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_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435580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_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_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_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浅议中考作文审题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题,是作文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审题工作是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审题要认真推敲每一个字,领会命题人的要求和用意所在。千万不要离题、偏题,否则严重失分。只有准确审定题目,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快速地顺利地完成作文。本文就快速审题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 作文 审题 审题,是写任何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审题正确,才能写出成功的作文。不会审题,就有可能“偏题“跑题”。因此,我认为教学生写作文,应该先教给学生怎样审题。那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审题呢?我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

2、法。方法会了作文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写好了。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是怎样具体操作的吧: 一、审题眼 “题眼”又叫关键词,题眼是展示题目中心的窗户,就像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出题人的心灵。抓不住题眼,即使作文写得再好,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终究算不上好文章。比如:题目中有“谈”、“评”、“论”、“议”、“的看法”、“的启示”、“从说起”这一类字眼的,都应写成议论文;题目中有“忆”“记”等字样的,大多是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应写成抒情散文。有的题目本身就很是开放,需要你填上一个关键词,有的只提供一个话题范围,要写什么,这样的作文自己就要加上关键词,只有抓住

3、了关键词,才能真正抓住作文的本质。 二、审范围 有的题目对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弄错或弄不准,都属于作文审题不好。有的要弄清文题的时间范围,比如元旦纪事写这篇作文就要把握住这时间上的限制。这道题选材时间范围被限定在一月一日,所写的事要能够和“新年”这样一个节日的特定背景、特定含义发生某种联系。有的要弄清文题的空间范围,如放学路上这个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只有把握好所写的空间范围,所写的内容才能符合题意。有的要弄清文题的数量范围,如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我学作文中的二三事。这两篇作文的题目在写作的要求上是有数量上的区别的:前一个

4、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稍有不慎,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 三、审中心 有的作文题目中心鲜明突出。如果审不好中心就会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如充满活力的岁月。中心词“岁月”,在这里是年月,日子的意思。这里规定了行文的取材范围,必须跟人有关。行文的重点应放在修饰语“充满活力”上面,这样取材范围才能广阔。如果题目是写自己或者是朋友和同学的成长历程,那么取材就要积极进取,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令你“快乐”的事情,以及得到的帮助和鼓励,提高了认识,体会到某种情谊,令你心里甜甜的,或是窃喜,或是

5、惊喜如果是写校园活动,可紧紧扣住“朝气蓬勃”,表现出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健康成长,群体的生动活泼,讴歌美丽的青春。诸如“减负”后的球赛、歌咏、社会调查等方面,都可以写得有场面有气氛,还可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活动。如果写家庭,可扣住“洋溢欢乐”,表现出家庭的“和谐温馨”。无论是哪个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支持、鼓励下,取得了成绩;节假日、生日合家同庆,或全家出游,或下岗创业,或学业进步,都可以写得很精彩。 四、审人称 有的作文在题目上有人称上的规定,学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例如教师,我要告诉您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教师讲述的内容。那么

6、雷锋就在我身边这个作文题目,既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第三人称写,甚至为了标新立异还可以用第二人称写作。不管使用第几人称写作都要注意在一篇文章里,人称必须统一,切忌人称混乱使用。 五、审寓意 有些题目,只看表面意思很难写出新意,要想写好就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 比如写蜡烛,必定要想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写蜜蜂,必定要想到“得到的少,付出的多”;写青松,必定要想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写荷花,必定要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有这样,主题才能写深刻。有些题目往往包含着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只有考虑到题目的寓意,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发散思维选材。如从“头”说起在这里,写“头”

7、只写人的头部,文章就不会写深刻,必须寻找它所包含着的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即“开始”,如果没有好的开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以指智慧,做事要有头脑,也就是要有智慧,否则事情将会是一团糟。由现实中的头想到头的比喻义,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总之,教会学生审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仅贯穿于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也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审题方法,他们的作文才不会“偏题”“离题”,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写作水平高了,作文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中考作文临场写作审题指导小笛子。 【2】命题作文审题例析冯述田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09年第5期。 【3】谈谈初中作文训练中的审题语文教学通讯1986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