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利用规划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 植物修复技术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多,因此不常采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 控制和固定流沙量根本而经济的措施是( )A.工程措施B.生物措施C.栽树措施D.种草措施参考答案:B3. 气温的日变化对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生态恢复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 园地规划属于( )规划A.总体规划B.详细规划C.专项规划D.结构规划参考答案:B6. 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单位、经济组织或个人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或工程技术等手段A.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环境规划C.历史发展过程参考答案:A7. 影响土地利用决策的因素1.自然因素 2.( ) 3.土地制度 4.( ) 5.信息 6.年龄 7.教育 8.个人品格 9.文化因素影响土地利用决策的因素1.自然因素 2.( ) 3.土地制度 4.( ) 5.信息 6.年龄 7.教育 8.个人品格 9.文化因素A.经济因素B.环境认识C.历史过程参考答案:AB8. 自然保护区规划主要结构:( )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规划主要结构:( )缓冲区和实验区A.完整的自然保护区B.绝对核心区保护区C.土地经营区参考答案:AB9. 以下不是土地复垦在50年代末的代称的是( )。
A.复田B.造地复田C.复垦D.整治参考答案:D10. 种植草地时,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和肥力,草种应包括三叶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 土地修编中要提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A.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为出发点B.根据对规划期间各省(区、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科学预测C.研究如何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战略D.以及探讨和制定保障战略实现的关键措施参考答案:ABCD12. 县级规划成果包括( )A.规划文本B.规划说明C.规划图件及附件D.以上三项都是参考答案:D13.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因为(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因为( )A.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B.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以上三项都是参考答案:D14. 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 )A.总体因素B.区域因素C.个别因素D.其他因素参考答案:ABC15.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 )作用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参考答案:A16. 待复垦土地与未利用地没有什么区别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7. 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 )。
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 )A.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B.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正午12:00C.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夜间0:00D.晴朗天气下,气温的日较差较小参考答案:A18. 土地分配与权属调整工作程序:公告( )整理后调查与评价,公布调整方案及异议处理,土地分配,土地权属和用途变更登记A.前期调查与评价B.作物产量预测C.消费水平预测参考答案:A19.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方法是环境影响预测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0. 土地损失补偿费,分为耕地的损失补偿费、林地的损失补偿费和其他土地的损失补偿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1. 土地固定性主要包括( )方面土地固定性主要包括( )方面A.空间位置B.地理环境C.永久性参考答案:AB22. 制定土地规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最佳效益原则制定土地规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最佳效益原则A.详细调查的原则B.整体性原则C.综合治理的原则参考答案:AC23. 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调整农地结构、( )、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
A.归并零散地块B.平整土地C.土地开发利用条件参考答案:AB24. 被破坏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以土地破坏现状的资料为基础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5. 经济效益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土地利用效益主要有(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组成土地利用效益主要有(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组成A.土地利用集约度B.全局效益参考答案:A27.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内容1.( ) 2.前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3.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经验 4.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设想 6.提出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 7.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建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内容1.( ) 2.前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3.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经验 4.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设想 6.提出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 7.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建议A.基本情况概述B.自然现状概述参考答案:A28. 土地类型的形成,不但受大区域水热条件的影响,还受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 )A.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B.土地资源状况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决定因素C.应对本地区土地资源状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参考答案:AB30. 交通是制约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1. 在我国的地价体系构成中,从地价的特点看,基准地价属于( )A.区域平均地价B.评估价格的平均值C.在我国的地价体系构成中,从地价的特点看,基准地价属于( )A.区域平均地价B.评估价格的平均值C.市场价格的平均值D.成交地价的平均水平参考答案:A32. 土地利用系统要素—资本主要包括( )购买租赁(合法)以及非法占有( )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工资生产经营等土地利用系统要素—资本主要包括( )购买租赁(合法)以及非法占有( )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工资生产经营等A.土地开发B.土地取得C.生产经营参考答案:AB33. 沼泽地的开发规划中沼泽地开发利用的方向主要是:( )等沼泽地的开发规划中沼泽地开发利用的方向主要是:( )等A.水稻田B.牧场C.芦苇基地D.湿地旅游参考答案:ABC34. 煤矿塌陷区的景观和采煤方式无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5. 土地复垦工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C.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D.整体性及多用途性参考答案:C37.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核心是( )A.土地适宜性评价B.土地生产潜力C.人口资源D.环境参考答案:B38.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 )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 )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A.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B.实用性参考答案:A39. 土地需求量预测:( )A.人口预测B.农用地需求量预测C.非农建设用地预测D.未利用地预测参考答案:ABC40. 土地复垦规划可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协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1. 工矿区是工程建设区、工厂和矿区的总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2. 土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定区域,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动植物群、水文等自然因素及过去、现在人类活动成果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 )构成的垂直剖面A.大气层B.地表层C.地中层D.地下层参考答案:ABD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把建制镇定义为( )A.集镇B.乡(场)镇C.城市D.城镇参考答案:C44. 土地利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不同需要( )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和活动土地利用是一项主动的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不同需要( )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和活动土地利用是一项主动的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A.采用科学B.技术C.文化D.占领手段E.利用和开发土地的功能参考答案:ABCE45. 煤矿弃地一般可用加入熟石灰中和其酸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6. 《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垦区内,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垦区内,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参考答案:错47. ( )原则要求人们在组织土地利用过程中达到谋求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最终目的A.地租地价理论B.因地制宜C.动态平衡D.综合效益参考答案:D48. 有土地复垦任务的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应当包括土地复垦的内容﹔设计文件应当有土地复垦的章节﹔工艺设计应当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9. 牧草地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不包括( )A.草场规模B.生态效益C.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参考答案:A50. 土地整理的一般程序1.提出整理意向和目标 2.( ) 3.( ) 4.整理项目的立项与组织 5.整理项目实施和工程建设 6.整理后土地分配与权属调整 7.检查验收土地整理的一般程序1.提出整理意向和目标 2.( ) 3.( ) 4.整理项目的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