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484422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习作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学号:24号 姓名:朱晓芳【习作内容】人民教教育出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的习作内容。【设计理念】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本次我将习作和口语交际结合了起来,先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重点就是介绍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听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再指导学生写下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形象生动大胆的表达。2、学会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把它吸引人的地方写清楚具体。3、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4、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学会自评、互评,增强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教学

2、重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介绍清楚(由口述到写作),让听的(或看到作文的)人也想去。【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介绍更多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并将“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介绍清楚。 【课前准备】 教师:登录“浮梁旅游网”下载浮梁各景区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的图片(包括自己的纪念照片) 、文字资料。【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年暑假,浮梁旅行社要招聘几名小导游,你们想去吗?但能不能成为小导游,要经过考核。面试内容:介绍自己去过或心目中“风景优美的地方”;录取条件: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让听的人也想去。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设计

3、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环节通过创设“浮梁旅行社暑期招聘小导游”这一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特色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意义,做到有的放矢。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欣赏美景,提供素材1、我们家乡浮梁有着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先来看看国家AAAA级“浮梁瑶里”风景区的导游是怎样向游人们介绍家乡的美景的。2、媒体播放导游介绍景点时的视频录像,让学生欣赏、感悟、学习。3、继续用课件播放浮梁其他风景区,如:浮梁古城、高岭、红塔、诸仙洞、玉田湖等景点,让学生先认真欣赏。【设计意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课堂、课本,更重要的是要结合

4、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让学生 “有话可说”。】4、我们家乡的景物美吗?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外地游客,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感受家乡的美呀?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景物?如果有人请你当导游,你最想介绍哪一处呢?【设计意图:作文教学尤其需要情感的投入,要想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意识,必须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酝酿情感”、“渲泄情感”,让学生迫切地“有话要说”。我用家乡的美景作“写作素材”,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个目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可谓一举多得。】三、搭建平台,展示风采1、组内练说:根据学生想介绍的地方,四

5、人或六人一组组成旅游团,领小旗子做小组标志。轮流当“导游”,每组推选一个介绍得最吸引人的“导游”,参加班级“十佳导游员”参评活动。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讨论,进行个别指导。2、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个候选人带照片或图片上台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全班组成了一个大“旅游团”,每个人既是游客,也是评委。根据学生介绍内容的构思、效果(让听的人想去)评选出“十佳导游员”。【设计意图:打破作文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寓文于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采用“要写先说”的作文方式,化难为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此次要写的作文先“说”(口述)了出来。】四、点拨思路,指导写作1、这么多的同学还想讲怎么办呢?既然大

6、家都想当导游,那我们把自己的介绍写下来吧!一起来比比、读一读,看谁能当上“最佳小作家”好吗?同学们,你们还有信心继续接受挑战吗?好吧,我们就一起来努力。【设计意图: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从说到写,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树立学生写作信心,打破学生“怕作文”的尴尬局面。】2、指导写法,提出要求。注意“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要让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那怎样才能把景物介绍得吸引人呢?老师有几个小小的秘诀:(1)寻找景物的特点(板书)先想一想准备介

7、绍哪些景物,说说你要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完成表格。什么地方什么景物景物特点【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把要介绍的目标锁定,为以后的作文拟好提纲。】(2)展开想象的翅膀(板书)例句示范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你读了这些句子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读以上例句,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妙处,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该写法。】是啊,想象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其实你也能做到。咱们来试一试。片段仿

8、写出示一棵大树的照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大树写具体。【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一项事物中操练,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评议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写法。(3)按照一定的顺序(板书)3、学生练笔,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对写作方法进行指导,关注写作方式、过程。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文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见木又见林,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师由“献血者”转换为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以自我意识主宰文章的“造血者”。】五、自主展示,感受评价1、写好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交流,把你写的习作读给小伙伴听听,看看你写得怎么样,让他们评价、补充。(人人发言,互评互议,师指导。)2、小组共评共

9、议,评选优秀习作。3、各小组长展示优秀习作,让全班学生受到新的启发,获得美的感受。(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评一评。)【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展示作品,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形成了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实现了学生自主的发展及个性的张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巩固其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同学互赏、互评,加强习作交流,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六、教师总结,巩固延伸1、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真棒,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使掌握了这么多的写作本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将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伟大祖国的风景名胜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巩固延伸:我们先想好写哪处的景物,再

10、想一想景物的特点,然后展开想象把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具体写清楚。写好后别忘了还要取个好题目呢!下节课我们将根据此次习作的情况,评选“优秀小作家”。【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进一步强调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写作方法的特点,突出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难点。给题目松绑,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把作文要求及目标确定好后,在拟题、写作内容、写作时间等方面都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设置了一个根据此次习作情况评选“优秀小作家”的悬念,延伸学生写作的“动力”,充分挖掘学生写作的潜能和主动性,变“要我写” 为“我要写”。】【附:板书设计】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寻找景物的特点展开想象的翅膀按照一定的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