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435148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专汽车系毕业论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 南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毕 业设 计任 务 书论 文机械工程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09161班毕业设计题目柴油发动机论文专题题目 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发题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自年月日完成期限:至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学 生 姓 名: 杨池旺 指 导 教 师: 姜伟 系 主 任: 黄晓明 毕业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毕业设计;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毕业设计全文或者部分的

2、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毕业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毕业设计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毕业设计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目 录一、引言.(1)二.柴油机的诞生.(2)三

3、. 柴油机的基本概述.(3)(一)柴油机的分类.(3)(二)柴油机的燃烧过程.(4)(三)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4)(四)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6)四.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7)(一)发展与环保政策.(7)(二)我国柴油机应用技术现状.(11)(三)国外柴油机应用的先进技术.(12)五.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2)(一) 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2)(二)柴油机电控系统发展趋势.(14)(三)柴油机的推广和应用发展(16)六.总结(18)参考文献.(19)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发展摘要:柴油机是目前产业化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最节能的机型

4、,它已经成为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内燃机车、地质和石油钻机、军用、通用设备、移动和备用电站等装备的主要配套动力。本论文分析的主要方向是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关键词: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环保政策Key words: diesel engine、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Development tre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一、引言汽车是人类物质文明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现代汽车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结构,而是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集成

5、机电一体化产品。国外汽车运用电子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而大规模的运用在90年代后。从汽车电子化发展进程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汽车上运用电子技术主要是对汽车电器产品进行电子技术改造,以改善部分性能。进入70年代,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需求数量呈直线增长,汽车排放公害日益严重,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汽车的安全问题迫使各国政府出台相应的法规,使各国汽车生产厂无不感到巨大压力。所幸的是从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由于电子工业的长足发展,别特是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电子技术提供了可能,形成汽车

6、电子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广泛采用机电一体化装置,解决机械系统无法解决的复杂的自动控制问题,强调解决汽车的安全、环保及节能三大问题,从而引发世界的汽车技术革命。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念叨中期至今,其特征是强调以人车环境为主线的系统工程整体优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上。可以相信,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人类科学及其他新科学技术的近一步发展,汽车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柴油机的诞生柴油机的名称,至今在很多地方仍然被称为“狄塞尔发动机”。那是因为世界第一台柴油机的发明者是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Rudofl Diesel),1892年他首创了压缩点火式内燃机,

7、为内燃机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第二年,MAN公司根据这一专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的原型机,并取名叫“狄塞尔”发动机。然而,狄塞尔并不满足于这一发明,经过5年的试验,1897年制成了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压缩型自动点火内燃机,即压燃式柴油机。气缸直径为15厘米,活塞冲程为40厘米。它加长了燃烧过程前的压缩过程,这是内燃机技术的第二次突破。历史上第一台柴油机就此诞生了。这款发动机能将26的燃料潜能转变成动力。1924年,美国的康明斯公司正式采用了泵喷油器,这一发明有效地降低了柴油机的质量。1936年,奔驰公司制造出第一台装有狄塞尔发动机的轿车。一直到1950年左右,柴油机才得以广泛应用。

8、三、柴油机的基本概述(一)柴油机的分类柴油机可按不同特征分类:按转速分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按燃烧室的型式分为直接喷射式、涡流室式和预燃室式柴油机等;按气缸进气方式分为增压和非增压柴油机;按气体压力作用方式分为单作用式、双作用式和对置活塞式柴油机等;按用途分为船用柴油机、机车柴油机等。低速柴油机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机主要用无涡流的开式燃烧室。小型高速柴油机大多采用有涡流的半开式燃烧室。(二)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一般分为着火延迟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四个阶段。着火延迟期是指从燃料开始喷射到着火,其间经过喷散、加热蒸发、扩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学的准备过程。它是

9、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燃烧放热过程的特性有直接影响。在着火延迟期内喷入燃烧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内几乎是同时燃烧,所以放热速度很高,压力升高也特别快。缓燃期阶段中燃料的燃烧取决于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强燃烧室内的空气扰动和加速空气与燃料的混合,对保证燃料在上止点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烧有重要作用。柴油机的混合和燃烧时间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点附近及时烧完,而拖到膨胀行程的后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应尽量避免燃料在后燃期燃烧。燃烧室的优劣对柴油机的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机设计的关键。燃烧室按组织燃烧过程的特点和结构不同分为开式、半开式、预燃室式和涡流室式四类。前两类属于直接喷射

10、式燃烧室;后两类属于分隔式燃烧室。(三)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控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及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下面是柴油机电控系统组成的电路图。1.传感器及信号输入装置它是检测柴油机与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其输入到ECU中去。在柴油机上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泵角传感器、溢流环位置传感器、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控制拉杆位置传感器、控制套筒位置传感器、着火正时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E/G开关、A/C开关、动力转向油压开关、空挡启动开关等。2.电子控制单元(ECU)它负责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计算决策和执行程序,并

11、将结果为控制指令输出到执行器。此外,它还有通讯功能,和其他的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再根据汽车运行实情对执行器输出指令作适当的修正。图2 柴油机电控系统组成框架图3.执行器执行器由执行电器和机械执行机构组成,主要有:电动调速器、溢流控制电磁铁、电子控制正时控制阀、电子控制正时器、电磁溢流阀、高速电磁阀和电子液力控制喷油阀器等。这些执行器实质上是电磁铁、螺旋管、直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和力矩电动机等电器。图3 系统控制系统(四)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油量的大小,且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供油拉杆位置)来决定的。柴油机电

12、控技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柴油喷射电控执行器复杂,二是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多样化。 1.柴油机是一种热效率比较高的动力机械 柴油机燃油喷射具有高压、高频、脉动等特点。其喷射压力高达200MPa,为汽油机喷射压力的百倍以上。对燃油高压喷射系统实施喷油量的电子控制,困难大得多。而且柴油喷射对喷射正时的精度要求很高,相对于柴油机活塞上止点的角度位置远比汽油机要求准确,这就导致了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要复杂得多。 2.由于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形式多样 传统的柴油机具有直列泵、分配泵、泵喷油器、单缸泵等结构完全不同的系统。实施电控技术的执行机构比较复杂,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同时柴油机需要对油量、定时、

13、喷油压力等多参数进行综合控制,其软件的四、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一)发展与环保政策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卢卡斯公司、德国博世公司、奔驰汽车公司、美国通用的底特律柴油机公司、康明斯公司、卡特彼勒公司、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及小松制作所等都竞相开发新产品并投放市场,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柴油机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技术变化,即有柴油发动机心脏之称的燃油喷射系统从机械式转向电子控制式。这个变化极大地改善了柴油发动机的技术性能。 由于柴油机具备高扭矩、高寿命、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柴油机成为解决汽车及工程机械能源问题最现实和最可靠的手段。因此柴油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控制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靠传统的机械控制喷油系统已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也难以实现喷油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喷油压力和喷射正时完全按最佳工况运转的要求器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成本、体积等各方面都能满足柴油机进行电子控制的要求,并且电子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