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总结——行为习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444289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总结——行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题总结——行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题总结——行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总结——行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总结——行为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题总结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以前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所以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不过,现在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水平,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 一、理解家长育儿态度,协助家长提升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无视劳动教育,出于怕孩子惹麻烦或溺爱孩子的心理,凡事一手包办,使孩

2、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于是,我们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家长理解到在向幼儿实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实行自我服务性劳动,如整理床铺,穿脱、折叠衣裤等,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同时,也要为别人做一点事。回家后,可协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倒开水;吃饭时,协助父母摆放碗筷等。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及途径使家园双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步调达成一致,形成家园合力。 二、采用多渠道渗透教育,协助幼儿感受良好行为习惯的益处 1、展开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刚升入大班时,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书包,但是他们都不会整理、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每次上课要用到的时候,都是

3、叫声连天,不是他找不到东西了,就是她丢了东西。于是我们展开了“整理我的小书包”的活动,让每个幼儿都在主动的探索中,摸索出整理书包的方法,在与同伴的讨论中,懂得整理的重要。同时,为了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还展开了“智力抢答”、“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小小发明家”等活动。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展开了“保护我们的牙齿”、“我来洗洗手”等活动从而让幼儿在听听、做做的过程中,明白了粗浅的道理,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2、在自然环境中培养环保行为。我们充分利用春、秋游外出参观、游览的大好机会,利用每周一次的散步活动,请家长利用空暇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体会

4、。春秋游时都能带上垃圾袋,并主动地扔到垃圾筒里去。有一次,在散步时,幼儿发现有块草坪上有很多的垃圾,在两名幼儿的带动下,幼儿纷纷捡起了垃圾,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育课。幼儿的这些行为受到了周围人们的好评,让他们感到十分的自豪。 3、利用榜样来强化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还使用了树立榜样,即时强化的方法,我们定期展开“找优点”、“评星”等活动。通过“找优点”、“评星”等活动,强化了每个幼儿身上的优点,使幼儿产生愉悦感,树立了信心。同时,也为幼儿树立了榜样,使幼儿产生学习同伴优点的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使孩子从小学会了“尊重别人,悦纳自己”。 三、利用环境隐示功能,提升幼儿遵守

5、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环境能对一个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中、幼儿园里,教师与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有些家长在家谈吐随便、粗俗,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来园后把粗话带入园。要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长、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提升成人自身的素质。我们可对幼儿所处的环境实行一些养成教育的布置。如:有些幼儿在喝开水时会忘了关紧水龙头,有的还要拥挤、插队,自从我们在开水桶旁边贴上了“节约用水”的标记,在地上设置了“一米线”之后,幼儿喝开水时变得有秩序了,接好开水后也不忘检查水龙头是否关紧,逐渐养成文明、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再对于已养成某一不良习惯的幼儿,我们实行耐心的纠正、悉心指导、协助、热情鼓励、淳淳善诱,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有教育家曾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相信我们今天的付出,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大二班2013年7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