列而成。 少数民族的墙壁用二方连续图案来装饰。二. 初步尝试:让学生将彩纸反复折叠几次,然后剪出一个简单的形状,打开后看看有什么特点。用所带的工具材料在桌子上摆一摆,感受排排队的乐趣。三. 展开活动:思考这样的排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和学生一起走进校园或是走上街头,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下二方连续图案。了解什么是二方连续。进行简单的尝试。在生活中进行发现。一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