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439946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估算作为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已不仅只要答案,它要的是学生估算的过程和估算的意识,因此在估算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思考方法和估算结果,还要考虑结合实际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明白估算也是变化多端的,要学会变通、灵活运用,这节课我就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一、用旧知铺垫,降低难度。为了让学生唤起对估算的回忆,我先复习了二年级学过的加减法估算,并通过小结方法,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把三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百数或整千数,然后再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再出现乘法估算,虽然学生没有接触,但通过铺垫,学生会运用旧知进行迁移,把乘法算式中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

2、成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再和一位数相乘。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应该是掌握不错的,然后再通过计算练习,自然而然总结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二、对比练习,体会估算的多样性。例题的教学我主要分三步进行: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先问学生“240”是怎么算出来的,巩固乘法的估算方法。提问:为什么这道题目可以用估算来解决?使学生明白在不需要求出实际结果时运用估算能很快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实际结果和估算结果的大小关系。“如果叫我们求实际结果的话,这个结果和估算结果240相比,是大了还是小了?”通过提问、概括学生明白了240是30个8,实际上只有29个8,实际比估计少了一个8,并由此得

3、出结论:估大,实际结果比估算结果小。在学生明白了算理后,我马上出示对比题目:“展览馆门票8元,32人参观,带250元够吗?”因为只变了人数这个信息,所以学生没有解答上的难度,都会用和刚才一样的估算来解决问题。奇怪的是当我让学生说判断结果时,学生居然异口同声说“不够”,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我本来设想的是判断“够”的和判断“不够”的人数会各占一半,还想让他们来个小小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明白我们在估算时不能光看估算结果,想不到学生已经会自己结合问题来考虑了,不需要我再多费口舌。在两道题目解决后,通过对比进一步使学生明白:这两道题目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往往会有一定的差距

4、,因此,遇到问题要全面分析,不能光看估算结果,要考虑是估大还是估小,要学会分析。三、一题多变,体会估算的灵活性。在完成巩固练习做一做后,我补充了一道题目:“249”,先让学生估算,他们都一致认为应该估成“209”,在学生没有疑问的时候我把这个算式放入了具体的情境,追问:“180”现在还能作为这道题目的答案吗?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带180元的话买不了24本书,所以这种题目只能多带点钱,不能估小,只能估大。然后学生又出现了两种估算方法:一是把24看成30来估算,二是把9看成10 来估算。然后通过比较,这两种估算哪个更接近实际结果呢?在帮助学生对比后明白还是把9看成10来估算更加合理。接着我又对三个估算算式进行比较,总结出:如果遇到单纯的计算题目,一般情况下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但是如果用估算来解决问题,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学会变通,灵活运用。一节课虽然按照自己预先想的流程上了下来,但我觉得有些知识讲的还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计算思想和解题思维时所用的语言不够精练和明确,不是非常扎实。因此,如何把计算课上活、上扎实、上的更有趣,将是我以后要着重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