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各地名的由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432277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各地名的由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各地名的由来(转)一直很想找到这个来源:慕紫茵的日志湘子门那是原来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传说原来韩 湘子在洒金桥碰见铁拐李和吕洞宾受到点化之后就来到 湘子庙这修炼。后来就在这里得道了。之后他修行的这 个地方就被后人盖了一座庙叫湘子庙。粉巷叫“粉巷”,是因为这里自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 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时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心 置腹。粉巷东面是南大街了,虽然粉巷名字比较有暧昧的味道 但目前是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场所。东木头市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 890 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

2、枋板市 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 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东厅门西起东木头市,东至东县门,长400 米。因清代咸宁县 在东,称为东县,当时清军厅同知署和咸宁县初级审判 检察两厅设于此街,故得名东厅门。东县门 东起东羊市,西至东厅门,长 265 米。明清时期,此街 中段路北为咸宁县署,街北有县署大门与县门街,又因 咸宁县署在府城 4、贡院门街位于西大街西段北侧,南起 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长 145 米。因位于“贡院”正门 前得名为贡院门街。“贡院”为明清陕西省举行乡试的考 场,位于府城西北(今儿童公园)。东举街院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东侧,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 寺巷

3、,长 424 米。因西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196 6 年曾改名为奋发巷,1972 年恢复原名。西举院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北侧,东起早慈巷南口,西至牌楼巷北 口,长 331 米。因北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1966 年曾改名为图强巷,1972 年恢复原名。早慈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东墙外,南起西举院巷东口,北至香米 园南巷,长 409 米。因靠“贡院”考场,为防止越墙舞弊, 在院墙头插满枣刺而得名枣刺巷。1917 年雅化为早慈巷, 1966 年曾改名为富强巷,1972 年恢复原名。开拓与明景 泰元年(公元 1450 年),当时西侧是贡院,是举行乡试、会 试的考场。为防止越墙作弊,在周围

4、墙原头蓬满枣刺而得 名枣刺巷,后雅化为早慈巷。牌楼巷 位于西门里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西口,长1 57 米。因巷南口有贡院牌楼而得名。1966 年曾改名为反 帝巷,1972 年恢复原名。之东,习称东县,所以该街取 名东县洒金桥 为南北纵街,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 关庙什字正南,长 800 米。在南宋和元代称为铁炉街, 明代改为铁炉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 桥,后改为洒金桥。1966 年曾改名为前卫路中段,1972 年恢复原名。桥梓口 为南北纵街,北起西大街西段,南至含光街,长200 米。 明成化二十年(1484 年),沿唐清明渠(为唐皇城、宫 城供水的渠道)故

5、道分出的通济渠由西门南侧入城,再 沿西大街南缘筑暗渠至钟楼东,远至北院门巡抚衙门。 沿渠十户一口井,供居民食用。在此街北口分一渠,经 洒金桥到莲花池,渠经西大街有桥,故名桥梓口。原以 西大街分南北桥梓口,北桥梓口清末改为大麦市街,南 桥梓口遂简称为桥梓口。1966 年曾改名为前卫路南段, 1972 年恢复原名。北马道巷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门内盘道北侧,南起西门盘道,北 至莲湖路,长 979 米。明代困巷内中部有一上城墙的坡 道名为马道,相对南马道巷而得名北马道巷。1966 年曾 改名为联盟巷,1972 年将玉祥门以南恢复为北马道巷, 北部仍称为联盟巷。门。11、二府街位于北大街中段西 侧,为东

6、西横街。东起北大街,西至红埠街,长381 米。因明初秦王朱樉次子的府第在此而得名。清代驻陕西地 方审判、检察两厅。1966 年曾改名为红卫街东段,1972 年恢复原名。红埠街 为东西横街,东起二府街西口,西至教场门东口,长38 4 米。其得名似与唐代宫城城墙为红色有关,1966 年曾 改名为红卫街中段,1972 年恢复原名。教场门 为东西横街,东起红埠街西口,西至劳务巷南口,长 32 5 米。清初沿明代教场建有抚标教场(抚标:清代称巡抚 所直辖的绿营兵为抚标;教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故名教场门。1966 年曾改名为红卫街,1972 年恢复原名。青年路为东西横街,东起北大街,西至西北三路

7、,分东、西两 段。原西段叫九府街,因明初秦王朱樉第九子府第在此 而名九府街。原东段叫梁府街,因清顺治年间武进士梁 化凤府第在此街而称梁府街。1947 年,九府街与梁府街 因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支部设在梁府街公字5 号而统改名为青年路。竹笆市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大街鼓楼什字南端,南起南院门, 北至西大街,长417 米。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 鞭子市、竹笆市、书店、金店等,而以买卖竹器最具规 模,故名竹笆市。1966 年曾改名为革命街,1972 年恢复 原名。五味什字 为东西横街,东起南院门,西至五星街,长290 米。明、 清两代直至民国初年这里药业汇集,曾有藻露堂、树仁 堂、万年堂等多家中药

8、店。此街以我国中药分甘、辛、 酸、苦、咸五味而得名。1966 年改名为五星街中段,19 72 年恢复原名。冰窖巷 因为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 名。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 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大差市 因此地拥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宋、金时这一代名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市。端履门明朝初期在今天的新城建立了秦王府,并在今东大街南 沿、北大街街心建秦府萧墙,萧墙内称王城,当时在此 街北口萧墙开一城门叫端履门,北面正对秦王府南门端 礼门。此门是僚臣晋见秦王等候传喻的地方,端履以示 行止检点之意。今为花市一条街。下马陵在今西

9、安城内和平门处,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陵墓位于此 地。汉武帝时,所有文武百官每经过此处都要下马,故 名。今西安人到此均以注目礼以示对这位大儒的尊敬。窦府巷 相传,隋定洲总管府神公窦毅居此,他的女儿窦氏才貌闻 名。窦毅曾根据女儿的意愿在府门前画了一只孔雀,出榜 说,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孔雀眼睛,他的女儿就嫁给谁。 这一天,李渊路过这里,搭箭一试,两箭具中孔雀双目 于是李渊便在窦府成亲。东大街为钟楼至长乐门,长 2150 米。隋开皇二年建新都大兴城 此街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景风门街。 景风门遗址在今炭市街南口东侧。唐末,长安城毁,佑 国军节度使韩建缩建长安新城,新城东西两侧筑万年, 长安两个

10、县城,成为母子三城拱卫之形制,此街分为城 内外两段。城内至元代仍称景风门街。城外为万年县城 北门外横街。因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 往,商贾云集,宋金时期这一带名大草市,明清时演化 为大差市。明初扩大西安府城,拆景风门东移 1300 米建 东门,始统名东门大街。利用元奉元城东北隅建秦王府 今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线筑秦王府萧墙 萧墙内为王城,俗称皇城,将此街包入王城内。清原王 城改为八旗驻防城,俗称满城,此街又称顺城街。街西 端即钟楼东门洞,亦即满城西南角门。辛亥革命,新军 即由大差市东薄弱处攻入满城。民国二年九月,张凤翔 督陕,拆满城,利用赈陕款对此街大加修筑,取名中山

11、大街。1953 年部分拓宽,改名东大街。钟楼至永宁门,长670 米,宽60 米。最初为隋唐皇城安 上门街。当时宽90 米,两侧栽植槐树,并砌水沟。因南 端有皇城南墙东门安上门故名。路两侧有尚书省六部衙 署,门内东侧有斗鸡场,今演化为大吉厂巷,宋之问有日 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句。今大吉厂古乐社仍流传着唐 代的鼓乐。宋至元仍称安上街。明初改筑南门,朱元璋 钦定永宁门,意为南方永远安宁,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 今永宁门瓮城外墙无正门。此街也就称南门大街。明清 时是西安最繁华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积水成河, 人不能过,戏称滴水河。民国初年改称南大街至今。南广济街 位于西大街中段南侧。北对北广济街,南至南

12、院门西口。 为唐长安城承天门街的一段。宋长安志有 承天门街东西 广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门曾是长安最宽的大街。元代 称药市街,为中药集散地。明清时,北段称南广济街, 南端称五味十字,以中药配方重视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 名。民国初年为银号钱庄集中地。书院门 位于南门内东侧,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明万历 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 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 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 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 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 书院门前而得名。于佑任曾住32 号。西口有唐宝庆寺华

13、 塔。1991 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三学街 位于文昌门内西侧之南。东起柏树林西至书院门。唐代 这一带为太庙,唐末太学迁至此。前院为孔庙,门前数株 古槐为当时所栽。宋金时唐太学改为京兆府学,此街名 南城巷。元代府学和管理考试的机构贡院及管理人事的 机构提举司相邻,表明府学明确的目地性。县学是县级 学府,始于宋金。明代前长安县学在西关,明洪武三年 移往西大街县衙西侧,万历九年移于府学西侧,今县坡 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学东侧。后来门前形成三条南北小 街,称为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此街因北侧有 此三学,改称三学街。唐代的孔庙即现在的碑林。马厂子 位于东大街中段南侧。南至东县门接东

14、仓门。唐代,京 兆驿站是全国最大的公文邮件和官旅护送机构。街南端 所对市第八中学院内,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马槽。唐代以 后至明清,经千余年,京兆驿名称不改,仍为中国西部 最大驿站。此街两侧为驿站喂马处,故称马厂子。新城广场 为于市中心偏北。原为唐长安皇城东北隅,宋为京兆府 城东北隅。元为中央驻地方监察机构台察院,明改建为 秦王府。明末为李自成的顺王府。清出改为八旗校场。1 926 年庆祝西安解围改称红城。1*年南部辟为广场,案板街 元代称南巷。清顺治年间因有售案板店铺而改名至今。炭市街 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 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街。后因商而声名大振并得 名炭市街。1

15、927 年拓宽。解放前为干果海味市场。现多 为副食品。1989 年建门牌楼。明为秦王府南门端礼门至萧墙南门端履门的大街。北端 王府门两侧城墙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 59 年所铸铜狮一对。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领西安此处 为顺王府前门。1645 年清军占领西安将顺王府拆毁。原 秦藩故府贵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园南门内,门前 铜狮则移往城隍庙前,今碑林博物馆,原府第毁为八旗 校场。1927 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为今名。后宰门明代秦王府北门广智门北。有专管王室衣食供给的机构 称为后宰。此街东段与北新街相交十字称为后宰门。清 初满城西墙北段新开一个城门名新城门,此街名新城门 大街,后从习

16、惯仍称为后宰门。通济坊 1936 年在西安 拥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通济信托公司在这里开拓街道,大 量建房。临北大街建成四层钢骨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楼房 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楼。1949 年后为市百货公司批发部。韩森寨因有韩森冢并为近郊最大的坟冢。相传明代在冢旁驻军 而得名韩森寨。水经注图。浐水篇曰,冢为悼皇帝冢和 史良悌墓。汉武帝征和二年发生了历史上罕有的冤狱治 巫蛊狱。武帝梦见被木人围打,以为有人在咒他。便派 江冲之治巫蛊狱。由于江冲与太子刘据平日有隙,欲诬 陷太子,在搜宫时太子被迫杀死江冲,起兵据守长安, 血战五日,后兵败逃于湖县而死。武帝孙刘进,即刘据 之子也死于乱军。武帝临终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对 死者起冢追葬。史称刘进为皇孙,冢称皇孙冢。公元前7 4 年刘进之子刘病已继位,是为宣帝,追封其父为悼皇帝, 母为悼皇后。皇孙冢能见宣帝杜陵便是。西安明城墙各城门的来历含光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