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28KB
约3页
文档ID:474445340
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_第1页
1/3

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作者】 李伟萍;【导师】 高文汉;【作者基本信息】 山东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07, 博士【摘要】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也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 1914 年 创作《十六岁的日记》开始,到 1972年自杀止笔,川端在日本文坛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独特的孤儿经历 及复杂多变的时代使川端文学深深地扎根于日本的传统之中,同时他又是一战后遍布全世界的现代派艺术 潮流中的弄潮儿,这些都造成了川端文学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从本质而言,日本的传统美是川端文学的根 基,而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和吸收,不仅没有冲淡其对传统美的执着追求,相反使他的探索更为 深入,并使传统之美焕发出新的光彩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川端文学的本质入手,力求深 入挖掘川端康成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根源,进而以其著作为依托,探讨川端文学对传统美的继承与开拓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作者的个性和时代入手,试析孤儿遭遇与战争对川端康成的影响,进而探明 其浓厚的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根源川端康成是一个孤儿,为了摆脱生活的孤寂,他很小就沉醉于古典文 学的世界《枕草子》、《徒然草》、《竹取物语》等都是他喜欢的作品,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更是令 他爱不释手。

此外,江户时代的江岛其碛的“好色”之作也深受少年川端的喜爱年幼时的广泛阅读为他日 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以说川端文学中的“物哀”美、“好色”美,以及他对处女的崇拜、对自然的情 愫等,莫不与其早年的广泛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亲人的不断去世使死亡的阴影浓重地笼罩在川端 幼小的心灵上为了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为了寻回失去的亲情,他认同了佛教“轮回转生”的世界观对川 端来说,这一传统思想观念的确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川端在与万物的主动交流中寻回 失去的情感,进而使其浓重的孤儿性情得到最为深广的解脱另一方面,它还进一步使川端体悟到了传统 的“空”、“无”思想在“轮回转生”的世界里,人生依然如过客,不同的是人的心灵可以变得更为宽广这种 超越个体生命局限的广博心境使川端体认到:与其执着于现实,莫如投入到随缘任运、宁静淡远的“空”、“无” 世界因此,孤儿的遭遇是川端康成传统审美意识形成的内在根源,并进一步使传统美成为其内心的积淀, 从根本上制约了川端文学的民族化方向此外,战争使川端康成更加坚定了继承传统的信念,并进一步促 进了其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在长达 15 年的战争中,日本国内的政治形势异常复杂,人性受到了极度的压 抑。

在此情形下,川端也陷入彷徨之中,并试图寻求着超越的途径于是,他背负着内心的痛苦,抱着一 种悠然忘我的态度,把目光投向了抚育过自己的“故乡”在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古典世界中,川端体 悟到了战争的“徒劳”,并进而在忘我的“空”、“无”境界中获得了一颗自由的灵魂,实现了对战争的超越战 后川端的诸多文坛好友大都因战争的戕害而辞世,而日本的世相和风俗更是令他哀伤、痛惜不已在如潮 水般涌入的美国文明面前,战败的日本陷入了自我否定的风潮中,极力抛却民族的传统,而这进一步导致 了民族灵魂的失落面对此种情形,川端深切地感受到:继承民族的传统、寻归心灵的故乡,这是战后的 日本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因而,战后的川端把古都作为心灵的故乡,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灵感和力量,进 而使传统之美在他的作品中绚烂多姿地绽放正是川端的努力使日本文学承载着民族的传统之美,打开了 诺贝尔文学奖的天窗这不仅照亮了日本的文学,更照亮了战后日本的新生,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因此 继承民族的传统、守护心灵的故乡,这不仅是川端对因战争而故去的恩师好友的最好祭奠,更是时代的需 要第二章力求对川端文学所体现的自然美展开具体论述要谈日本民族的传统美,首先要谈自然美。

受 到岛国美丽的自然环境的滋养,日本人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亲和感自古以来,日本作家以自然 为友、以四时为友,他们能从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中敏锐地掌握四季时令的变化,并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律 动、万物的生生不息由于其浓厚的传统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对季节的感受也非常敏锐在创作中,他以 其纤细的笔墨对自然进行了细膩的描绘,并常以四季的更替来暗示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在人的自然化和自 然的人情化的统一上,川端文学充分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此外,日本民族对自然色彩的 感受也非常敏锐、细腻,赤、黑、白、青是其民族色彩语言的四原色,并具有特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内涵 受感性文化的熏陶,色彩在川端文学中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总体而言,川端常用红与白来象征性爱之 美、梦幻之美以及生与死等,而多用黑与白来象征死亡之美、悲凉之美以及现实之丑与梦幻之美等总之 川端康成不仅擅长捕捉和描摹自然美,而且善于挖掘自然美的深层内涵,并使万物的四季更替、色彩的明 暗辉映与小说人物的情感、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川端文学从早期的清丽、纯洁到中期的徒劳感伤,直 至晚年的虚无颓唐,虽情感有所变化,但人物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却贯穿始终。

第三章力求对川端文学 的传统精神之美作系统、深入的阐述好色”、“物哀”以及“虚无”、“幽玄”等是日本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灵 魂川端康成继承了传统美的艺术神髓,并融入自身的情感,使之在他的作品中悄然绽放日本古代文学 对性的表现是非常坦率的,并逐渐形成了“好色”的文学传统这种“好色”观念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的欲求, 更是为了实现无限渴望的“爱”,从而更倾向于一种宗教性的、审美的观念川端康成继承了这一传统审美 意识,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好色”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自身的独特情感孤儿的生活体验使川端 康成充满了对女性肉体之美的渴慕,并形成了“处女崇拜”、母性崇拜等情结因此,川端文学中的女性大 都集光洁的肉体之美、纯洁的心灵之美、母性的温柔之美为一体川端无限向往少女的肉体之美,但少女 的纯洁之美却是不可触摸的禁忌之美,此外,少女也很难具有母性的温柔于是,在现实与理想的不可协 调中,川端把女性上升到“佛”的位置佛是神圣的、不可触及的,此外佛又是慈悲的,她以母性的温柔关 爱着每一个渴求着爱的人们因此,美女佛便成为川端文学中拯救自我的象征,并在感官与圣洁的两极中, 形成了川端文学独特的“好色”之美物哀”产生于平安时代的贵族文化,是贯穿在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 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川端康成也认为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

在创作中,他多以短暂“无常”的爱情为主要内 容,以悲愁为主要情感色调,进而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既美且悲的传统格调总体而言,在创作中川端 不仅展现了初恋的感伤之美、女性的哀怨之美,而且赞赏了纯粹的悲之美这种悲从属于美、美又制约着 悲的艺术境界为川端文学营造出无限典雅的传统氛围,并使之流现着“物哀”美的神韵孤儿的生命体验使 川端康成充满了对人生的探求,同时由于祖父的影响,佛国的芳香一直熏陶着他,伴随其成长这使川端 拥有了一双凝视虚空世界的“临终的眼”,而这“临终的眼”就是超越生死、透过现象来认识生命真相的开悟之 心在此基础上,川端把佛禅的清灵玄虚作为文学的幻境,并以敏感的笔触描绘着美的“佛界”与“魔界”,探 求着生命的真相战后,川端对“魔界”的执着、对“佛界”的憧憬包含了他试图用传统的佛教禅宗精神拯救自 我的努力,及其对人生终极的关怀他渴望通过解除一切“道德的抑制”使人类恢复到原初,从而找回生命 的尊严,摆脱战争的阴翳三岛由纪夫称川端康成为“永恒的旅人”,川端的一生的确像是来往于现实与梦 幻之间的旅人他以无所畏惧的精神深究人性的根底,并以诗意的情怀引领人们走向随缘任运、宁静淡远 的美好世界。

第四章力求探讨川端康成对传统之美的新开拓川端从事创作的初期正逢“大正民主”时期, 那是一个丰富多元、与传统既割裂又藕断丝连的独特时代受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川端康成也发起 了新感觉派运动,并成为该运动的旗手此后,他又转向对新心理主义的探索,并买来乔伊斯的著作,与 原文对照着详细阅读当然,川端在这段时期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有些偏激,带有向西方一边倒的倾向 但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因子在经过短暂、激烈的异体对抗之后,很快就以温和的方式溶入川端文学的血液 之中,实现了“内化”新感觉派落潮后,川端逐步将新感觉派的主观感受从浅层的感觉范畴推进到情感范 畴,并使之与日本传统的自然美、人情美相结合此外,川端也没有止步于单纯模仿西方意识流,而是结 合自身的禀赋,使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时空观及其对无意识的挖掘,与他那传统的“空”、“无”思想及其对“魔 界”的探索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因此,从整体来看,川端康成在新感觉派及新心理主义时期的探索,不仅没 有妨碍他对传统美的执着追求、削弱其文学古典美的意蕴,反而使传统之美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也正 是这种探索才使川端文学既富有现代性、世界性,又不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精髓总之,川端文学是深 深地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的。

从川端康成的创作道路看,在现代派艺术席卷整个世界的年代里, 年轻的他曾倾倒于西方现代主义但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川端充分认识到:一方面,要借鉴外来的文 学艺术,来充实和丰富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外来的文学艺术,也绝不能脱离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战争年 代里,尤其是日本五条件投降以后,面对民族文化的失落,川端更加坚定了继承、创新传统的信念因此 可以说,川端康成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并没有妨碍他对民族传统的执着追求,更没有冲淡传统美在 其文学中的主体地位相反,这段时期的探索为他继承传统提供了新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川端通过笔墨 使传统之美在现代社会凸现出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川端文学的根基——传统之美入手,而将他 青年时期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作为其对传统美的创新和开拓,置于文章之末 更多还原©【关键词】川端康成;日本传统美;继承;开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