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0KB
约3页
文档ID:474506046
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_第1页
1/3

2.1海水环境质量状况2009年,东海区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91950平方公里(黄海中南部23760平方公里,东海68190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4012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1646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1380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21570平方公里东海区超标污染物分别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近岸海域超标污染物还包括铅和汞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站位分别占总监测站位的67.4%和55.1%,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射阳河口、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乐清湾等海域近岸海域铅、汞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位分别占监测站位的41.9%和27.8%,铅的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州湾、长江口和杭州湾局部海域;汞的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州湾和长江口海域2009年东海区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2.2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2009年,东海区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近岸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个别站位硫化物、汞、石油类、滴滴涕和多氯联苯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上述监测指标超标的站位占总监测站位的比例分别为11.2%、3.28%、2.46%、2.46%、4.96%和1.65%近岸沉积物污染主要表现为:江苏连云港局部海域受到石油类的污染;上海奉贤、金山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浙江温州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福建宁德近岸局部海域受到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硫化物超标;福建厦门局部海域受到汞和滴滴涕的污染,硫化物超标。

2.3近岸海域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状况2009年,东海区对近岸海域缢蛏、僧帽牡蛎、泥蚶、牡蛎、紫贻贝等贝类体内污染物的残留量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的贝类体内的铅、石油烃残留量普遍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局部海域监测的贝类体内镉、砷、滴滴涕残留量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个别站位贝类体内石油烃和滴滴涕的残留量超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1997〜2009年东海区近岸海域贝类体内污染物的残留量变化趋势石油一海域总汞镉铅砷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烃苏北近岸杭州湾和宁波近岸2.4主要港湾环境状况2009年,对东海区12个主要港湾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个港湾属于清洁海域,2个港湾属于较清洁海域,1个港湾属于轻度污染海域,5个港湾属于中度污染海域,3个港湾属于严重污染海域2009年东海区主要港湾环境质量状况*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