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44422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共59页)(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 力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主审教师: 第1节 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产生的原因,知道力存在的广泛性2.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理解一个力对应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对力进行作图描述,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4.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会判断相互作用的一对力。过程与方法1.会列举身边常见的几种力2.会观察、演示力的两种效果。3.能作图描述力的“三要素”,比较力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力,让学生参与,提高求知欲2.通过观察力产生时总是成对出现,以及观看弹力、摩擦力、磁力、电力的演示,感悟出力现时具有的规

2、律性,提高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图示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年 月 日)(一)引入新课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二)讲授新课1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

3、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

4、,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3)观察书本图11.4-4,能得到什么启示?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三)课堂小结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板书设计第一节 力一、 力的概念1. 效果2. 意义及单位大小二、 力的示意图1. 三要素的意义2. 作图方法三、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2. 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教学反思第七章 力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主审教师: 第2节 弹力

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了解弹性形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探究,提高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和设计,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微小形变;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年 月 日)(一)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

6、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弹力 演示实验:用手压或拉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多媒体演示一:跳板跳水 看到这个情景同学会想到什么呢?(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 总结: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多媒体演示二:撑杆跳 总结: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向上推运动员。 (类似的还有:绷床等)归纳得出:由这些我们可得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1)形状改变(2)互相接触 学生实验: 将手中

7、的直尺把一端在桌面压弯,(几次弯的程度不一样)手的感觉? 总结:尺子形变后对手有一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形变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对学生的回答肯定) 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学生实验: 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的作用(前面说的压力),同时,桌面也对手有一力的作用(支持力),但这时同学们能否看到桌面发生形变呢? 是不是这个时候桌面没发生形变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微小形变)玻璃瓶的形变实验.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

8、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当放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下降,这说明玻璃瓶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2、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前面都在讲力,粗略知道某些力的大约多少,如手托两个鸡蛋力大约为1N,要具体知道某个力的大小就要用专门的仪器对它进行测量, 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常用的有弹簧测力计。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刻度盘组成。 弹簧测力计根据什么原理制成? 让学生上来拉力臂弹簧(男女生) 男生用的力大弹簧伸得较长,女生用的力较小弹簧伸得较短。师:在物理学上就是

9、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 问: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度地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其他测力计: 生活中的测力计:拉力计,握力计,(公园里拳头撞,显示力的多少)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看课本86页的使用方法,同时讲一些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 每人一个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测量拉力;使木块匀速直线上升,拉力多大?;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多大? 教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

10、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 现在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 教师: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将两个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互拉,谁对谁的拉力大些?哪个读数大?为什么? (读数一样,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二节 弹力一、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做弹力。二、弹簧测力计 (1)主要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吊环,挂钩。(2

11、)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3)正确使用方法:a.了解量程;b.明确分度值;c.校零;d.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教学反思第七章力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主审教师:第3节 重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二

1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 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年 月 日)(一)引入新课一、什么是重力

13、演示 (1)将一只木球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 (2)把一只木球斜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运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观察其运动路线 师在演示的几种情况中,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不论小球的运动状态如何它最终都落回了地面 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球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重力 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作图121-1所示的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生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掉 师无云的夜晚我们总能看到月亮,我们知道那是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是不是地球上有力在牵着月球呢? 投影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 师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univcrsal graviton)地面附近的物体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gravity)通常还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生木球无论怎样运动都最终落到地面,就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想想做做 师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你知道重力能为我们做什么吗? 生盖大楼打地基时,就是把夯举高释放,夯由于受到重力而向下运动就能将地基夯实 生跳水运动员走到高高的跳台上向下跳时也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才能在完成各种动作后入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